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忠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迂回、间接的途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数学思维在思维科学中具有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学数学教学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并广泛地应用各种思维活动的方法与规律。集中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一种类型,是调动各种信息,按照常规习惯寻求解决问题,整理知识或总结方式的思维方式。定向思维又是集中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按照常规形成的沿着固定方向,采用一定的模式或方法进行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这种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连续性、渐近性和联结性。定向思维所造成的思维趋向性就称为思维定势,它是开展有成效的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思维定势在适合条件下,一般能迅速地联想和使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来分析或解决问题,表现了正迁移作用。但是过分强调后却容易引起负迁移,表现出思维僵化、呆板等封闭性,而不能从多角度、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特别是在解决一些非常规的或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定向思维能力应注意确立使用基本知识和运用基本技能,重视基本问题的定势,以及一般的解题思维模式的定势,同时要教给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辩证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