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宁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世界经济已经触底”、“中国经济已经触底”的论断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形势是否真的如此乐观?依笔者看并不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危机的主流说法仍旧是金融危机,对危机性质的基本判断还是金融冲击性的危机。但是应该看到,这场危机的起因是金融性、货币性的,但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向影响面更广泛、更严重的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即便世界经济将来会出现复苏,我们也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危机后的世界还能恢复原来的面貌吗?事态发展已经证明,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是对原有经济秩序的大破坏,国际经济分工模式已经遭遇了巨大冲击。
经济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还能回到从前吗?
在全球各方力量的努力之下,眼下的经济危机最终还是会结束。但是,危机过去了,世界经济的暗淡和凄凉不会立刻烟消云散,很有可能出现一个“后经济危机时代”,而且这个时代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在大的经济衰退(recession)之后,有无可能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经济萧条(depression)?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严肃话题。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救市”,即便扭转了经济下行的趋势,也会面对危机之后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而且是很棘手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是保护主义问题。尽管人们一直在抨击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国家利益和公平贸易之间,政治家一定会选择前者。在危机后期或在危机之后,许多国家一定会为缓解国内矛盾而筑高海关的门槛。最近,澳大利亚已经大幅削减了高技能移民的名额,而这个国家长期以来是以宽松移民政策而著称的。若保护主义真的在世界上流行起来,受到冲击最大的一定是中国,因为中国是大国中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
其次是因全球化受阻而引起的国际分工秩序被打乱。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严重缩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前者的许多生产环节已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中国就是接受这种外包的主要国家之一。虽然我们可以说经济危机正是改变现行国际分工的好机会,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实力主导国际分工,因为必须承受残酷的“阵痛”。
第三是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经历激荡性的演变,甚至推倒重来,这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危机过后,许多国家会检讨、反思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会重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那种由发达国家消费全球产品、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带来的全球经济繁荣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根本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让其尽快破产要比没有希望地拯救它们好得多,日本、韩国以及正在兴起的中国汽车企业,在竞争力方面已经压倒性地超过了美国公司。但美国政府还是不遗余力地救自己的汽车公司,这可能会为危机后各个国家处理企业竞争力问题带来一个范例:尽可能生产本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哪怕它没有比较优势。在没有重大技术革新降临的前提下,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发挥比较优势,经济繁荣就会触到“天花板”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基本是依靠比较优势的发挥,如果这一优势不能充分利用了,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必会经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调整和变革。
中国的老路走不通了
面对这场可能为时长久的经济危机,一定要有长期应对之策,不能危机来了就采用投资拉动经济的办法,危机过后又回到原来的老路,因为世界在激烈地变动,原来的老路难以继续走下去。目前来看,扩大内需是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最主要手段,但扩大投资内需容易,扩大消费内需难。外刊有评论认为,中国创造需求比创造货币还要困难,说的主要是创造消费需求。
由于受经济发展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重建设、轻消费的发展指导方针,改革开放前的消费一直被压抑在很低的水平。如果不把这种传统思维定势彻底打破,仅仅靠扩大消费的一些旁枝末节的政策,是改变不了长期形成的消费不足的问题的。要扩大消费,就要敢于触及长期被视作真理的“集中财力可以多办事、办大事”的观念。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在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时期,这种观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有了新的内涵,必须要在发展观念上做出大的调整。政府集中了过多的资金,不仅压抑了消费,而且客观上容易造成乱花钱、乱投资的结果。现在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就会发现到处都有华而不实、明显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大马路、大建筑,以及投入产出比极低的政府投资项目。
技术创新才能鼓励中国人把钱花在国内
有效应对危机的长期战略还包括彻底变革现行的财富创造模式。多少年来,中国财富的创造依靠的是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模式,把规模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但是,消费者在商场里虽然看到琳琅满目的景象,却引不起购物的热情,以至于现在许多城市发放消费券都起不到大的作用。问题就在于现在的商品供应虽然丰富,但品质普遍不高。有一个反证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的游客到海外观光,购物时一点也不吝啬,花钱消费的热情与在国内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可惜却是为他国创造了需求。
从长远来看,中国从技术创新入手彻底变革现有的财富创造模式,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动用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下滑是一时之痛,陈旧的财富创造模式是永久之痛,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扩大消费型内需仍然是难上加难。另外,为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复杂情况以及“后危机”,政府的策略也不可全面转向内需,放松对世界市场的竞争,以免正好中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诡计。最好的办法是,出口的规模可以小一些,但产品要新一些,既为国内之所需,也不是其他国家轻易能够替代的。要实现此目标,没有长期战略是不行的。▲
(作者是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