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中的亮点

2009-04-29 00:44:03傅望华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春李老师优点

傅望华

【小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要有所成就,关键是发现自身的“亮点”,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扬长避短。

【美文一·找优点】

找优点

顾振威

语文课上,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沈飞扬在后面用手拽着女生的头发。女生含泪报告给李老师后,李老师怒不可遏地喝令沈飞扬滚出教室。沈飞扬大大咧咧地站起来,趾高气扬地向外面走去,走到讲台边向全班同学做了个鬼脸,将门摔得“砰”的一声。

是可忍,孰不可忍,李老师将书往讲桌上一摔,走出教室。

沈飞扬孤零零地蹲在操场上,李老师拉着沈飞扬的手,将沈飞扬拽到讲台上。沈飞扬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头高高地扬着,盯着天花板,一脸的不屑。他将双手放在裤兜里,兜里装着在操场上弄的沙子。如果李老师再羞辱他,他就学天女散花——将沙子撒在李老师身上。沈飞扬现在盼的就是将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学校将他开除,他就不用在这“牢笼”里受“煎熬”了。

李老师用食指点着沈飞扬的脑门说:“我们全班同学给你找优点,你现在就认真听着,看你究竟有多少优点。”

沈飞扬是学校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上课说话、不做作业、骂人、打架、顶撞老师、侮辱女同学,简直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学校早就将他内定为劝退的重点对象了。李老师认为就算举着放大镜也找不到沈飞扬的优点,如果真找不到,也就证明他真是个不可救药的坏学生。

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一阵后,一些同学陆续站起来发言。

“沈飞扬成绩差,他不会做作业,抄别人的作业,这说明他至少采纳了老师的部分建议,愿意交作业。”

“沈飞扬调皮捣蛋,但心地善良,那次为灾区捐款,他捐得最多。”

“沈飞扬宰相肚里能行船,老师经常批评他,他从不记仇,见了面仍然同老师打招呼。”

沈飞扬的一只手已从兜里掏了出来,双眼殷切地望着同学们。

“沈飞扬关心别人,我生日那天,他给我买了生日贺卡!“

“沈飞扬意志坚强,虽屡考屡败,但屡败屡考,相信他有一天能将成绩赶上去。”

沈飞扬的另一只手也从兜里掏出来,羞赧地低下了高昂着的头。

“我们是文明班级,出现了沈飞扬这样的学生,说明我们对他的关心帮助不够,我们愧对文明班级的光荣称号。”

再看沈飞扬,头勾得像刚出土的豆芽,大滴大滴的泪从他眼眶里流出来,砸在讲台上。

本想借学生之口羞辱沈飞扬,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没想到同学们没拿放大镜竟也找出了沈飞扬这么多优点,李老师静静地站在讲台上,陷入了深思。

期终考试表彰大会上,沈飞扬破天荒地登上了领奖台。

(选自《创作园地》)

【赏析】

这篇以教育为题材的文章,故事有趣,情节生动,人物栩栩如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而在哑然失笑之后,不禁陷入深思……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如何教育帮助这样的孩子呢?是鄙视、抛弃(比如,学校的“劝退”),还是真情关爱、积极挖掘其闪光点、耐心帮助、热情鼓励,让他健康成长(“不可救药的坏学生”沈飞扬,在期终考试表彰大会上登上了领奖台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章写得相当精彩,其“亮点”有:

一、逼真的生活再现,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全文不满千字,然而,课堂的情景、师生的一举一动,恰似影视镜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只有对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才能如此逼真地将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二、出色的前后“对比”,将人物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文章“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到位,“找优点 ”前,沈飞扬高扬着头,一脸不屑,双手放在裤兜里……而在“找优点”时,他先是一只手从兜里掏了出来,接着另一只手也从兜里掏了出来;羞赧地低下了头,头勾得像刚出土的豆芽,大滴大滴的眼泪砸在讲台上。前后变化判若两人!李老师先是怒不可遏地将沈飞扬赶出教室,“找优点”是想证明沈飞扬是个不可救药的坏学生。听了同学们给沈飞扬“找优点”后,他静静地站在讲台上,陷入了深思。前后“对比”,引人思考!

三、鲜活的“比喻”,生动形象,意蕴深远。沈飞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的“比喻”,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当时的神态;用“天女散花”来“比喻”撒沙子,将沈飞扬因遭到羞辱而愤恨不已的内心活动刻画地淋漓尽致;沈飞扬因调皮捣蛋而被老师视为“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不可救药的坏学生”,用在“牢笼”里受“煎熬”来“比喻”他当时在学校的感受,既反映出了他对学校教育的排斥,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不足;听了同学们“找”出的许许多多“优点”,他“头勾得像刚出土的豆芽”,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对调皮学生进行正确教育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美文二·扬优势】

这一份人生答卷

一冰

小春是个农村孩子,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这也不能全怪他,家里生活条件差,他放学后还要放羊、割麦……这是没办法的事。

初中毕业,他的选择只能是重复父辈的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不了,出去打几年工,回来还是照旧,除了皱纹逐渐增加,他的日子将一成不变。

毕业之际,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作了中肯的评价,说小春的体育不错,比如长跑、跳高等。老师的评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但是并没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把他的褒奖和鼓励放在心上。

唯独小春的母亲记在了心里。回到家她对小春的父亲说:“老师夸咱娃体育好,咱送娃去考体校吧。考上了,就有公家粮吃了。”

父亲一听说有公家粮吃,也来了兴致,可是钱呢?去考试,得有报名费、考试费、路费和食宿费。父亲拿出所有积蓄,才凑了300元,只怕刚够车费。

小春说:“300,够了!”

到了省城,找到体校,考试已经开始了。小春几乎是拼命完成的考试,可是他的成绩很一般。体校的老师对他说:“你没考上,回去吧。”

见他默默收拾简单行装的狼狈样子,老师很想安慰他,就问:“你家是哪里的?”

小春说出了家乡的名字,老师又问:“那地方够远的,车票买好了吗,你有座位吗?”

小春摇了摇头:“我走回家!”

“走回家?”老师大吃一惊。

小春得意地说:“来的时候我就是走着来的——800多里路,我走了9天。”

老师不相信地问:“你……你是从家里走着来这里参加考试的?”

“对啊,”小春说,“我本来还以为自己赶不上考试了呢,没想到,还真赶上了。”

老师的喉咙有点堵:“也就是说,你一直都在赶路,没有休息,更不可能吃得很好……就参加考试了?”

小春点了点头,说:“我是考试前一天夜里到的,就在学校的门厅里躺了一夜,早上还差点被保卫科的人赶出去呢。”

老师的眼泪涌了出来,他一把抓住小春的手说:“我们一起去找校长!”

在校长面前,老师语无伦次,他说他见过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考前请人帮助训练,饮食休息都有人安排,甚至有的学生还弄虚作假,托关系走后门……老师激动地说:“但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为了给家里省钱走了800多里路来参加考试!这个学生一定要收下,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这份不同一般的答卷,这份答卷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用远远超过常人的坚韧毅力走出来的,而这,也正是一个运动员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啊!”

小春最终被录取了,他的学费也得到了减免。他没有辜负老师的知遇之恩,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多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后来,他还去了国外参加比赛,还在国歌声中登上了领奖台!

成功没有侥幸。你怎样书写人生的答卷,人生就会回报给你怎样的结果。

(选自《晚报精萃》)

【赏析】

小春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唏嘘不已。小春是幸运的——他遇上了好老师、好班主任、好父母。而最重要的是小春自己,他生长在贫困家庭,但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用顽强的毅力书写了一份漂亮的人生答卷。

愿我们的生活中有更多像文中这位有正义感的敢于说真话的杰出教师,有更多像文中这位有责任心又善于教育,为人善良又善于挖掘学生优点的班主任,有更多像文中这两位再难也要支持孩子上学、再苦也没有苦孩子的父母!

此文在写作上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短文,文章先叙事——讲一个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小春,上了体校,后来还在比赛中为国争了光;最后用一句话作结——“成功没有侥幸。你怎样书写人生的答卷,人生就会回报给你怎样的结果”,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给人启迪!前面的叙事为后面的议论做了充分的铺垫,议论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最后的“议论”为前面的故事做了“点睛”,照应了文题,升华了主题,妙!

【美文三·巧转化】

出售贫穷

查一路

在日本的白库县,有一个叫丹波的村子。当整个日本普遍富裕起来的时候,这里依旧贫穷——土地贫瘠,物产贫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这里的人们十分着急,可又苦于脱贫乏术,于是,向全社会征集致富良方。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出售物产和资源是唯一的致富之道。可问题是,这个村子除了贫穷和落后,无以出售。

最后,一位专家逆向思维:既然只剩下贫穷和落后,无可出售,何不出售贫穷?他向村民建议:今后村民们不要住在房子里,要住到树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穿树皮、兽皮,像几千年前尚处于蒙昧时代的老祖宗那样生活,这样城里人会来观光、旅游,从而给村民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

村民们听从了专家的建议。他们的“另类生活”引起了城里人的极大好奇。一时,游人如织,不到一年时间,丹波村的村民都富裕起来。

“贫穷”一直作为缺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乏善可陈。可是,这里的人们用以摆脱贫穷的恰恰是贫穷。

《伊索寓言》里有则故事,说的是一只牛蛙和一头牛比谁“大”,结果牛蛙气胀而亡。与其说牛蛙死于变态的虚荣,不如说牛蛙是为“大才好”的惯性思维所囿所伤。愚蠢的牛蛙何不根据自身的特点,换一种比法,与这头牛比谁“小”呢?

人们常常因为被自己视为“缺点”的部分而遗憾、伤感、沮丧,却忽视了“缺点”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缺点”中,又何尝没有可利用的成分?善待并利用“缺点”,“缺点”终将演变成“特点”。

(选自《中国青年》)

【赏析】

这篇文章仅600来字,却写得极其精妙,耐人品读,启人心智!

一、转换角度,逆向思维。“思维”创新是本文最为精彩之处。“出售贫穷”,题目就设置下了悬念:“贫穷”谁要?卖得出去吗?如何出售呢……一连串的问号闯进了你的脑海,令你不忍释卷,想一睹为快,妙!紧接着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进而阐明打破惯性思维,生活要转换角度,“逆向思维”化腐朽为神奇的道理。

二、两个事例,相互辉映。文章写了两个事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寓言故事,说的都是不要好大喜功,不要盲目地学他人,不要做不切实际的空想,不要钻进定向思维的死胡同;要敢于创新,要善于思考,要善于转换角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将“缺点”转化成“特点”……两个故事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猜你喜欢
小春李老师优点
深深地爱着你
该得奖的李老师
《如此优点》
童话世界(2020年8期)2020-12-18 20:12:41
小春芽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学生天地(2020年4期)2020-08-25 09:07:58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学生天地(2020年7期)2020-08-25 09:00:54
秋叶
CROSSED PRODUCTS BY FINITE GROUP ACTIONS WITH CERTAIN TRACIAL ROKHLIN PROPERTY∗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