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乒乓“偷师”中国

2009-05-05 13:26
环球时报 2009-05-05
关键词:马琳石川横滨

本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季 芳

随着4日一早日本选手岸川圣也和水谷隼在男双半决赛中的失利,原本热闹的横滨世乒赛赛场顿时“冷清”起来。中国乒乓梦之队第4次包揽所有单项的冠亚军,甚至在男女单打和混双项目上实现了“4强皆中国”。在大多数日本观众眼中,本届世乒赛的看点原本就不是赶超中国,而是日本小将能在多大程度上学到中国乒乓精髓。

日本小将堪大任

随着波尔告病、佩尔森退休以及柳承敏、吴尚垠等韩国老将提前出局,本届世乒赛早早变成了中日较量的舞台。令多数日本观众感到欣喜的是,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日本小将们显露出未来之星的信心和能力。

年仅14岁的日本选手丹羽孝希连克强敌,战胜南美冠军、阿根廷老将刘松;16岁的石川佳纯在女单第二轮就淘汰了中国香港名将帖雅娜;20岁的日本新秀水谷隼在男单第三轮中4∶0横扫瑞典名将佩尔森;18岁的松平健太与马琳苦战7局,虽然最后以9∶11失利,但他豪言“马琳没想像中的强,5年后我一定是世界冠军”……

全方位向中国学习

日本乒乓球队一直把强大的中国军团作为赶超的目标。为了备战横滨世乒赛,日本乒乓球界如饥似渴地向中国乒乓球“请教”。石川佳纯、水谷隼、平野早矢香,这些都是在中国乒乓球联赛打球的球员,而14岁小将丹羽孝希现正师从前中国国手、第24届奥运会男子双打金牌得主韦晴光。

小将们“拜师”的成果已经在本届世乒赛上有所显现。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就说:“这些年轻队员现在能让人眼前一亮,几年之后就会让人大吃一惊。”而韦晴光也感慨道:“应该说在未来的10年,这批队员是能与中国队相抗衡的力量。”

据记者了解,为了真正学到中国乒乓球的精髓,日本已经不满足于“请进来”和“走出去”,中国乒乓球的训练和选拔体制已经成为日本学习的对象。目前日本全国打球的人数超过150万,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级别的乒乓球比赛。在相对雄厚的群众基础上,日本乒乓球后备人才不断涌现,而且年轻人也获得了类似中国队“直通横滨”这样的队内选拔赛机会。为了给本土选手加油,本届大赛横滨体育馆内诞生了一个时髦团体———蓝色军团,他们是日本的主场球迷。组委会把靠近看台某片区域的球台固定成日本选手的主战场,那片区域的观众统一身着写着“决战横滨”字样的蓝色文化衫,手里拿着加油棒。呐喊声、加油声整齐划一,其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乒超联赛。

造星运动效果明显

大众对乒乓球的狂热使日本乒坛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造星”现象。从“瓷娃娃”福原爱到“小爱二世”石川佳纯,从松平健太到丹羽孝希,近年来每届世乒赛,日本媒体都在通过评选“史上最XX的选手”努力塑造新运动偶像。上周六,松平健太差点淘汰中国选手马琳。赛后,日本媒体就给了他极高的评价。《日刊体育》世乒赛专刊在次日的报纸上以《松平健太和马琳打满7局》为标题报道:只有18岁的高中生、年轻的松平健太将奥运会金牌、世界排名第二的马琳逼进了墙角。虽然最终以微小差距失利,但他和奥运王者的对抗令人感动。

本届世乒赛后,相信福原爱将不再“万千宠爱在一身”,一批兼具实力与外貌的年轻人会成为日本人追捧的对象,而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力也将因此变得更深远。▲

猜你喜欢
马琳石川横滨
石川安作品
翻译腔(短篇小说)
石川安作品
沧桑马琳:再婚妻子助我低谷再腾飞
萌翻全城
血泪草
第六次中日财长对话在日本横滨举行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幸福再出发,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