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评论写作创新

2009-05-05 07:43袁新民
新闻前哨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论新春党报

袁新民 张 进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体系中。党报新闻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公信力的宣传形式,既反映着党报新闻工作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深度,也体现着党报同受众及社会联系的程度。

在互联网时代,党报新闻评论是纸质媒体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并最终脱颖而出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传统党报新闻评论常常表现为:在态度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在内容上搬抄文件,引证材料;在文风上生硬呆板,套话连篇,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党报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必然要求。

自2月16日起,湖北日报在一版连续刊登署名为“龚信力”的“新春新论”系列评论。系列评论共6篇,分别为《倡导担当精神》、《解放思想就要解决问题》、《领导岗位是能力席位》、《奋起“弯道超越”》、《行之以躬不言而信》、《遭以通为要》。这组评论在党报新闻评论写作创新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让人耳目一新,在读者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受到相关媒体的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以“议论风发,催人奋进”专题进行了评介,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批示:“新春新论系列报道反响很好,应充分肯定。”

以下便以“新春新论”系列评论为例。对党报新闻评论写作创新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选题创新。增强针对性,及时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舆论问题

新闻评论的成败关键在于选题。选题是否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否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将直接决定着新闻评论的质量和价值。

新阿评论的目的,就是针对客观存在的具有倾向性、普遍性、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进行释疑解惑、论证推理、辩解是非和指明方向。有针对性的说理和阐述是新闻评论永葆魅力的关键所在。新闻评论绝不是无所事事的无病呻吟,而是紧紧抓住时代脉搏,针对社会热点进行生动而深刻的说理,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

党报新闻评论。往往代表编辑部甚至同级党委声音,肩负着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分析实际工作形势,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

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普通人甚至领导干部也一时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这时,人们迫切需要党报的指导。新闻媒体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更好地肩负起引导社会的舆论重任,就必须关注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开阔新思路。党报评论在选题上,要把针对性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讲究引导的艺术性,注重宣传的实际效果。评论的选题不仅要有指导性,注重导向价值,同时还要把握服务价值,从思想见解、独特认识、新鲜发现等方面给受众以启迪,让受众满意、受惠和得益。

然而,传统新闻评论尤其是各级党报评论,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了从内容到形式都几乎固化的模式。如表达形式上习惯于“三段式”。因避免差错而老话连篇:思想内容上因力求准确而照抄照搬,甚至连材料引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形成一种经年不变的特殊文体。造成“千报一面、千评一面”的现象,整体感觉是可读性差、针对性弱。

“新春新论”系列评论选题新,针对性强,及时抓住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主题,响亮地发出媒体的声音。在全球金融风暴袭击下,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组评论及时抓住了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的畏难情绪、应对不力的思想苗头,深入分析,答疑解惑。文章倡导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呼唤求真务实的踏实作风,指明“在其位必谋其政”的责任和使命,营造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氛围。为“化危为机”鼓劲加油。不少领导干部看后大呼过瘾。认为“切中时弊,催人奋进”,对于自己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推进科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评价这个系列评论确实是“新春”里的“新论”,是一组启发性、鼓舞性强的好文章。

观点创新,言人所未言。以新视角、新思维阐述新要求

文贵新奇。一篇文章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总要有点独到的见解。做到所谓“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如果人云亦云,通篇都是大家熟知的观点,那就味同嚼蜡,难以卒读了。评论文章立意要新颖,观点有新意,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有的作者有一种误解,认为党报党刊是党的喉舌。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指示上来,写文章不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大的原则之下,可以发挥的空间依然很大。只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全可以阐述独到的见解。只要见解高人一筹,有独到之处,给读者的感觉自然就是新的了。

党报新闻评论,力戒隔靴搔痒。泛泛而谈。披露问题、讨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面对盘根错节的事实,假如我们的评论仅仅是空谈说教,对解决实际问题起不到任何帮助,即使是篇幅很短,读者也不愿看。相反,那些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规律的评论,无论形式的大小都受到读者的欢迎。

新时期的党报评论,应该观点鲜明,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应该有的放矢,具有显著的新闻性;应该面向受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应该实事求是,,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样才能立足时代,把握大局,贴近读者,析事明理,阐明观点,引导舆论,以凸显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春新论”系列评论观点鲜明,充满新意。比如,《倡导担当精神》一文中,鲜明地提出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敢于作为的观点;《领导岗位是能力席位》一文中提出,“能力要显示在干事上,不能显示在耍心计上,个人能力和党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才能绽放出绚丽的人生之花”;《奋起“弯道超越”》一文中提出,“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对湖北来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摆脱落后位置、提速超车的特殊弯道”,引导读者看到危中之机。鼓舞大家要有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精神状态;《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一文中强调,要“以身作则,务求实效”等。这些观点提法新颖,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环环相扣,做到引导而不训导。庄重而不呆板,通俗而不浅陋,深刻而不深奥,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能对读者起到开窍、醒脑、提神的作用。

语言创新,力戒官话套话,用清新的文风贴近读者、打动读者

有的同志认为,党报评论文章是代表上级机关说话的,只有说郑重、严肃、规范的“官话”,才能与党报的“身份”相符,才有“分量”和“权威性”。否则就会“出格”、“犯错误”。因为有了这些顾虑,一些同志提笔写这类文章,面孔马上跟着严肃起来,笔头马上变得凝重起来,

说出来的话枯燥、呆板,官腔十足。在传统党报评论里,常常通篇充斥着“要”、“指出”、“强调”,动辄“应该”,开口“必须”,仿佛在发号施令、部署工作、指挥战役。这种高人一等、自以为是的做派,越来越被读者反感。对普通读者来说,这种评论官话、套话较多,使很多关心政经大事的读者敬而远之,只有那些“必须读的人”才会去读,造成评论读者的流失,评论效果递减。

在一个开放、多样化的社会中。党报评论如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适应读者需求,确有被边缘化之虞。在新形势下,新闻评论要放下架子,端正位置,从灵魂深处做到自觉和受众处于同一层面,把读者视作朋友,相互沟通,倾心交流。

新闻评论还必须解决可读性的问题。让群众读得下去、听得进去。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形武新颖、语言活泼的言论,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我们要_在评论的形式和语言上下苦功。新闻评论的写作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活”字,却是评论实现其舆论导向功能的基本要求。唯其活,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才能实现引导人、教育人的目的。

活,主要表现在分析说理过程中的生动活泼,议论风生。新时期的新闻评论必须摒弃空洞说教的八股之风,改进文风,创新写作。言之有物:血肉丰满,实事求是,平易近人,应是所有评论最起码的要求。党报评论作者要善于使用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新鲜”语言,吸收人们不断创新的极富表现力及个性的语言,广泛运用时代新生事物和时代语言,力求使评论与时代同频共振,鲜明生动,从而增强新闻评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新春新论”系列评论力避空洞的说教,不讲套话,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又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明快。深入浅出。每篇文章区区700多字,做到了思想深邃、文风犀利、切中时弊、读之有味。《奋起“弯道超越”》一文中写道。“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司机那样,瞅准时机,踩紧油门,把握方向。一举实现弯道超越”,比喻贴切,生动形象;《道以通为要》一文中指出,“打通了道路,车子才能顺利通行”,论证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且语言通俗易懂,犹如和老友在相互沟通。倾心交流。言谈间,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意育人。

猜你喜欢
新论新春党报
东汉郊祀新论
独占新春第一芳
新春路上不轻松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