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人类的朋友——动物

2009-04-29 00:44:03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紫斑红脸鸬鹚

薛 飞

【引言】

飞禽走兽、鸟兽虫鱼,无一不是大自然的精灵,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无一不是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好朋友。只有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善悟之心,师法自然,从动物身上汲取生存智慧,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也才能更好地认识并完善人类自己。善待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钻探文一】

致命的印鱼

姜钦峰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能吸附在海龟的腹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旅行。

印鱼倒是轻松自在,海龟却有说不出的烦恼,但要把它赶走,也没那么容易。海龟懒得理它,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桑给巴尔岛的渔民很早就发现了印鱼的习性,于是利用它来钓海龟。当地渔民抓到印鱼后,首先在它背鳍上穿一个小洞,然后找一根结实的尼龙绳,一头拴住印鱼,另一端牢牢地拴在船上。准备妥当,再把印鱼抛进大海。印鱼误以为重获新生,又可以周游四海了,于是见到海龟就赶紧上去牢牢吸住。海龟虽然讨厌这个家伙,但又懒得花力气把它赶走,哪知,这时渔民正在悄悄地收紧绳子……

恐怕这不仅仅是海龟的悲剧。有时候,我们明知自己身上沾染了一些小毛病,看起来好像并无大碍,于是都装着视而不见。须知,就像印鱼背后往往连着一根绳子一样,若不趁早将它驱除,则有可能将你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选自《家庭》)

【感悟】

海龟的弱点同样折射出人类的某些弱点,海龟的悲剧同样也是某些人间悲剧的真实写照。衣服脏了,需要及时清洗;身上的小毛病也应该及时清除,否则,就会积少成多,成为难以改变的不良习惯,成为自己致命的弱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只有不断地反省,并及时地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才能使自己不断走向至真至纯的境界。

【钻探文二】

海鸬鹚鸟的命运

陈春全

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仿佛世外桃源般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都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

每天傍晚,满载而归的渔船便陆续靠岸。大一点儿的鱼被分别装入铺有碎冰块的泡沫盒子,连夜运往市场,而体形较小的杂鱼则被随意地抛掷到大海里。这吸引来了鳕鱼岬的另外一群常住居民——海鸬鹚。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约70厘米,它们早已习惯了这里渔民们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渔船靠岸之后,成群结队的海鸬鹚便盘旋在渔船附近的海面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的杂鱼。

鳕鱼岬的渔民们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掉,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

2002年的一天,一名摄影爱好者无意间来到了鳕鱼岬。显然,他很快就被这种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所感染。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绝妙的瞬间。当年5月,这些照片刊登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早已习惯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的美国人立即被这样的场景所打动,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曾经默默无闻的鳕鱼岬因为这些海鸬鹚一夜之间便闻名于世。游客的到来很快便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慢慢地,捕鱼反而成了鳕鱼岬居民的副业,更多的人投身到旅游业中去了。当年,鳕鱼岬入选美国“十大首选度假地”。

2007年4月的一天,一名在海滩上玩耍的小孩意外捡到了一只已经死亡的海鸬鹚的尸体。从那以后每天都有几只,甚至几十只海鸬鹚的尸体被发现。很明显,海鸬鹚这么大规模的死亡并非自然死亡。

鳕鱼岬发生的海鸬鹚集体死亡事件引起了美国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注意。

普林斯顿大学生命科学教授索洛夫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这里。在连续对18只海鸬鹚鸟进行解剖之后,他们发现所有的海鸬鹚鸟都出现了胃萎缩的现象。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自从鳕鱼岬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捕鱼的船越来越少。这里的海鸬鹚从那时开始就过上了半饥半饱的苦日子,这无疑给海鸬鹚造成了致命的一击。

这些已经失去了捕鱼能力的海鸬鹚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索洛夫教授将结论公布之后,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人们开始逐步训练海鸬鹚捕食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些鸟儿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选自《青年文摘》)

【感悟】

饱食终日的海鸬鹚在渔民的喂养下,最终失去了独立捕食的能力,而被活活地饿死,这是一种可悲的命运。这对那些整日昏昏沉沉、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不无启迪。忧患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它能激励人发愤图强,与命运抗争。忧患意识也是一种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智慧,更体现了一种做人的境界。

【钻探文三】

带刺的巢穴

星竹

非洲的红脸猴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总喜欢躲藏在长满尖刺的的灌木丛里。红脸猴的天敌都怕刺,而这种特殊的灌木丛,枝条上长满了又尖又硬的刺,睡在里面相对安全了许多。为此,许多人都为红脸猴的聪明而叫绝,认为红脸猴是动物中最会利用自然条件的防御高手。

只有一直在非洲跟踪红脸猴的专家才知道,红脸猴的这一聪明做法,虽然防御了敌人,但也伤害了自己。因为非洲丛林里的灌木,枝杈上的刺又尖又硬,狮子和野狗等猛兽固然害怕被扎伤,但躲在里面睡觉的红脸猴一不小心,同样会被扎伤。而且实际情况是,伤到自己的概率竟然大于保护自己的概率。

更危险的是,一旦饥饿的狮子或野狗不管不顾,进行围剿,堵住灌木丛的出口,红脸猴的这一保护性选择,立刻就会成为自己的陷阱,必死无疑。

可以说,非洲红脸猴只认识到了事物的一面,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另一面:带刺的灌木丛对自己同样是一种危害。

加拿大山地秃鹰为使后代不被敌人侵犯,用带刺的荆棘修筑巢穴。为使后代住得舒适,它们会在窝里铺上软草、棉花和羽毛,以防止幼崽被尖刺扎伤。但是,它们的巢穴建在海边的岩石上,七八级以上的海风隔三差五就会光顾一次,每次大风降临,巢穴里的软草、棉花、羽毛,十有八九会被吹掉,幼崽只能躺在光秃秃的硬刺上,有时会因此丧命。因此,加拿大秃鹰的幼崽成活率一直不高。带刺的巢穴虽然防范了敌人,但也伤害了自己。

紫斑鱼是海洋动物里最漂亮的鱼,它的身体五光十色,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如此美丽的紫斑鱼,全身却长满了针状的尖刺,刺有毒,大小类似酸枣刺,又尖又硬,是紫斑鱼用来攻击其他鱼类的武器,不管什么样的海底动物,一旦被紫斑鱼的尖刺刺中,无一生还。

紫斑鱼每次攻击其他鱼类时,都要先愤怒起来,以分泌出有效的毒素,也只有愤怒,才能使它身上的毒刺坚硬起来。因此,紫斑鱼的情绪越激烈,尖刺也就越坚硬,而刺越坚硬,它就会越愤怒。愤怒的情绪总是先伤害到自己。所以越愤怒,紫斑鱼也就越容易被自己伤害。

因此,紫斑鱼大都短命,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能活七八年,而实际情况是它们大多数还活不到两年。紫斑鱼是死于自己的愤怒,死于“内伤”。

世界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动物,无论是防范,还是进攻,总是先要利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达到目的,而负面的情绪总是对自己不利的,也就是说,它们总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必然要先伤害自己,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适用于非洲红脸猴,适用于海底的紫斑鱼,也适用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灵。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选自《北京晚报》)

【感悟】

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不可能总像梵高涂抹的金黄色那样灿烂,脚下的大地也不可能像水泥方砖铺就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平坦坦。烦恼、忧愁,甚至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会天天接踵而来。生活中,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而是求全责备,或要求尽善尽美,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生活的阴霾之中,给心灵造成很深的伤害。

【素材链接】

1.人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比其他生物高贵,于是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语言来贬低动物的形象:猪头猪脑、猪狗不如、人模狗样、狼心狗肺、狐假虎威、獐头鼠目……总结起来,被贬低得最多的是猪和狗这两种动物,其他动物,只要能被人揪住小尾巴的,无一幸免,就是很少看到人类自己批判自己、自己讽刺自己的语言。看起来人类还是缺乏一些自嘲精神。

2.有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连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并非人类所编织,人类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确,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应如母子一般;我们应该把自身看成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部分,深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3.我熟悉的这匹马,其实,是很通人性的,它的智商,它的情商,应该不比工程队养的守卫狗差到哪里去。我在清扫马厩以后,若是没有新的活计,我常愿意与这匹老马对坐着,我看着它,它看着我,我们之间,似乎能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很明显,它跟我一样的落寞难耐,一样的孤立无援,那些与它一起驰骋沙场,一起衔枚疾走的同伴,天涯海角,各自东西,肯定是它永远的梦;那些给它梳过毛,给它钉过掌,给它半夜起来喂过草料的军人战士,复员转业,解甲归田,也早从它的视线中一一消失。

(节选自李国文《马站着睡觉》)

【拓展训练】

○ 文 题

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哪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给其他物种带来影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已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在长白山还不足8只……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已经刻不容缓。

请根据上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 要 求

材料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题材不限,但要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指导

1.正确理解题意,从提示语可以看出主旨要落在“善待动物,保护动物”上,不能正确地把握这一点,就有可能出现偏题或走题的现象。当然,在写作时,也可以选择一个新的角度,用新的视角来看问题。

2.抒写思考、表达认识、得出感悟要自然真实,不能牵强附会、矫揉造作,让人看了感到不真实、不舒服。

3.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佳作示例】

善待人类的朋友

固镇县宋店中学茂林文学社朱燕

太阳燃亮天际,我们感谢它带来光明和希望;春风吹过原野,我们感激它播撒新的生命;雄鹰翱翔在无垠的蓝天,我们感谢它为天空谱写了华美的乐章;骏马奔腾在辽阔的草原,我们感动于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感恩自然,进而感恩和善待人类的朋友——自然界的一切生灵,这是人类应该和必须做到的。

在亿万年的自然演变过程中,人与动物天然地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人和动物是关系密切的朋友,是友好的邻居,而不应是敌人。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上,生长着茂密的咖啡树,几百年来,岛上居民都靠采咖啡豆谋生。但是近些年来,每当咖啡果将要成熟的时候,岛民们的烦恼也来了。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棕榈猫的动物开始在岛上生存繁衍。棕榈猫喜食咖啡果,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善于爬树,往往在人们还没有开始采摘时,那些最熟最红的咖啡果早已成了它们的美餐。

于是,人们开始大肆捕杀棕榈猫,棕榈猫的数量迅速下降,人们终于达到了独占咖啡的目的。

一天,一个懒惰不想爬树的人突然发现,踩在自己脚下的那些棕榈猫的排泄物中竟有很多没有消化的咖啡豆。原来,棕榈猫只是喜欢吃甜美的咖啡果实,而果实里的咖啡豆却因无法消化而被排出体外。于是,他偷偷地把棕榈猫排泄出的这些咖啡豆收集起来,卖给了一位咖啡商人。

没想到,这位对咖啡颇有研究的商人闻到这些咖啡豆的气味,立刻感觉出它们非同一般。在品尝用这些咖啡豆磨制成的咖啡时,他更是惊奇万分,因为这种咖啡不但如糖浆般黏稠,而且还如巧克力般浓厚,入口后香醇润滑,妙不可言,他从未喝过如此美妙的咖啡。他放下杯子,马上找到那个卖咖啡豆的人,问这些咖啡豆的来源。咖啡商听了,不觉感叹造化之神奇:人为发酵咖啡的方法,只能发酵出普通的咖啡,而棕榈猫的消化系统对咖啡豆居然会产生特殊的发酵作用,使原本很普通的咖啡豆脱胎换骨,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品。感叹之余,他开始出高价向岛民收购这种棕榈猫咖啡。

直到这时,岛民们才不再与棕榈猫为敌了。因为,一磅棕榈猫咖啡可以卖到300美金,其价格远远超过了蓝山、考拿等名牌咖啡,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但是,由于岛民的滥杀,岛上棕榈猫的数量已经不多了,而棕榈猫的数量制约了棕榈猫咖啡豆的产量,这让人们后悔不已。棕榈猫咖啡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都要以一种博爱与友善的胸怀对待动物。善待它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自然是生命之船,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它的子民。人类并没有生长到摇篮里容不下其他生灵的时候。善待动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身体力行地爱护大自然中的朋友,并与它们和谐相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点评】

文章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上的原住居民因错误对待棕榈猫,而导致自食其果的故事的生动叙述,深刻地诠释了人类应与动物和睦相处的道理,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独到感悟。文章叙述具体,情节曲折,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议论精辟,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猜你喜欢
紫斑红脸鸬鹚
红颜薄命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华声文萃(2020年2期)2020-03-16 03:22:42
眼里只有鱼的鸬鹚
鹗VS鸬鹚,真正的“鱼鹰”之战
网红脸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垮了多少亲子关系
红脸人
紫斑鱼的愤怒
鸬鹚与鸭子
紫斑鱼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