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华
杨金祥小档案
1968 12.23生于高雄市
1999美国田纳西国际文身展彩色组冠军
2000加拿大多伦多国际文身展彩色组冠军
2005泰国曼谷国际文身展最佳创意及最佳素描
2009新加坡第一届国际文身展黑白组冠军
2009意大利米兰国际文身大赛黑白组冠军
仿佛刺青的过程。他的故事也是从痛楚开始,而痛终将离开,美丽会留下来。
因为童年的一场意外,今年41岁的台湾文身师杨金祥失去了他的右手掌,只能靠左手刺青。他靠单手打天下,在意大利米兰的文身展上,击败全球200多名文身师,以全背文身的作品“济公”,拿下黑白组冠军。
有痛才是人生
一踏进杨金祥位于高雄市区的文身馆,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一个蛮荒刺激的地方。
只见两壁陈列着各式佛头、能剧及京剧面具、或大或小的猴子骷髅头,还有数十幅文身作品照——每一个造型都极其夸张。杨金祥正在帮客人刺青,他用戴着黑手套的左手操控文身机,阴冷的模样像在帮人注射毒品。
很难不注意到他的右手。他的右手掌从手腕以下全断了,搁在客人身躯上的右手臂用保鲜膜包起来,正施力辅助左手,将客人的皮肤像画纸一样摊平。太多媒体问他断手的事了,他头也不抬、面无表情地说:“小时候,我家是卖猪肉的,我跟好几个小孩去玩绞肉机,呼啦一下就没了。”
还记得当时感觉吗?小时候,有没有被同学笑过?他一双浓眉大眼狠狠盯了对方一眼:“太久了,不记得了。”这是他最常讲的一句话。他只有初中学历、坐过牢,成长过程始终被断手的阴影笼罩着,直到为人刺青渐渐找回存在的意义和成就感。刺青会痛,但他说:“没有痛的生活,就不是生活。”
用缝衣针刺青
杨金祥在高雄市长大,在五兄弟里徘行老小,从小就爱乱画。上了初中,他读放牛班(台湾学风很不好的班——编者注),班上同学半数身上都有刺青。他拿竹筷绑缝衣针,沾着墨水,偷偷在大腿上刺了一个蜈蚣的图案。
刺青不痛吗?他似笑非笑地说:“痛,当然痛,现在(用机器)更痛。不过你一定要痛,才会记得你的刺字。”他转身看着趴在椅子上,露出布满刺青的上半身、正继续往屁股沟刺青的客人,说:“你看那位仁兄好像没事,其实会痛,他要忍,我就钦佩那种可以刺很多的人。”
他画画重视明暗、气韵,连带使得他的刺青格外生动,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在班上收费做生意。初中毕业,他没升学,靠着帮熟客刺青竟也赚了不少钱,26岁,正式开店以刺青为业。
靠意志力戒毒
问他为何没继续画画,而选刺青?“我以前想过念美工,不过功课坏,没条件啦,专科分数都蛮高的。台湾以前刺字师傅,很多是爱画画但没学历的人。”他闷闷地抽烟,半晌才说,“刺字很多人在吃药,我也有……”他被抓过,保释出来,人在江湖,还是离不开毒;23岁最后一次被抓,被重判7年,实际坐牢2年多。
“那时,我老爸老妈常去看我。他们没读什么书,也不会讲好听的,不过你就能感受他们很顾你的那种感觉啦。我跟自己说不要吃了,靠意志力戒毒啊,反正意志力很重要,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就会成功。”坐牢期间,他读了不少书。忽然,某本书上的一句话,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没有痛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他觉得,这正是刺字人的写照。
再忙也要陪家人
自从1999年拿下美国田纳西国际文身展彩色组冠军,杨金祥又在加拿大、泰国、新加坡,以及最近在米兰,每次参展都拿冠军。“以前,我看到海外杂志,会想说:他们为何刺这么美?出去,不是为比赛,是为了要看他们刺字。和外地刺字师傅相识后,我感觉他们刺字是为了‘名,台湾太多刺字师傅为了‘钱。你一直为钱工作,不会欢喜。”
他身上到处可见不同时期的刺青,有些是自己刺的,有些则是到外地参展时请别的刺青师傅刺的,既是纪念、也是观摩:早期在大腿上的土法炼钢型刺青,多以“五毒”等图案为主;小腿肚则是玛丽莲梦露伴着阿扁肖像;左手壁有冶红的花朵和卷云;右手臂有双手合十的老和尚;右侧颈上刺只独眼……连光亮的头顶都有淡青色的神秘图案——抽象的大脑。
或许为了弥补年少时的荒唐岁月,几个兄弟都各自成家了,只有他仍带着妻女与父母同住。他也不在乎周日是做生意的黄金时段,每周日公休,常带全家出游。这个一身五毒、鬼魅形象的人,还经常陪母亲看慈善类节目。
原来,这不是一个蛮荒刺激的地方,因为,他不是表面上那个阴冷沉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