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当前经济报道

2009-04-29 07:01许姗姗
新闻世界 2009年10期

许姗姗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经济类报道,对于各行业提振信心、化危为机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和鼓舞作用。经济报道需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但要充分反映最新的经济动态,更要在节目中培养受众理性分析经济形势的能力、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导功能。

【关键词】经济报道 “平民眼” 对比法 大策划

经济报道,除了涵盖了我们传统认识中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商贸市场、交通城建、农业农村、房地产等方面的报道之外,还包含民生、信息、服务等领域,可以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经济报道的资料线索往往与大量的枯燥的数字和专业性强的文字联系在一起,普通受众不易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就要求我们转换视角,以“平民眼”去看待经济大潮的风起云涌,以百姓懂得的语言说新闻。今年7月28号,《人民日报》头版对湖南省行政方式的转变进行报道。这则报道是较好运用 “平民眼”的一个典范。新闻从长沙县生猪养殖大户邹晓崇这个人物切入,以他参加县政府决策的过程展开。邹晓崇本人关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发言,被县政府的决策者一一记下。整个过程被全县75万人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实时直播观看,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方式的透明度。这个“平民视角”展示出湖南公民参与行政改革的热情提高、参与式行政走进公民生活这一转变。报道将笼统主题细化为百姓身边的小事,角度新颖、生动贴近,体现了重点报道让百姓读得懂的采制思路。

其次,在经济的报道中,统计数字是一个必须巧妙使用重要素材。经济报道离不开数字,例如税收开门红、工业经济增幅多少百分点、某企业产销两旺取得新突破等等,但是仅仅简单地回顾成就和罗列数字,不能使受众获得直观的印象,加深对当前形势的了解。在这一方面,电视的传播优势就得到了体现,为了方便受众的了解和接受,可以充分运用观众直观易懂的画面语言加以说明,同时适时使用各类图表、字幕去加以强调和提醒,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新闻实质。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 《新闻联播》节目做得比较成功,他们正是充分运用图表的辅助手段,让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形象生动起来,使观众看上去一目了然。

第三,善于用“对比法”创作经济报道。在经济新闻中,针对最新统计的经济数据、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条款乃至于各类主题报道都是非常常见的。在新华网推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报道中,就有一篇主题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闻。作者另辟蹊径,以《政府工作报告》中30年词汇变迁这一个小的切入点去反映中国社会的大发展、大变化。文章还在各种词汇的出现频率上运用起了“对比法”。文章说到: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对“制度”的强调,“制度”一词1978年只出现6次,2003年出现32次,2008年时则飙升至85次,一跃步入使用最多的10个实词中。通过这种数字对比,不但使普通受众形象地了解到中国政府30年来的发展变化,还展现出新时期中国政府对于“制度”的建设和创新的高度关注。此外,“对比法”还有助于将那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做深做透。针对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这条新闻,如果单一来报道事件本身就会显得深度不够。这时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教育公平、高考制度等大背景下进行比较,以及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何川洋被一些知名高校取消录取资格究竟是对是错进行正反两方的对比,提高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第四,注重策划。从近几年新闻竞争的实践来看,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悄然流行:那就是策划制胜。策划式报道是对传统的“一事一报、一事一因”的报道模式的突破,其特点是由某一个事实或线索入手,主动挖掘各种背景材料,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通过策划,可以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更活泼、角度更新颖,从而使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安徽新闻联播》在2009年7月份推出大型经济策划类报道《新空间 新机遇》,通过对安徽船舶工业、新能源产业、创意经济等七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其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揭秘”,以更高的视角,从鲜活的事例入手,配以专家的观点来思辩、解析、前瞻安徽,真正把这次危机当作一次为未来长期发展谋篇布局的机遇,让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安徽的加速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由于策划的主题鲜明、题材选择有代表性,播出之后不仅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体现出安徽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围绕中心的喉舌意识、服务意识,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要使经济报道具有可读性、可看性,必须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巧花心思,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尝试,让我们的经济报道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潮流。■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