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芬 熊 然
柏生是《人民日报》以写人物专访著名的女记者。在她3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中,专访是她用得最多、最擅长、也是读者最爱看的新闻文本。柏生在专访写作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分析她的典型作品,研究她的写作技巧,对提高我们新闻写作、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实操作用和借鉴意义。
柏生的人物专访,描绘了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革命家、工人、农民、妇女、战斗英雄等,写得最多的是知识分子。她笔下的许多科学家,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柏生以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巧妙地与科学相结合,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先进事迹,真实而生动地呈现给读者,正如华罗庚在《柏生新闻作品选》序中所说的那样,“她写过不少专家、学者。她的文章科学家不会认为失真,而广大的读者又会通过她的文学笔调受到更深的感染”。
肖像+生平+言谈
专访和通讯有密切的联系,用柏生的话讲,“它是以记者对于现场人物的谈话、对现场的观察,包括对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的印象和认识以及周围环境等,而以对采访人物的原谈话记录为主。穿插有关的背景材料连缀成篇的一种特殊的通讯”。既然是专访,那就有个“专”字,不必面面俱到。柏生的人物专访,是事先带着明确的目的对有关对象进行的专门采访。她十分注意人物、现场和记者这三个因素。在她看来,“专访比_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尤其是人物专访,不像人物通讯那样,写人物的生平往往得有头有尾地叙述,而人物专访,只写几个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就行了。柏生的人物专访,是以写人物的言谈为主,通过言谈、笑貌、精神,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平的材料经过剪裁:选择,是作为背景穿插在专访中的。
人物专访。如果能处理好描写肖像、叙述生平和人物言谈这三者的关系,人物就能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了。这,也就是“形象”在新闻作品中的魅为所在。抓住人物形象,是写好人物专访的关键。柏生在著名科学家高士其的专访中,就是针对他的性格不同于其他人物的特点。形成独特的表现角度。
作者在《韧性的战斗》中,写了高士其怎样与病魔作斗争五十余年,以及献身科学事业的顽强意志。柏生把高士其的个性从其他科学家的共同个性中分离出来,找到写作的最佳切割处,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使笔触到点子上。这篇专访中用了许多非常典型的事例来突出高士其“韧性”这一个性特征。例如:当他拖着瘫痪的身子投奔延安时,一位人力工人见拖不动步的高士其还在撑着肢体往前蹭,十分同情地劝他,可高士其却说:“别看我这样子,有决心,天角下也能走到。”高士其硬是凭着“一天爬几丈路也得爬到延安去”的顽强毅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这是一篇对党员科学家光辉形象的赞歌,它把专访人物的“韧性战斗”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像他这样的瘫病,一般人顶多五年便得躺下,而高士其已经五十年了。连来会诊的几位脑科专家也感到惊奇。柏生还通过这样一件事,对高王其这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党员科学家,作了形象的勾勒:
“高士其原来是推实心球的。可是年纪大了,体力差了,实心球推不动。于是,在七十岁的老年生活中就别开生面了。他让人找来一个小孩玩的直径尺把大的彩色塑料球。用它来练吧!这真是极其动人的场面。别人给他抛送这个大而轻的球,他顽强地用手臂、腿、脚,弹来弹去。每牵动一次瘫痪的肢体。都要付出很大的力气。然而,就是这个锻炼,保持了他的肢体的反应能力。他知道,如果一躺下,那就永远起不来了。他还要战斗呵!”
《韧性的战斗》由于成功地抓住了高士其的形象特征,所以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把读者关心的话题带进专访
柏生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及门弟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在柏生的新闻专访里也时有所见。‘朱自清在《背影》中所流露的感情之真实、朴素,使人百读不厌。柏生的专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使人感到亲切热情有实感,清新生动露真情。
怎样才能取得真情实感呢?柏生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感情上与采访对象水乳交融,并进行深入细微的观察体验。她在写《归宿起点》这篇反映老物理学家严济慈光荣入党的专访之前,不但亲自参加了严老的入党仪式,还跟他的学生一起到他家中去祝贺。这样作者与采访对象的思想感情就息息相通了,因此,这种实感能在专访中得到反映。
柏生所说的“情”,不仅是作者自己的感情,而且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就是说,要把自己和群众的感情一致起来,沟通起来,这样的感情才有感染力。《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北京人民怀念刘仁同志》一开始就有这样一段:
“今天,当北京迈开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步伐,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转变的时候,北京许多老干部、老劳模、老居民,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问讯:我们的刘仁同志在哪里?”
作者把读者关心的问题带着感情写进了专访,这就容易引起共鸣。柏生还将自己和广大读者对刘仁同志的真心爱戴,通过夹叙夹议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从中激起对林彪、“四人帮”的无比痛恨:
“这样的好同志,好领导,他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去世之后,人民却不能悼念他。就连爱人和孩子都不许戴黑纱。监护病房中,除了四名收拾遗体的战士外,只有甘英忍恨含泪为亲人罩上白单,无限悲痛地抱着亲人的头放进冰库的铁匣里。一个多么凄凉的丧礼啊!”
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才使读者对她笔下的人物产生强烈的仰慕之情,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让读者身临其境
有没有现场感,是衡量新闻写作技巧的标准,也是决定新闻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柏生很注意环境细节的挖掘和现场气氛的渲染,给读者以多种感官信息刺激,引发出种种联想,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她在访问荣宝斋木版水印画店时,以一连串的特写镜头,将一家不易写活的画店以各种奇妙的视觉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一走进那挂着郭沫若匾额的荣宝斋的玻璃大门。立刻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几间宽大的门面里,布置陈设得十分典雅。墙壁上满满悬挂着彩墨淋漓、装潢精致的国画原作和精湛得与画家原作惟妙惟肖、几乎毫无区别的木版水印画。几个异常明净的太玻璃柜中,陈设着各种画册、诗笺和文玩。那一副副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品。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作者如同一位高明的欣赏家。把读者领进一座绚丽多彩的艺术圣殿。
柏生的专访,如同画家写生那样,用语言的线条和色彩把真情真景再现出来。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目的这一关,柏生访问了鲁迅的故居。她在这篇专访中这样描写:“这个称作‘老虎尾巴的房间,布置得依然是鲁
迅生前那样朴素简单:一张床、一张桌、一个书架。书桌的摆设依旧,除了笔架、墨盒、墨池外,那终年伴着鲁迅在深夜写作的煤油灯。还有一面小小的座钟。也都放在原来的地方。”淡淡几句,就把鲁迅,良苦朴素、奋发写作的情景勾划出来了。
在柏生看来,专访写作一开始就用简洁的笔墨把读者带进场景,结识人物。她在采写王若飞夫人李培之的专访时:特意写出培之大姐卧室的水仙花,以表现培之大姐性格上的清雅、高洁。《写在绢帕上的诗》一开头,也是将读者带进邓拓夫人丁一岚大姐的客厅里,观赏东墙上挂着的一幅邓拓的遗作“又闻子规啼夜……马入深山”,同主人公一道,回忆起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有个性的语言
柏生在谈专访时还提到:专访人物的对话语言十分重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描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专访中写的对话,当然不像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文学表现形式了,而是经专门选择的,有个性的语言,读后对人物有深刻印象。例如,当高士其回国后,不用原名,人家问他,“你为什么改了名字”时,他爽朗地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专访中的对话,还往往是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对话,现场感很强。《写在绢帕上的诗》中有这么几段:
“谈到邓拓的诗,一岚大姐从内室里拿出已经裱在轴上的诗帕来。诗帕大约有一尺见方。颜色已经有些发黄。她说:
‘这是邓拓写给我的《战地歌四拍》,你看看吧!
我接过了卷轴。两方诗帕上抄录了邓拓给一岚大姐的一封长诗形式的信和一首诗,有些字迹已经不那么清楚了。我感叹地说:
‘这是多么珍贵的纪念啊!
‘这么珍贵的东西保存下来可不容易啊!
‘在十年浩劫中保存这方诗帕,的确很不容易。”
柏生从邓拓夫人那里知道,绢上的墨迹渗到另一面是因为一岚大姐将诗帕缝进自己贴身穿的棉袄里。她在干校劳动时,汗水常常把棉袄浸湿。柏生通过专访中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一岚大姐对邓拓忠贞不渝的爱情。作者还通过和女主人公的谈诗歌看字,着意刻画出邓拓和一岚大姐这对革命夫妻通过文字之缘相识相爱的情景。
关于人物对话,在柏生专访中还有许多很好的例子,我们可通过读她的专访作品去进一步了解,并会受到新的启示。
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人物专访要写好人物的细节。有了细节描写,专访就活起来,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柏生认为:专访不可能像报告文学那样,放笔写来洋洋洒洒,精细铺陈,但又要通过短小篇幅在读者中唤起一种具体而丰满的感受。唯一的办法就是,运用好特征细节。
能否发现并在新闻中运用好特征细节,是记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专访中的特征细节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可以把事实中最能见精神的细微局部扩展显现出来。造成一种异常明显的印象:或者表现人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肖像特点,用来突出人物形象;或者表现事物发展的重要关节、环境景物的特定氛围,烘托出新闻主题。因此,它含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和耐人寻味的表现力。
从柏生的各篇专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她在捕捉特征细节中所具有的敏锐观察力。她采访的科学家比较多,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等共性有所了解。那么怎样去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不同介性呢?在多次同竺可桢的接触中。发现他的个性与李四_光的个性明显不同。前者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虚怀若谷。慈祥可亲;后者则有气魄、有胆识,敢于独树自己的学派。柏生还从采访中抓住了李四光每步跨度是0.85米远的细节:在查看竺可桢过去使用过的物品时,她发现了一支温度表。在竺可桢身边“工作”了四十年。在竺可桢数十年从不间断的日记上,每天前面都记着天气情况、温度,总是记得很仔细。他把温度计装在上农口袋里,每天掏出装进好几次,以致上衣兜盖磨损得比别的地方快得多。于是,他爱人总是为每件衣服准备两个上衣兜盖儿。像这样一个具有点睛作用的细节,就这样被柏生选进了《勤奋的一生》这篇专访中。
又如《报复》中写卢嘉锡教授在旧社会极为清苦时,柏生叙述道:
“在那最艰苦的饵子里。他的妻子用结婚戒指换回一袋米。这对戒指写着他俩的名字和结婚年月。是件珍贵的纪念品啊!望着换来的这袋米。卢嘉锡满腹辛酸。”这个细节。有力地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使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连教授的生活也这样辛酸,那么人民的生活就更可想而知了。这个特征细节进一步说明:知识分子爱国和献身科学的抱负,只有在人民的政权下才能实现。
笔下“常带感情”
“专访,是用散文笔法写作的一种通讯形式,兼有散文和新闻特色”。这是柏生对专访写作艺术的高度概括。那么,散文式语言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就是笔下常带感情,表达一种意境。柏生的专访作品,有浓郁的散文风韵。她在写作中追求古人文章风格: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当人耳目。叙事——身临其境。如她写的《重访清华园》,就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式专访。作者采用和读者一起漫步在清华园的动感表现方法。把读者带进场景:
“我沿着旧日的足迹,去寻找些珍贵的记忆。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建设古色古香的工字厅……弯到了‘静斋后面的荷塘,去寻找朱自清老师写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的意境。不过今天我来领略的不是如水韵月色,而是无边春色了。”笔在这里顿了一下,饶有兴味地接下:“春天。虽然看不到荷塘里碧绿的荷叶,可是举目望去,清华园那独具一格的紫荆花和紫丁香。一丛丛、一簇簇,正迎着四月的春光满园怒放,分外娇妍。”从这里,我们感到,在同样的环境里,却写出了不同的氛围——令人深思的意境。这篇专访。给人以清新、真切之感,由于借鉴朱自清的散文意境描绘,使文章的感情抒发得格外细腻、娓娓动听。
柏生出生于安庆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留学日本,母亲出身书香世家,这给柏生较好的文化熏陶。她十分喜爱散文,上中学时得过征文第一;在清华读大学时,她的毕业论文《丁玲与肖红》得到朱自清老师的很高评价。柏生在她的专访中,时常借鉴朱自清老师采用的重章叠句的诗歌表现形式,把同类的事实、同类细节,反复地又是逐步深化地剪辑在一起,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怀念刘仁同志的专访中,写甘英(刘仁同志的爱人)三次探监,就是采用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不仅让读者了解到这位老干部被迫害的惨状,激起悲愤。又使文章翼右美学魅力。
散文式专访作品,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柏生在怀念沈慈九大姐的文章中,也用的是这种
独具特色的散文笔调,把这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教育家描写得栩栩如生:“记得有一次在宽街104路无轨电车站上,我和沈大姐同在等车。第一辆车过去了我们没有挤上。那时北京的早春还带着几缕寒意,沈大姐已近80高龄了,我担心她瘦弱的身躯挤不上车,我扶了她一把,才一同挤上了车。那天她系着淡色的围巾,戴着灰色的帽子,穿着银灰色的短大衣,是为了赶去参加一个研究妇女问题的会议……沈大姐那为妇女事业奔波的感人情景,至今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她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常在我脑海中浮现”。这朴实、流畅的感情色彩,让我们深深感到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对柏生专访写作的影响。
借鉴“蒙太奇”表现手法
柏生十分善手把“蒙太奇”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到专访写作中。使新闻简洁而富有画面语言的动感。作者的倾向亦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从而减少述评语言。柏生在采写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专访《壮志凌云》中,描写就十分精细、生动、运用“蒙太奇”手法。在交待事实的来龙去脉上。在概括事物的发展过程上、具有形象鲜明、真实感人、明快简洁的特点。柏生在这篇专访的一开头,就给读者推出这样一组镜头:
江南的春天是多雨的,常常潇潇地下个不停。
在江苏金坛县城里,有个小小的杂货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柜台里埋头看书。一个身上淋雨的顾客,匆匆地走了进来,孩子头也没抬。顾客向他问话,他翻了一页书,但是没有动。
顾客显然生气了,大声地喊起来。
孩子的父亲连忙赶来,热情接待了顾客。生意做过了,父亲叫孩子算账。这个孩子一口回答了一个数字,一个成千上万的巨大数字。
顾客大惊,问道:
“哪里会有这么多钱?”
父亲也吃惊了,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查。原来孩子回答的正是他在演算的一道算术题的答案,而不是要付的款……
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柏生用“蒙太奇”这种特殊形式,在突出人物特征上,在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上,都具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它还使文章在形式美上,产生精细和简洁、生动与朴实的对比,形成突出而和谐的效果。新闻写作,尤其是专访写作,巧妙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结束语
“感情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这一点,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相通之处。我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十分强调视觉新闻、立体新闻、现场新闻,其特点是采取形象化的方法——诸如描绘画面、勾勒形象、融进细节、引语对话等。其目的是直接写出新闻事实的实际状貌。我们学习柏生专访的写作艺术,是为了使读者通过我们的新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某些感性的信息印象。这是新闻作品作为一种“时代艺术”在未来新闻作品中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