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 1Q84 向鲁迅致敬

2009-04-29 02:04
海外星云 2009年18期
关键词:奥威尔数位村上春树

毛 峰

村上新书狂销

日本将向何处去?人类将有怎样的未来?人的个体又将走向何方?这是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最新提出的又一思考。

蛰居7年的村上春树,于5月底推出的长篇小说《1Q84》,全国首发日即售罄68万部之多,为日本低迷不振的出版业留下罕见的讶异。而在作品面世后的2个多月里,上下两册又狂销了200多万册,创下惊人纪录。

日本文学界与书迷则从新书中察觉到:一个新的村上春树诞生了。

向《1984》致敬

破解村上春树《1Q84》引起轰动热潮的奥秘,凸显出不容忽视的亮点。

村上春树称其作品“是为了表达对奥威尔的敬意”。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写作经典小说《1984》时,把题名的最后两个数位作了调换。无独有偶,村上春树此次却把自己长篇小说题名的第二数位9用日语同音的Q字替代。村上在谈到《1Q84》的创作动因时说,他早就想以奥威尔《1984》为基础,写一部描绘“不远过去”的小说。这种利用过去写未来的现实性,与奥威尔60年前利用过去写未来的预言性,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研究鲁迅与中国文学的东京大学知名教授藤井省三,对村上春树《1Q84》有另一番解读。他认为,这部小说同样是向鲁迅致敬的作品。因为“1”在罗马数字里就是“1”。因此村上的书名也可以理解为:“我叫阿Q,智商84”。

新书有旧痕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1Q84》分上下两册,共24章,1050页,约50万字。其篇幅大大长于7年前热销的《海边的卡夫卡》。因为Q在日语中的发音与9相同,故《1Q84》其实就是1984,也可解读为对在1984年发生在男女主人公身上故事中一系列谜团的问号。

村上春树过去的作品一直以第一人称写作,通过描写看不见全貌的忧郁感、视野狭窄的不安感,使其成为故事的一个牵引力。而《1Q84》,则是村上第一部结合多视觉与多重世界观的“综合小说”,他第一次采用了多视角的第三人称。视点的变化,再加上第一次采用奇偶章交错的叙事手法,带来了小说未曾有过的新魅力,强烈吸引了读者。

编辑王克峰

猜你喜欢
奥威尔数位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对齐数位 看前顾后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日子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