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琴
【关键词】民生新闻 服务性 贴近性 可读性
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闻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产生既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也是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调整和变革。因此,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关乎新闻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力。
民生新闻的含义及发展
民生新闻是以社会大众为视角,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把社会大众的身边事、生活中的事作为报道的支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报道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它的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情怀、民众话语等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价值取向和态度,也是以平民立场和视角包装、处理新闻题材的操作方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1987年,《经济日报》推出《关广梅现象》讨论,《中国青年报》推出《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红色的警告》系列报道,首次将视角切入民众的生活,形成了民生新闻的雏形;1993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则标志着民生新闻的真正开始。随后,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主流新闻形态,在我国各类媒体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2002年以来,一批以民生新闻为题材的电视栏目颇受观众喜爱。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等。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的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报道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民生新闻为主要题材的都市报应运而生,如武汉的《楚天都市报》,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等。作为处于主流媒体的党报,在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新闻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2003年,《南方日报》率先提出了“党报打造必读的民生新闻”的口号,并开辟珠三角新闻版和广州新闻版等民生新闻版块,努力探索党报打造民生新闻精品的新路子。此后,民生新闻在各级各类媒体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写好民生新闻,要切实贯彻“三贴近”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围绕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设计选题。在具体报道中要体现“三性”:
1、服务性。新闻媒体需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为老百姓服务。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需要力求多一些百姓情怀,从群众身边事入手,报道触角下移,引导老百姓的参与。民生新闻的亲近性和生活化改变了以往高高在上的新闻表达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看表述自己生活的新闻。
但仅仅报道老百姓身边的琐碎事、平凡事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在公共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对一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政策性稿件,从中挖掘新闻点,使报道在具有服务性的同时,也不失可读性,成为让读者关注的新闻。
2、贴近性。民生新闻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众视角、民本取向。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报道百姓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做好下情上达,反映社情民意;也做好上情下达,做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文章。民生新闻唯有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才能很快抓住受众。要做到在心理上和距离上与读者的贴近。
在具体实施民生新闻报道中,要坚持读者本位,摆脱媒体本位,让读者走上前台;要引导采编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带动新闻宣传质量的提高。
3、可读性。做好关注民生报道,需要同时从策划、选稿、标题、行文、版式、图片等方面入手,这样,增强可读性就会有良好的基础。一篇报道有了好的主题还不够,还必须有动人的语言和情节,行文真情流露,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民生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民生新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就事论事,不重引导,只看到事件的表象,忽视对事件本质的分析,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剖析,尤其缺乏对群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另外,一些媒体强调“关注民生,关注百姓”,更多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报道,往往和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甚至和部分重大社会新闻对立起来。
因此,民生新闻应力避“有闻必录”;避免出现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造成媒体生态污染,歪曲民情,干扰民声,误导民意。而要注意公共利益的维护,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为此,新闻媒体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设法沟通社会信息、倾听社会呼声,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不仅为公民的自由表达提供最大的空间,更注意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积极、稳定的舆论环境,努力实现从“小民生”到“大民生”转变;从单纯物质生活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的转变;从关注市民向关注全体公民转变;从浅层报道向深度报道转变。■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