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松 李先宏
摘要民生是国家之本。当下,民生新闻已成为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民生新闻在受到受众喜爱与关注的同时,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显现,亟待拓展与创新。拓展视野与创新路径,是追求民生新闻高度与深度的着力,最。
关键词民生新闻拓展创新高度深度
一
近几年来。以电视民生新闻为发端,民生新闻在业界和学界被炒得红红火火。业界和学界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在中国叫响。发端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考察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民生新闻在中国起步,应归于晚报的兴起。晚报类报纸从我们国家原来单一的时政类报纸中走出,其报道内容主要就是以平民视角,反映百姓的生活,在发挥报纸政治功能的同时,强调休闲、娱乐、服务等功能,从而走进千家万户。只是这时还没有民生新闻的提法,但可以称作是民生新闻的雏形。
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民生新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和发展。几乎所有的都市类报纸,都元一例外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只是有的公开宣称,有的没有公开说出而已。比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就公开宣称自己“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可以这样说。民生新闻正是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内在缘由。
尽管民生新闻在业界和学界被炒得热热闹闹,但对于什么是民生新闻,目前的定义五花八门,业界和学界并来统一。有的说。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有的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有的说,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管民生新闻的定义如何,但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离不开“民生”二字。也就是说。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与“民生”紧密相连。
那么,“民生”是什么?《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按此解释。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十分广泛,“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
因此。就民生新闻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
以此来观察。目前的民生新闻还只是“小民生”——罐砌琐事,止于表层。把民生新闻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而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又局限在负面题材上,有的民生新闻甚至卖弄噱头。迎合低俗。有业内专家把它概括为“四多四少”:一是从题材上看。细碎杂零的新闻多,连贯深入的少;二是从主题上看,小新闻软新闻多,有力度有硬度的新闻少;三是从报道形式上看,随意捕捉的多,精心策划的少;四是从报道取向上看,媚俗社会大众的多。体现新闻良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少。
有鉴于此,一些富有远见的媒体,已经开始民生新闻的拓展与创新——谋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
比如,江苏卫视民生新闻专栏“1860新闻眼”2005年打出了“公共新闻”的旗号。“1860新闻眼”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又比如,楚天都市报提出了向“主流化转型”的口号。转型的目标是“有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主流综合性大报”,抓手是“信息量大”、“深度思维”、“舆论监督”、“服务性强”。
二
民生新闻的兴盛,与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大背景相适应。也与向受众回归的新闻改革风向标相契合。对此,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不能缺位,也不应缺位。无论是从履行党报职责,还是从提升报纸公信力、影响力来说,都理当如此。
显然,党报操作民生新闻,不应是电视民生、都市类报纸民生新闻的简单复制,而应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拓展与创新。因为,党报必须既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能找到与百姓需求的契合点。
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媒体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具象化的社会意念、社会政策和社会价值,即主流意识形态变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和价值标准。在当今中国,媒体需要承担的是将人本、和谐的主流理念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理想。为此,主流媒体必须建构一个有意义的符号世界。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理念的确立,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在这一点上,广州日报已经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他们较早地认识到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号召力,迅速跟进,将关注的目光锁定“民生”——不仅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小民生”,而且更应关注“大民生”——站在民生的角度、以群众的语言去解读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内涵对民生将可能带来的具体、直接的影响,解释政策和决策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从广州日报操作民生新闻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追求的实际上就是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所谓高度。就是民生新闻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而是从宏观层面,从国计的角度来关注民生。所谓深度,就是不仅关注是什么。而且关注为什么,会怎样。
三
湖北日报的民生新闻实践。也呈现出同样的操作路径。
2008年元旦,湖北日报在原特稿部的基础上成立社会部,在保留原特稿部机动、深度报道职能的同时,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民政、医疗卫生、药品食品监督、气象、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报道任务划归社会部。以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在特稿部的基础上组建社会部,其深意也十分明确,发挥原特稿部深度报道的优势,在关注“小民生”新闻的同时,把触角伸向“大民生”,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以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我们以社会部近期组织策划的就业报道等民生新闻为例,来看看追求高度与深度。对民生新闻的拓展与创新的意义。
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风暴引发全球经济寒潮,大批农民工失业提前返乡。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经济寒潮背景下的农民工失业与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触动了我们敏感的“新闻神经”。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我们曾连续多年关注过民工潮、民工荒问题,组织策划过《小小汉川缺工三万》等多组深度报道。我们分析后认为,尽管农民工返乡潮有着特殊盼经济背景,但也并非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以前出现的民工潮、民工荒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我们把报道的视角锁定在如何辩证看待农民工返乡潮?这是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拐点?
我们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将如何应对从“招工难”到返乡潮这一反差和变化等问题上。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组织策划了连续报道《从“招工难”到返乡潮》系列报道,从去年11月12日推出到12月7日结束,持续近一个月。整组八篇报道加编者按语,以客观描述返乡潮现象为切人口(《这个冬天,他们回乡很早》、《“招工难”的汉川在裁员》),接着分析了经济结构与就业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失业农民工如何实现再就业(《刘健的忧虑与就业容量》、《技能:20万人重新就业的关键》、《用创业改变就业》),继而观察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后,将会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田野归来生力军》、《他们回来会争地吗》),最后以《一份沉甸甸的考卷》作结,分析了政府如何应对返乡潮、思路与出路等。
温家宝总理2月28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就业又是民生之基,政府高度关注,百姓热切期盼。这组报道体现了党报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
四
党报民生新闻如何操作。才能体现主流传媒的高度与深度?
春节后是农民工返城就业的高潮,政府每年都要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但今年在全球经济寒潮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努力对农民工来说,意义就显得不同寻常。
报道政府对农民工的关爱,如果按常规做法,很容易做成一般的工作性报道。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我们站在“民”的立场上来打量和包装政府的关爱行动,在深度报道“关注”版推出了《百万失业农民工,路在何方?》组合报道。报道由五篇稿件组成。主稿《信心在关爱中传递——三位农民工就业榉本思考》中,三位农民工重新就业的经历,成了整个稿件的主体,而政府的关爱行动和政策措施则成为背景,在稿件中以记者采访手记的形式呈现。视角的转变,增强了稿件的贴近性和深度。
四篇辅稿围绕主稿展开,分别从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视角,深层解读了农民工返乡潮的背景及失业农民工重新就业的方法途径,并为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招聘信息。这充分体现了报道的深度与服务性。读者评价说:整组报道“体现了关注民生、贴近民情、为民解惑的人性化情结。”删
通过总结农民工就业报道的实践,我们认为,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必须做到:
第一,树立“民”的理念。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其视角必定是微观的,必定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来打量和包装民生新闻,以百姓的语言去解读民生新闻。因为,民生新闻不仅是一种题材的选择,更是一种立场、一种操作手段。只有真正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既改善了党报的宣传,也才有可能拓宽党报的生存空间。
第二,策划先行。报道的深度来自对已占有信息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别人没看清的东西看清楚说明白,必经科学、周密、细致地谋划。策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报道的深度。
第三,系统思维。对于民生的新闻,应该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来把握:国计与民生的关系、高度与贴近的关系、“小民生”与“大民生”的关系,这就要求传播者必须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
第四,注重整合效应。前述《百万失业农民工,路在何方?》报道,从单篇报道来看,可能体现不出报道的深度,但将各篇报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则深度立现。这就是整合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