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的发展对媒体的影响

2009-05-05 07:43
新闻前哨 2009年4期
关键词:庸俗化电视新闻

李 川 谢 磊

“DV热”对于媒体的影响

(一)DV和电视的关系

——扩大了电视新闻素材的来源,拓展了报道的空间。

目前,民间拥有的DV设备,在各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也相当高,特别是在许多特殊的场合,DV具有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之DV的大量普及,所以,过去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可能拍摄到的新闻现场能够被Dv拍摄下来。

目前,已有很多电视台开始利用DV进行拍摄,如江苏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招募了50多人的拥有特定型号家庭摄像机的通讯员队伍,成立专门俱乐部,制定规程,这些百姓记者分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一旦遇到车祸、火灾等事故,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生动记录下事件的全过程,有的还拍摄到很多现场独家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这种“民间化”的新闻信息也逐渐转化成电视新闻制作自由化,透过自己的眼睛和先进的电子技术看到更多不拘一格的新闻制作和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看法,而对于新闻事件当事人来讲,新闻传播和其他一切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他们开辟了另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宏大叙事”。

长期以来,我们的镜头对普通的百姓都是“俯视”的态度。DV的出现,使镜头能真正对准普通人,或者说,普通人真正成为叙事生体。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纪录普通人的事情,是大众生活的原生态,是最真实的历史原生态,为青史留痕,保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电视新闻报道视角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民生新闻”在电视媒体上得到了发展,老百姓是节目的主角,对于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如果是老百姓自己来拍,肯定与电视台记者的拍摄角度会不一样。让老百姓自己拍自己,这无疑是一个能够实现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新视角。这对于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而言是件好事。但是,同时这类新闻的发展也有其负面的影响。这类新闻节目贴近百姓、关注民情、服务大众生活为主,它比较具体生动,同时也不免琐碎、片面,过于日常化就会走向庸俗化。大量涌现的民生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电视新闻庸俗化的进程。

(二)DV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DV创作带有很强的创造性;除了和艺术沾边的群体外,大多数是不折不扣的平民,或高校在校学生,或刚进入社会的新鲜人,或爱追随时尚的消费电子发烧友,用现在最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草根”。

“草根”一族是最自觉地有意识用DV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群体之一,他们拍摄的作品在一开始就带有草根文化的显著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在一开始是被精英文化所排斥在外的。他们无法通过传统媒体的渠道展现自己的作品。而网络的开放性。则让草根们一下子得到了释放与展示的平台,尽管也许这种展示在一开始还是出于无意识状态。曾经在网络创造神话的DV短片《清华夜话》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生用DV记录的一部只有20分钟的短剧,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记录了两个男女生宿舍的夜间卧谈会内容,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表达他们对校园生活、读研、出国、爱情、未来和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打动人心的。除了它记载了共同的集体记忆之外,还有对原生态校园气息的浓烈还原,以及最重要的:乐观健康的情感。青年人的思想是他们收集素材的来源。有影评人说:年轻的一代有激情,有活力,从他们的眼睛垦看到的东西是纯洁没有污染的。他们的作品轻松地阐述了常年一代对生活美好的回忆和留恋。带给大众的是鼓舞人心的东西。意像的背后是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的作品才会被人关注。

网络拍客队伍的壮大,国内视频网站的迅速发展。DV爱好者不再满足于将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作品尘封在小圈子内自娱自乐,而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广泛播种撒网,以求得到大众的认同和社会的共鸣。由于我国现在对于互联网的管理在法律上,技术上、人力上、物力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加之互联网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对利用网络传播的DV作品进行“把关”与“控制”存在较大的漏洞。

目前,对于DV作品的把关,处于“放羊”阶段,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机构人员对其进行约束,在网络上传播DV作品除了论坛的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审查”外,几乎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监管,而论坛管理者本身就不专业,他们并未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对于国家政策、意识形态以及把关控制的把握存在很多问题,他们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通常是自己的好恶,靠他们对DV作品进行把关与控制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DV在网络的运用引发媒体新闻道德的新一轮思考,给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DV发展在对媒体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偷拍泛滥和“镜头暴力”等新闻道德方面的问题。随着人们手中“镜头”的增多。我们的生活逐渐暴露于镜头之下。我们的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私人情感以及我们各自的软弱面、阴暗面、不光彩面都将被镜头无情的展示给了外人,对于拍摄对象而言这无疑是种伤害。如何避免与减少对拍摄对象的伤害,是我们的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注意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这绝对不是一个单纯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关键还是在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道德水平。

DV时代的“把关”与“控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DV的快速发展也是,就其对新闻媒体的影响而言,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把关”与“控制”的难度增加以及新闻节目庸俗化的趋势加大这两个方面。

(1)通过法律、政策以及技术等手段,加强“把关”和“控制”。媒体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呼吁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和要求行政机关出台关于DV的具体审核和管理的政策规定。同时,通过成立具体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标准等手段在媒体内部加强对DV节目的管理,以及加强对DV素材在后期剪辑制作时的管理。

(2)对电视节目庸俗化的控制。新闻媒体想要避免这一趋势的发展,首先要加强自身节目的质量;其次帮助DV爱好者选好题材,通过积极的健康的画面指导民众的生活;最后就是要加强在后期剪辑制作上的管理和控制。

(3)整合好资源,建立通联网络,畅通送达渠道。可以借鉴报纸的通联工作经验。为保证有一个长期稳定、质量较高的新闻源,电视、网络应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业余通讯员队伍,并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业余通讯员队伍的业务指导、联络沟通、情况掌握、信息交流、片子传递等工作,以确保得到有价值的新闻。同时还可以通过研讨会、DV作品大赛等方式加强联系。

猜你喜欢
庸俗化电视新闻
走好军旅路 珍惜战友情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切勿将“和谐社会”庸俗化(道德化)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互联网思维不能庸俗化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