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生
摘要:党的建设目标问题,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它直接回答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怎样建设党”也据此而展开。党的建设目标的基本作用是从总体上规划党的建设方向,为党的建设定位。
关键词:党的建设目标; 执政党; 根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04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个党的建设目标,突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色,回答了执政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以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执政”,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方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总目标。
一、 党的建设目标的实质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目标的发展和完善,既符合党的建设的实际,又体现时代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所要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即党的建设目标,有过初步的思考和规划,从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任务和纲领等方面,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遵循的一些根本的建党原则;其次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再就是一种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即执政后,党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列宁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他在总结俄国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在同第二国际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一套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建立了一个严密的、革命的、有着“极严格的集中制和铁的纪律”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这样一个党的领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以后,党的建设面临着迥然不同于过去的环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成为摆在列宁面前的重大问题。列宁对此作了积极而可贵的探索,并且在探索中逐渐阐明了执政的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的一些具体原则:党的任务是学习如何管理国家,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大众的最深刻的经济基础;必须由党来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党领导苏维埃,但不代替它;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根本任务、最主要的任务;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派别;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素质,纯洁队伍等。因此,在执政以后党的建设的战略目标问题上,列宁当时还没有进行总体的设计与规划,他提供的更多的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原理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这样一个明确的党建目标。围绕这样一个党建目标,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思想,使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就从一个领导革命的政党转变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的党。对于这样的转变,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七年来党的建设问题,进而集中探讨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在党的建设目标问题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2]在思想建设上,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组织建设上,提出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上,提出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骄傲自满。此外,还提出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宗派主义,要提高党员条件,谨慎地发展党员和党要管党等思想。这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但1957年以后,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失误,党的建设逐渐偏离了八大的目标和方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党的任务仅局限于搞阶级斗争,党的一切建设都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建国前后包括八大制定的党的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仅没有在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探索,甚至重新回归到革命党的建设思路与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党的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党的事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因此,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3]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目标的与时俱进
党的建设目标的确立,必须以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为客观依据,党的建设目标必须反映时代特点和新的环境的变化,按时代特点和新的环境的需要来建设党,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领导适应时代的要求。党的建设目标的确立,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建设同党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紧密联系起来,使党的建设更好地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与时俱进,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这一战略性转移给党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面临的新问题,而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执政党的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因此,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目标的确立是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必然要求。1980年 2月,邓小平提出要重新思考和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 [4]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彻底抛弃了“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五十字”建党大纲,实现了建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3年 10月,邓小平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5]1987年 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使中国共产党“能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6]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目标的概述为后来党的建设目标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
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党的建设目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之始就注重抓好党的建设,其首要问题就是思考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问题,对党的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1994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7]这也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决定的重大形式提出了党的建设目标。1997年 9月召开的十五大鲜明地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8]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这一党的建设目标的提出为检验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也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实现的途径。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远发展,立足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党的建设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世界政党发展趋势,从执政党活动的普遍规律的高度规划党的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自觉。这意味着在党的建设中,我们党将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三、 十七大党的建设新目标的确立,为今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
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了执政党“为谁执政”的问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勤政廉政的政治文明观和为民谋利的崇高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发展,反映出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它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各种具体利益的关系,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先进的制度、有效的机制,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具体、深入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全部工作,符合科学规律和客观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党建设成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党。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引导我们党不断前进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正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而实现与时俱进的。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其涵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精髓是要具有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发扬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就能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永葆强大的生命力。
把党建设成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党提高执政效能、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新形势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发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艰苦奋斗。必须把反腐倡廉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有力保证。
把党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执政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必备的精神风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党的创新活力,归根到底是党的生命力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历史证明,党内民主得到发展,党就会充满创新活力,党就会团结和谐,党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党内民主被损害,党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失败。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政党的关键。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内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执政党党内的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提。实现党内和谐,关键是要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实现全党思想认识上的和谐一致。因为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李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