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带兵

2009-04-30 06:04杨东标
文化交流 2009年4期
关键词:宁王王阳明南昌

杨东标

王阳明,即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他因曾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人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他创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一扫当年沉郁的学术空气,成为明代后期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但知道他会带兵打仗的人却不多,如此一个文弱书生,长年肺疾缠身,怎么会带兵呢?其实,王阳明还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因为他的哲学光辉太灿亮,以致掩盖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包括军事上的成就。他曾指挥过重大的战役,叱咤风云于战场,为明朝的稳定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而几乎每一次胜利,都会招致朝廷里一些奸佞小人的嫉妒与诋毁,甚至还险些丢了性命。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军事活动,不仅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而且也与他的政治生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他学术思想的逐渐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

王阳明的一生带过三次兵。一次是正德十一年八月,时年45岁的王阳明擢任佥都御史,巡抚赣南。当时,闽赣粤交界处暴乱频仍,官兵征剿多次失利,兵部尚书王琼看重王阳明的才能,力荐他带兵挂帅。王阳明受此重任后,果然不负朝廷之望,调整兵制,改变战术,出奇制胜,将一个危及百姓的动荡山区,调停成稳定的局面。王阳明的第二次带兵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反。这是一次充分展示王阳明的政治品质和军事才能的战事。第三次带兵出征是嘉靖六年的事,王阳明受命于朝廷,总督两广军务,出征广西思恩、田州,改剿为抚,不动一刀一箭,平息了事端,妥善地解决了少数民族问题,安定了边陲。

王阳明的三次带兵,背景不同,战略战术各异,每次都是用兵如神,连战连捷,堪称奇迹。故《明史》有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政权后,把24个儿子分封在各地做藩王。“靖难之役”后,宁王被改封到南昌。到了正德武宗时,宁王已传到了朱宸濠的手里。

武宗皇帝沉湎酒色,还喜欢自封武将,耀武扬威,周游全国各地。而宁王朱宸濠呢,却不甘心做藩王,而想当皇帝。他想做皇帝自有他的理由:一是武宗晚年无子,这对整个皇族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悬念,朱宸濠便垂涎三尺了;二是当年燕王夺了建文皇帝的宝座,也是振振有词的,祖先既有先例,后辈岂不可效法?三是周边的一些术士马屁拍得他晕晕乎乎,说他相貌有“异表”,又说“城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他网罗了谋士李士实、刘养正之流,紧锣密鼓,筹兵蓄马,招降纳叛,反心日炽。武宗皇帝却只图自己享乐,竟被蒙在鼓里。他周边的一些奸佞小人,早被宁王重金贿赂收买,还不断在他的耳边吹风,说宁王如何如何的贤明,如何如何的忠孝呢。

宁王谋反不仅朝野有人反对,他的身边也有人竭力阻之,这就要说到娄妃了。娄妃是宁王的妃子,本名叫娄素珍,她是江西上饶理学家娄谅的女儿。我到江西去采访时,江西人说起娄妃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在滕王阁不远的江边,还有新建的“娄妃抚琴”雕塑。这位娄妃秀外慧中,无一不美,而且贤淑端庄,深晓大义。她的不幸和悲剧在于被选入王府作了妃子。她得知宁王反心日炽,甚是焦虑。她曾在《采樵图》上题了一首诗,诗曰:“妇劝夫兮夫且听,采樵须是担头轻。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旗帜鲜明地劝宁王不要铤而走险。私欲膨胀的宁王哪里听得进去,不仅不听,还把她囚禁在三面环水的“梳妆楼”上。直到宁王谋反失败,悔之不及时说:“昔纣用妇言亡,我以不用妇言亡。”可见娄妃是持反对态度的。

宁王起兵最大的顾虑就是王阳明。因王阳明当时正奉命巡抚赣南,虽然带的兵不多,但离他最近。再说,他对王阳明也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很赏识王的才干,多次想拉拢他,还想建议让他来任江西巡抚。但是正直的王阳明不肯攀附他。王阳明对娄妃倒是很尊重的。这里还有一层关系。王阳明新婚不久,携夫人诸氏从南昌回故乡余姚,途经上饶,得悉娄谅的深厚学识,便欣然去拜师,听了娄谅的授课。因此,南昌便有了各种传说,传说宁王起事前,王阳明曾进过王府,是娄妃设计放了他。当时,正值宁王诞辰,宁王以庆寿为名,设下“鸿门宴”,召集南昌的官员佯称奉有太后密旨而举事,不从者格杀勿论。王阳明是提前儿天去的,娄妃得悉万分焦急,她以大义为重,派丫环送去一枣一梨,寓意其“早离”,王才幸得脱身。

正德十四年六月,王阳明受命调查处理福建兵变,行至江西丰城,闻宁王反。并报说他的同乡好友、时任江西巡抚的孙燧因不从而被害。王阳明急忙返回吉安,召集地方官员,与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商量对策。

王阳明非常清醒地看到,倘若宁王直取南京,大明就失去了半壁江山,到时隔江而治,版图碎裂,受苦受害的还不是黎民百姓?倡导良知的王阳明于心何忍?

但是,光有忠诚热血是不够的。王阳明面对最大的问题还是兵马粮草的匮缺。宁王经过十多年的蓄心经营,兵强马壮,粮草丰足,起兵时,号称18万大军。而王阳明呢?身边才几千个人。而来听课的学生倒是不少。这个仗怎么打呢?

王阳明不愧有大将的风度。他一边上疏京城告变,一边传檄四方,号召各地起兵勤王。在战术上,他以少胜多,用了几个计。

第一个用的是离间计。他制作假情报,让宁王获得——他已经调集了数万兵马;他又制作蜡丸密书,让宁王获得——幕僚军师李士实、刘养正原来是王阳明的人!密书里让李、刘鼓动宁王赶快发兵南京,里应外合,一鼓聚歼!宁王一下子懵住了。身边的亲信怎么成了大奸细?等到弄清真相,这一惊一诈一拖一疑,时间就过了10天。王阳明赢得了筹集兵马的时间。

第二个计是围魏救赵计。宁王清醒自己中计以后,旋即挥师北上,掠九江,大兵围困安庆。安庆乃长江要口,倘若失守,危及南京。当时有人主张火速向安庆进发,解救安庆。王阳明以为不然。他提出先攻打南昌,这是宁王的老巢,留守的兵力较弱,此乃“围魏救赵”也。果不出王阳明所料,南昌苦战攻下后,宁王放弃沿江而下,回救南昌,危及大局的情势很快得到控制。

第三个是设伏包抄。宁王回兵之后,双方主力对峙在赣江口及鄱阳湖一带,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就兵力来说,双方还是悬殊的,正面交战肯定不利。王阳明先在樵舍引敌深入,佯作兵败,边战边退,造成叛军的先遣部队前后脱节进入了埋伏圈。这个埋伏圈设在一个叫黄家渡的地方,在平定宁王的战斗中便是著名的黄家渡一役。当敌军钻进王阳明设伏的口袋之后,结果可想而知,伏兵四出,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第四个计是火烧连船。王阳明一连数胜,宁王气沮神伤,战局己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加强攻势,宁王将战船锁在一起,结为方阵,表面看来甚有气势,却让王阳明把握风向,绕到背后,以火攻之,宁王彻底大败而被俘,娄妃等女眷皆投水而死。

宁王叛乱就此平定。前后只有35天时间。当然,王阳明在整个战役中,还用了一些攻心的战术以及安抚人心赏罚分明的方法。

猜你喜欢
宁王王阳明南昌
急处从宽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智勇双全平叛乱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南昌护桥记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