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宽瑜
摘要政策和新闻报道是什么关系呢?政策给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资讯来源,提供了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的依据和准绳;新闻报道对政策进行解读,对实施政策中的动态和经验进行报道,为政策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政策发现新闻钥匙
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这一性质决定了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记者掌握了政策就掌握了一把打开新闻宝库的钥匙。
所谓政策,是政府和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制订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政策发布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政策实施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我们党就是通过政策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那么,政策和新闻报道是什么关系呢?政策给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资讯来源,提供了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的依据和准绳;新闻报道对政策进行解读,对实施政策中的动态和经验进行报道。为政策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党报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高不高。党报记者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政策,吃透政策,才能用政策指导我们分析新闻事实,认识新闻价值,用政策之匙打开新闻资讯的宝库。
政策是一盏航灯,引领我们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简要信息。对记者来说,新闻线索是发现新闻的起点。有没有线索,能不能找到线索,是记者新闻敏感性强不强的表现。连线索都没有的记者。犹如瞎子摸象。记者的新闻敏感取决于政策水平。政策水平高的记者,能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重大新闻;而缺乏政策水平的记者,即使遇上重大新闻也视而不见,仿佛有眼无珠。,
2007年12月,我们去通城县石南镇了解党报发行情况。在路上,我们问驻县记者,“石南镇有什么新闻”。驻县记者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近年来这个镇既没有办大基地,又没有引大项目,“石南无新闻”“那干部都在干什么呢?”“补街、架水管、修福利院,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报道。”
在镇政府,我们谈完发行工作后,向书记、镇长打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来,集镇有两条几百米长的街道,因年久失修而坑坑洼洼。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党委政府筹资上十万元,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街道修补平整:新街100多户居民没有自来水,镇里花几万元钱把水管架到各家各户;福利院院民增加了,宿舍越来越拥挤,镇里多方“化缘”建了一幢新楼……这哪是小事啊,分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大事。
我们一面批评驻县的年轻记者:“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关注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石南镇的作法符合十七大精神,怎么说不值得报道呢?民生问题怎么是小事呢?”一面进行深入采访,把镇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小故事整理出来,成为一篇1000多字的通讯,主标题是《情系民生办“小“事》。镇党委政府十分满意,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也表扬我们“会抓新闻点子”。
多年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政策提倡和鼓励的事情,就要积极地及时地予以报道,譬如新农村建设的好人好事好风尚、“两型社会”建设中新作法新经验等;凡政策反对和禁止的事情,就不能随意公开报道,譬如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淫秽低级的演播活动等;还有一些政策没有明文支持或反对的事情,应该客观地慎重地报道。
政策如同一盏航标灯。记者在茫茫大海中行驶,不辨东西南北,但看到了航标灯,就找到了航行的方向。她引领新闻工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新闻资讯中,去发现新闻、选择新闻、做大做强新闻。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蒲纺总厂工会主席常雨琴,就是被我们这样“做”出来的。
蒲纺总厂是一家拥有1万多名下岗职工的困难企业。常雨琴天天与下岗职工、特困职工打交道,做了大量的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常雨琴的事迹,在省市一些媒体报道过,但都是小通讯、小特写,小打小闹没有成气候。没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7年4月中旬。市总工会给报社送来一个关于常雨琴事迹的文字材,料,请我们在五一前编发。我们看完稿件后,认为常雨琴不是一般的工会工作典型,而是全社会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典型。大力宣传这个典型有助于推动和谐成宁的建设。于是,我们决定做大常雨琴这个人物典型。
编辑部派出由一名副总编辑带队,记者部两名主任、驻站记者、摄影记者共5人采访组。赴蒲纺总厂进行深入采访。一个星期后,《困难职工的知心大姐》长篇通讯见报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随后。还陆续配发了“职工眼中的常雨琴”。及社会各界对常雨琴的评价,形成声势浩大的系列报道。
我们的报道不仅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还引起上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后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央媒体驻鄂机构都派记者。采访报道常雨琴。她由一个市级工会工作典型,一下跃升成为全省、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先进人物。本报采写的稿件《困难职工的知心大姐》,被评为2007年度湖北新闻二等奖。
用政策去观照生活现象,就会不断发现新闻线索,就会有取之不尽的新闻资源。乡村有了超市、社区办起医院、农民工返乡创业……都是鲜活的新闻。都是党报需要的好新闻。
政策是一杆秤。帮助我们评判新闻价值
新闻事实的价值是大是小,在报纸上的分量是轻是重,在版面上的处理是显著还是一般,鉴别的依据、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用政策作标准。符合政策的尤其是生动鲜明地体现政策的新闻价值就大,分量就重,版面处理就突出。
政策犹如一秆称,可以称出每一则新闻的分量,标出每则新闻的价值。
2007年6月的一个夜班,值班编辑有三篇重要稿件要编发。一篇是市长参加的会议报道,一篇是全市招商引资的成就报道,还有一篇是《通山村民票决“村官”获国家民政部创新奖》。前两篇稿件有人打招呼,要求发头版头条。而编辑认为第三篇新闻性强一些。头条只有一个,究竟用哪一篇上头条?其它稿件如何处理?
编辑、主任和值班总编会商后认为,市长出席的会议报道虽然重要,但只是例行的工作安排,发在头版突出位置就行;招商引资成就报道是“数字新闻”,带有工作简报性质,政策信息含量小。新闻性不强;村民票决“村官”一稿则不一般,是村民依法自治、民主管理的重要创举。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中,前面几个典型较多,乡村干部也很重视,而管理民主的典型少,又容易被基层干部忽视,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大家决定,用村民票决村官稿发横头条,市长出席的会议报道发报眼,招商引
资成就稿发竖二条。
第二天稿件见报后,市领导不仅没责怪我们。反而表扬报社“处理得很好”,市县有关部门对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则消息荣获本年度湖北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地市州报好新闻三等奖。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政策水平,有的记者把小新闻写成大稿,有的记者把大新闻写成简讯。甚至漏掉重要新闻。这就要用政策标准来甄别、评判、纠正新闻采写和编排业务,让新闻还原其自身应有的价值。
2004年6月,报社一位年轻记者写了一篇消息“咸安一村民借钱种田”,两三百字的篇幅里,报道出几个信息:农妇孙来原借了6万元,把村里150多亩空闲地都租用了,还买了几台农机,准备种两季水稻和一季蔬菜,早稻已获丰收。
值班总编看了稿件了,把这个稿件从版面撤下来了——不是因为稿件没有新闻价值,而是新闻价值被浪费了。当时,中央出台了第6个一号文件,要求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孙来原风险意识、市场观念很强,发展粮食生产的作法符合一号文件精神,是二个难得的典型。把重要的新闻写成简讯,太轻了,太偏离新闻价值了。
报社安排一名老记者带着这位年轻记者,找孙来原本人、乡政府及区农业部门补充采访,写出一篇700多字的消息“农妇孙来原举债6万租田种粮”,同时配发短评,在头版突出位置刊发。稿件见报后,引起当地政府和涉农部门高度重视,纷纷为她排忧解难。当年:孙来原收回全部投资,并获纯利两万多元。年底我们派记者采访她,进行跟踪报道。后来,消息“农妇孙来原举债6方租田种粮”获评全省市州报薪闻奖二等奖。
当然,新闻报道不是政策机械的解说员,也不是简单的传声筒。新闻报道应该能动地生动地宣传政策。‘一个新闻事实,从哪个侧面处理,能最生动地体现政策,其新闻价值就大;从哪个视角去看,能引起读者的共同兴趣,其价值就大。角度选择得好,可以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政策宣传效果最大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宣传中,我们还遇到了另外一件事情。2006年下半年,市委宣传部要求《咸宁日报》报道大学生农民的人物典型。各县市区提供了10多个候选人物事迹简介。有回乡养猪养鸡的,有规模种蔬菜种水果的。有当村干部当企业法人的,都是本科院校毕业,都创业有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哪个大学生农民最有代表性?哪个新闻人物最有价值?我们反复比较这一组人物,成安区师智敏的事迹简介中的“有机果园”、“无公害水果论证”等字眼吸引了我们。
师智敏,1998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2001年回乡发展水果产业,目前拥有425亩有机水果基地。他采取深埋作物改良土壤、引进天敌灭虫等措施,产品无污染无公害,在全省首次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与其他大学生农民相比,师智敏的种养方法、创业理念更为先进,更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
筛选确定新闻人物线索后,编辑部派出两名骨干记者赴咸安采访,于2006年11月27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师智敏的通讯-《我庆幸选择当农民》,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新农村呼唤新农民》,社会反响很好。师智敏后来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
政策是一个磁场。指导我们营造舆论氛围
国家及地方每一项重大决策出台后,都会对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甚至是转折点、里程碑式的作用。为了让广大干部群众尽快掌握政策,让重大政策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党报要通过战役性报道来宣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运用政策。先是解读,让干部群众懂政策;再是报道动态消息,看各方反应;然后是评论和访谈,推动政策落实;再就是典型经验,丰富和发展政策的内涵。从这个流程来看,政策成为党报吸纳新闻报道的大磁场。党报对某一政策的宣传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氛围。
每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可谓是一场“新闻大战”。10多天会期,全国各级媒体、各种媒体乃至西方媒体纷纷聚焦“两会”,整版整版地报道“两会”。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两会”的政策资讯很丰富。政协委员的提案、人大代表的议案反映政策取向,各部门各省市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出政策信息,而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国家大政方针所在,可以说,整个“两会”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信息宝库。通过10多天新闻媒体的“狂轰滥炸”,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我们的政策不断地了解、理解并接受,为以后落实政策营造了良好氛围。
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两会”新闻,是常规的政策报道,“规定动作”较多,那么,不同历史时期的党代会就是另一种政策磁场、新闻盛宴,“自选动作”较多,出新出彩的机会较多。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各级媒体都掀起了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作为市级党报,《成宁日报》高度重视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报道,组织了动态消息、评论员文章、理论专刊,还策划了几组系列报道,前后历时半年之久。发稿300多篇、20多万字,声势浩大,反响很好。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民生工程建设巡礼”这组系列报道。
我们在学习十七大报告时发现。“民生”二字成为报告中的一大亮点,关注民生的内容很多,许多提法很新颖,普遍受到干部群众欢迎。于是。我们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个方面。组织5名骨干记者分别到教育、卫生等5个部门采访,了解咸宁市的教育、医疗等发展状况,撰写了《学有所教不是梦》、《医疗服务进社区》等5篇稿件。每篇稿件既说成绩又摆差距。既谈政府部门的下一步工作安排,又讲老百姓的新期待。稿件陆续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映。
作为市级党报,我们既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方针,又要着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后者所花精力更大、版面更多。市一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具有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兼有、共性与个性并存等特点,更接近基层、接近生活、接近具体问题。因而政策宣传过程中,要讲求针对性、实效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政策来推动地方发展。
咸宁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们思想观念落伍。2006年~2007年,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提逮发展。两个主题报告3万多字,相应出台的各项决策有几本册子,政策信息十分丰富,是难得的新闻资源?富矿。为了把两次座谈会的精神宣传好,报社先后组织了五大系列的新闻宣传战役:系列解读、系列评论、系列访谈、系列通讯、系列专栏。
首先是系列解读,共有四篇:《全面提速发展:优势在哪里》、《全面提速发展:差距在哪里》、《全面提速发展:重点在哪里》、《全面提速发展:关键在哪里》,结合成宁发展状况:对座谈会精神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解说;接着。组织撰写系列评论,也是四篇:《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改善》、《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对发展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突出问题予以分析,把干部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到座谈会精神上来。然后是系列访谈,抽调10多名骨干记者,分别对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市直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专访,让这些“诸侯”们谈如何落实座谈会精神;系列通讯:《以更高的定位实现依武而昌》、《以更广的视角寻求区域合作》、《以更大的气魄承接产业转移》、《以更新的思路谋划科学发展》,从对外开放、扩大开放这个角度谈加快发展,落实座谈会精神;系列专栏:“记者看亮点”、“客商看环境”、“百姓看变化”、“网上看民情”。以现场新闻的形式、具体事件的内容,反映各地贯彻执行座谈会精神的成绩及问题,新闻触角伸及乡镇、企业、社区,把基层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上来。
这五大系列二十多篇稿件。篇篇含有丰富的政策信息,篇篇含有具体的新闻事实,篇篇都有指导性和可读性,社会反响非常好。时任市委书记的许克振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咸宁日报这几组文章,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纷纷找报社索要报纸,政策研究部门还把稿件内容整段整段地、整篇整篇地写进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作为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的后续政策。新闻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政策执行,成为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甚至成为政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