刘少喜
学生在成长进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表现出自身的缺点。为了促其健康成长,教师必须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批评。在批评进程中,要讲究批评艺术,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奋发向上,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肢体语言,使批评在无声无息中进行肢体语言,内涵丰富,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它是一种暗示,却能达到沟通心灵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或其他场所,不免会发现学生做一些与当时场合不相宜或不和谐的事,可能有些正在发生但未造成影响,或准备实施而并未行动。这时,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摇头等都可以起到制止的作用,避免破坏当时的氛围,或使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制止了错误行为的发生,又维持了教师的尊严、课堂秩序,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批评应避轻就重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解决这类矛盾时,就应避轻就重。避轻就重就是在解决矛盾的进程中,抓住主要的,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主观臆断,随意采取行动;而是要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思考、认真研究,从各种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付诸行动,从而达到批评的目的,收到批评应有的效果。
假设一个班的学风存在问题,造成学生学业下降,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为什么学生学习不踏实,真的是学生不爱学习吗?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从表面上观察到的情况批评学生,短期看上去平静了许多,似乎解决了问题,其实这种平静不是真正的平静,这种平静中蕴藏着更大的不平静,结果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更加激化,于事无补,于人无益。同时,是一个学生的问题,决不牵涉多人,更不能牵涉全班,把脾气发在全班学生身上。
批评恰到火候,过与不及都不行教师批评学生要掌握好度,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有人认为“过”要好些,最起码暂时能收到明显效果,立竿见影,首先可以从气势上压倒学生,使他们有所收敛;“不及”却不同,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犹如隔靴搔痒。其实“过”与“不及”都不好。“过”虽然暂时达到目的,却容易伤害学生的心,他们只是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会引起反感,造成师生感情的对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行为。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改正缺点、错误,还会失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丧失教师的威信。
以事实为依据,选好批评契入点在批评教育之前,不能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主观猜想,以想当然为依据,这样做不好,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更是这样。教师应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事实为依据,针对缺陷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促使学生有效改正错误。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选好契入点,抓住有利时机,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真诚地感激教师的关怀、爱护,疼下决心,改正缺点,及时校正偏离的航道,顺利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化揭短为期望,使批评软化处理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还未成熟,世界观还未完全正确地形成,各方面都处在成长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应该从他们的心理上去理解、体谅他们。因为学生犯错误大多是在无意之间发生的,过后都会产生愧疚心理,都有改过的愿望,想重新得到教师的充分信任。如果错误不是那么严重,就没有必要非常严肃地、冷若冰霜地对待学生,不能数落或无故揭短。戴尔•卡耐基说过:“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人的尊严。”批评学生时,不防换一种说法,使严厉的批评化为教师的渴望、建议,让他们觉得老师充满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改正错误、缺点的信任,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自觉地改正缺点错误。这种批评的软化处理,能使批评化腐朽为神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对教师更加信任,与教师积极配合,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不管怎样,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进程中,使用批评这种方式,必须以“爱”贯穿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批评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要处处关心学生,使学生从心里明白,教师是爱他们的,即使是批评,那也是一种爱的体现,从而避免批评产生的负面作用,达到批评应有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郧阳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