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模式初探

2009-05-06 03:35
成才之路 2009年5期
关键词:秋游解决问题探究

杨 军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教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从古代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教学中问题讨论的记载。现代语文教学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问题教学现已成为当代语文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一种良好的问题教学模式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按以下四步进行教学: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猜想、发现。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

(1)研究教材,从学习内容中提出问题。教材内容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课堂上,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教《月光启蒙》一课,我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问:“同学们,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不一会儿,就有手举了起来。“母亲不识字,为什么能成为我的启蒙老师?”“母亲在月光下唱的哪些民歌民谣?”“母亲是怎样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的?”“母亲是怎样用智慧启迪我的想象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了,紧扣课文提出了许多问题。

(2)观察思考,从生活中提出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因此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利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是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探究学习的重要方面。如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的?月亮为什么有圆有缺?

(3)亲自实践,从活动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相结合。如参观动物园,可以引导学生把动物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都可以引发出探究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秋游的具体情况,拟订秋游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秋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问题。

二、 分组讨论,提炼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一位同学自身的经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感悟体验也不同,内心的疑惑也不会完全相同。要让学生的质疑、发现宣告于大庭广众之下,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寻求答案的过程。所以,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学生自学、互学、协作学,自查、互查、协作查活动,让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力求解决每一位同学的问题,然后提出本小组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样是《公仪休拒收礼物》,在感知文本、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都形成了统一的意见,提出了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公仪休拒收鱼可以直截了当,为何还要拐弯抹角?他喜欢吃鱼,为什么说“一闻到鱼味就要呕吐”?他喜欢吃鱼,为什么又拒收鱼呢?等等。这几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中心,可见学生对文本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共同探究问题、交流探究体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灵感。

三、 研讨辩驳,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是为了确保课堂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学生已提炼出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老师适当加以指导和点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自己手头的参考资料,或者推荐具有价值的文章给学生,再启动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点拨。

四、 总结延伸,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在问题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不可能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在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教师有意识地安排若干问题让学生带出课堂,通过上网搜索查询、到图书馆去查找、虚心请教有关专家、请求老师的帮助或与老师一块儿探讨等途径进行深度钻研,自行解决。这样不但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教学活动的终结。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其实,当一个问题解决之时,同时又是另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的开始,但它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态势。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在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将体现得更充分。在学完《夜晚的实验》一课后,一个孩子问道:“人们是怎样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矿藏的?”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我立刻表扬了他:“你真会提问题,看来你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我们一起查找资料,好吗?”孩子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未知的问题,更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开发了身边的学习资源,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发现和创造能力。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以上这种以“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它切合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的宗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皋市下原小学)

猜你喜欢
秋游解决问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秋游去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