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惜薇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在中国,这一系列形容词说的是一个正日益扩大的群体,也就是“钱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啃老族”。
近日,存在已久的“啃老族”再次被放在聚光灯下。被视为就业蓝皮书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6月10日公布,第二天,多份报章都用了触目惊心的大标题——16万毕业生沦为“啃老族”。
蓝皮书引述中国教育部的数据说,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其中毕业后在中外念研究生的人数超过21万,毕业半年后就业的人数达434万人。另外,在毕业半年后仍失业的73万多人中(包括先就业后失业的),有超过51万人还在觅职,5万多人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还有16.5万人“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也没有求学行为”。
蓝皮书把最后一组人定义为“待定族”,但许多媒体却选用“啃老族”,虽吸引眼球,却也引起热议。不少人要求为这16万名“啃老族”正名,指出“无工作、无学业”未必意味着他们是主动放弃就业或深造机会。这些人也认为媒体不应在全球金融阴影笼罩下,给被迫赋闲家中者扣上“啃老族”的帽子,并相信当中不少人只是暂时靠父母接济,往后必能找到工作、自食其力的。
“啃老族”一词是“舶来品”,又称尼特族(NEET),源于英国,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缩略语。“啃老族”分不少类型,包括不脚踏实地、幻想创业型,认为今非昔比、丧失自信型,担心技不如人、索性不工作的自闭型,及不愁没人养、家庭溺爱型。
中国有关“啃老族”的议论其实不曾间断过,除了普遍认为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是“啃老族”形成的主要原因,“信用卡啃老族”和“住房啃老族”等也备受关注。
中国大学生办信用卡既不需要银行存款凭证,也不需要担保人,只要填写申请表格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因此目前大学生几乎都是持卡一族,享用透支服务:本科生可一次过透支3000元人民币,研究生5000元,博士生8000元,还款限期在20至50天内不等。
信用卡为大学生提供更大方便之处在于催款与对账单人一栏不需要填写持卡人本身的姓名,一些大学生索性填上父母的名字,满足了超前消费的欲望。
此外,刚步入社会工作,未立业即成家的中国年轻人为数不少。由于结婚买房子时缺钱,不少都得依赖父母资助。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当他们婚姻触礁、必须以离婚收场时,住房是否属共同财产的问题就显现了。
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对夫妇决定离婚,女方要求对房产进行分割。男方认为结婚时住在其父母的房子里,后来卖掉房子才买了新住房,也就意味着住房是他父母出钱的,女方无权要求分割;法院则认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求男方按市价把约一半给女方。
如果父母为子女购房时,将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年轻一代离婚时如何对房产进行分割,就更为棘手了。
年前有个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三成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难怪不少人都在高喊:慎防养儿“啃”老的现象颠覆中国人多年来养儿“防”老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