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季增刊要目预告
破窗
美国长篇小说
杰弗里·迪弗著
一日,著名刑事案件专家林肯·莱姆得知,曾经情谊深厚但已10年不相往来的堂兄亚瑟·莱姆因被指控犯下一级谋杀罪而被捕。案件滴水不漏,无懈可击。来自亚瑟家的刑侦证据在犯罪现场随处可见,他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在亚瑟的妻子朱迪的一再恳求下,林肯勉强答应去调查此案。很快,一连串案情极为相似的奸杀案浮出水面。在这几起案件中,尽管犯罪现场铁证如山,但行凶者却都宣称自己清白,而且对罪案一无所知。莱姆的破案小组意识到,这些“完美”的证据可能是利用高超的技术进行身份窃取和数据篡改的结果。
一家大型数据挖掘商——“战略系统数据公司”似乎知道所有答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不愿协助警方调查,甚至还多方进行阻挠。不过,莱姆和萨克斯一行还是发现,这些残忍的罪行以及掩盖罪行的手段沿袭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模式。调查最终指向一名手段高明的凶手,代号“522”。
当522得知破案小组人员的身份后,他开始进行疯狂的反击。林肯·莱姆和艾米莉亚·萨克斯即将面临终极考验……
2009年第三期要目预告
故事结尾
美国长篇小说
彼得·亚伯拉罕著
“要成为一个好作家,你不一定得是个好人,事实证明,你最好不是个好人,但你得明白自己的劣行。”艾维的写作课教授这么对班上的学生说。艾维是酒吧的服务员,业余时间创作小说,虽然屡投不中,但屡败屡战。《纽约客》杂志终于回信了,称其作品不错,可迟迟不发表,艾维觉得一定是自己的作品缺乏某种深度和邪恶,所以当她的大学同窗问她愿不愿意代替自己去监狱教书时,她欣然应允了。
艾维买了一辆二手车,每周驱车前往位置偏僻、险象环生的监狱授课。第一次上课时,班上有四个学生;第二次上上课时,她被告知,班上的一个学生被另一个学生杀了;第三次去时,来了一个新学生,名叫万斯·哈罗。艾维发现他的作文写得很好,很有才华,于是对他产生了兴趣。在她看来,这么有才华的人不可能犯罪,他坐牢一定是被冤枉的。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她发现,抢劫案现场那个蒙面人的跑步姿势跟球场上的哈罗的跑步姿势截然不同,她断定不是同一个人。她要求对这起抢劫案进行重审,遭到拒绝。她坚信哈罗是无辜的,于是铤而走险,助他越狱。成功越狱后的哈罗向她坦露了怎样的心迹?她能帮他洗清罪名吗?艾维的作家梦究竟将她送上了怎样的险途?“故事结尾”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