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

2009-04-29 00:44:03王为达
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经济发展

王为达

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虽然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比较健康,但这场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也很大,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契机。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过重,由贸易引发的国际磨擦过多,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不够多等等。这种状况和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为中国实现以内需为主导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拉动内需应从改善民生入手

当前,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中央适时地调整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财经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通过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略已经摆上了重要的议程,并在大力地付诸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拉动内需不能单纯地靠加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而是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通过不断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和需求容量。基于这个考虑,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该将施政重点放到如何拉动消费上来,特别是要抓紧从体制上解决医疗、教育、就业培训乃至社会保障等既涉及民众福祉又严重制约国内消费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问题上来。

我们应该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虽然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相比仍然显得较低。因此,通过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进而启动国内广大的消费市场,由潜在的市场发展成为现实的市场,将成为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发展不断增进我国国民福祉和利益的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运用货币政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目前在经济出现下滑、急需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关键时期,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着眼点,应该着重考虑给优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宽裕的资金保障。

我国稳健的金融体系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我们除了可以通过降低过高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动性以外,还可以利用目前这样一个时机,加大资金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通过增加利率上下浮动空间这一稳妥的办法,加大货币政策和资金供给政策执行当中的弹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资金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当中的作用。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活力所在,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全局,甚至影响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舒缓企业,特别是一大批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中小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压力,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金融和经济领域,而且关乎政治社会民生大局。

提早防范资本外逃

国家巨额的外汇储备,既是改革开放成就结出的一个硕果,也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更应该成为政府代表全国人民在竞争激烈、波诡云谲的国际舞台上谋取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一种战略手段和资源。因此,在外汇储备的分布和运用上,我们除了需要考虑外汇储备的安全和收益外,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利用这块战略资源为国家战略目标和未来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这样的问题。

当前,在美国遭遇惨痛的金融危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求于我国的形势下,应该从国家战略大局出发,既与其保持以合作作为主线的伙伴关系,又要注意从中争取有利于我们的条件,作为做出配合和让步的回报和补偿,比方说,让它改变对我国实施打压和遏制战略的国策,以及取消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武器禁运等方面的限制等等。

在投资方面,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国家外汇储备的风险和收益。虽然这次美国政府出面解救了“两房”,避免了我国数千亿美元投资可能遭遇的巨额损失,但是,不管如何,把过多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和美国金融资产,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斟酌、慎重对待的重大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更多地投资于拥有我国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并对我们友好或可能对我们友好的国家。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增进我们与这些国家的友谊,又可以减少我们的贸易顺差,逐步扭转因为顺差过多在国际贸易当中倍受指责和诟病的被动局面。

另外,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效应日渐显现,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会发生变化,应该提早防范可能出现的资本外逃的问题。举例说,要有这样严格的政策规定,国内的企业,不分经济类型,对外投资所需的大额用汇都要提前向政府有关部门立案申请,如果相关投资案中途夭折或出现重大改变,必须及时报告。类似作为确保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的措施,也要做到未雨绸缪,提早给予认真研究和考虑。

高起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在当前和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论形式多么复杂多变,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我们应该利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影響,下大决心从世界范围,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招揽人才。应该认识到,这既是我们未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在人才方面的迫切需要,也是这次危机在人才引进方面给我们提供的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人才在海外留学、工作。目前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事业有成,在他们所在的国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他们普遍拥有非常浓厚的民族和祖国情结,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出适合他们发挥才干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他们回国服务、为国服务,还是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

眼下,我们引进的重点应该侧重社会领域方面,比方说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人才、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政府风险和危机管理方面的人才、媒体管理方面的人才等等。这些都是国家目前急需的、单靠国内培养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

应该针对这些人才的特点,以能够争取他们当中最优秀的人员回国、为国服务并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为目标,制定出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政策。可否考虑,从他们当中优选一部分在国外大公司有长期工作经历、并已经被国外大公司认可的优秀骨干回国充实我们国家的一些战略性的产业和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可否考虑,从他们当中优选一部分在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工作经历并已经被社会和学术界认可的优秀骨干回国充实我们的政府和民间的智囊和咨询研究机构;可否考虑,从他们当中选择一部分在国外政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才回国依靠他们的经验和专长提升我们政府的管理和运作水平。我认为,只要思路对头,政策得当,措施有力,并且是从战略和全局的层面上着眼和运作,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猜你喜欢
人才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