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经济,消费也是帮助人等二则

2009-04-29 02:04[美]威廉·布朗
海外星云 2009年18期
关键词:乌尔园丁客人

[美]威廉·布朗

再节俭也要买

梅兰尼·乌尔和丈夫近来一直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是她每周还是买回鹰嘴豆泥、烤饼、印度奶茶这些新奇食品,尽管厨房里已经塞得满满当当。为此她很是愧疚。

然而事实是,如果不买,她可能会更难过。

乌尔住在美国丹佛市,她很喜欢她家附近开少数民族食品小超市的那对夫妇;喜欢他们的孩子,这些孩子放学后会在收银机旁玩耍。她注意到他们的店现在门庭冷落,听说他们俩都开始打第二份工。因此,尽管自己的钱袋也收紧了,但乌尔觉得有必要帮助他们,每周都忠诚地到他们那儿花上50美元。

“这就是‘内疚经济。”乌尔说。乌尔意识到,削减开支会伤害到那些离困境边缘更近的人,正是这种想法产生的同情心让她慷慨解囊。而正是这种心理在帮助一些家庭维持生计。

为他人而消费

新兴的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地衡量成本和收益,也不总是以自我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行事。近期的经济困境为这种非逻辑提供了一个新佐证:我们的预算反映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需要。那些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有时会出于他人需要的考虑而消费。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杰西嘉·戈特利布(Jessica Gottlieb)为何可以毫不犹豫地停止雇人每月到她位于加州Studio City的家中清洗游泳池。不久前,她的网上零售生意失败,以致家庭年收入减少几千美元。她说:“来清洗的人每次都不一样,我不认识他们。”

不过她却不忍心解雇那位打理家里那块小不点草坪有10年之久的园丁。“他亲眼看着我的孩子长大,”戈特利布解释道,“他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

她知道,每月花60美元雇一名园丁是个可笑的摆设,她可以买一台割草机,自己打理草坪也很容易。但最后她还是决定留下这个园丁。

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v)哲学教授特劳特(J.D.Trout)认为,同情心——以及基于此的非理性消费——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品质。著有新书《同情的距离》(The Empathy Gap)的特劳特指出,人们甚至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还继续雇园丁或给咖啡师小费,是因为在艰难时期他们感受到彼此共同的脆弱。

他说,也许有更好的花钱方法。但没有这种同情心的人会让我们感到担忧。

个人关系价值高

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认识到一对一关系的价值,常常努力维系。例如,随着最近经济衰退加深,克里斯多夫·麦格罗(Christopher McG raw)特意花更多时间在餐厅门口迎接客人,他会给客人看自己用手机拍下的19个月大的儿子泰迪(Teddy)在浴缸里咯咯笑的照片;他能叫出回头客的名字,询问他们的工作或宠物等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他希望借此培养跟老顾客的关系。

麦格罗相信,建立这些关系是维持餐馆经营的关键。“我总是听到客人说,‘我们又来了,因为想看看你。”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按摩师詹姆斯·贾法里(James Jafari)特意给客人看他9岁女儿的照片或谈论最近的家庭度假——任何能“让他们把我当一个三维立体的人看待的东西”。他补充说,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是个人关系在维持我的生计”。

并非完全因为爱

这对贾法里的客人菲力浦·科克斯(Phillip Cox)的确如此。即使最近丢掉了投资管理的工作,他仍然每个月做一两次按摩。科克斯削减了其他奢侈花销,比如带家人外出就餐。理性来说,他知道这个决定会波及经济的其他领域,但他并不认识这些人,所以裁减这笔开销很容易。相比之下,当知道每月来打扫两次屋子的女清洁工的车子最近坏了,他不忍心解雇她。同样,当得知贾法里的生意已经下降了20%,他也不忍心取消按摩疗程。科克斯说:“我不想让自己的困难影响到那些依靠我的人。”但他很快又指出一个自私的动机:他想尽可能保持舒适的生活,希望大环境很快会好转。

编辑王克峰

美国邮政要裁3万人

季晶晶

亏损累累的美国邮政总局(US PostaI Service)于8月25日宣布,将提供自愿离职的优退方案,希望借此裁撤3万名员工,预计每年省下5亿美元成本。

美国邮政总局最新的优退方案将提供自愿离职的员工每人1.5万美元离职金,估计最多有3万名员工符合优退资格,总共将耗资4.5亿美元,但裁员后每年将可省下5亿美元。该局预估9月底止的本年度,亏损将高达70亿美元。

邮政总局已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措施,包括关闭6个地区性的办公室,削减逾10万工时,并冻结人事薪资。周六停止邮政业务的提案目前还在国会待审。

邮政总局发言人约格尔说,该局自2005至2006的会计年度起,每年都入不敷出。今年第三季的邮务量较2008年同期锐减14.3%。

邮务量减少的部分原因是社会大众以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电子沟通方式,取代了传统信件。经济衰退也重创邮政总局,因为不景气使金融业和不动产业等大客户减少发送信件。符合优退方案的大多是邮件处理部门的员工,并不包括邮差,因为邮局服务的地址逐年增加,每年约新增150万个地址。

摘自台湾《经济日报》

编辑唐馨

一英镑店英国涌现

经济不景气促使英国人缩紧腰带度日,每件商品售价不超过一英镑的廉价商品店雨后春笋般在英国各地涌现。

86岁的迈赫马德每天都要到伦敦东北部多尔斯顿的“一英镑”店光顾。他说:“一英镑的价格,(别处)根本就找不到。”

英国的“一英镑”店主要由“一镑店”(PoundIand)和“99便士”(99p)两个集团经营。“一镑店”是英国最大的廉价商品连锁店,在英国各地开设了200多家零售店。其主要对手“99便士”前不久一口气开了4象新店,零售店总数增加至100问,比2008年年底多出一倍。

数据显示,法国、德国和日本已摆脱衰退,但英国却仍然身陷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中,全国失业人数已接近300万人。

摘自《联合早报》

编辑庸馨

猜你喜欢
乌尔园丁客人
小客人
达乌尔黄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
做一个好客人
世界的真相
被蛇咬的客人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不常见的客人
专访乌尔善红卫兵大战日本僵尸会成经典
园丁vs采花大盗
退而不休的“老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