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功勋昭著
陈诚,字辞修,生于1898年,浙江青田人,1922年6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建立后,陈诚被派为上校特别官佐,因勤勉廉洁,得到蒋介石赏识。后在东征和北伐诸役中,作战勇敢,屡建战功,1928年就被提升为中将警卫司令。
抗日战争爆发,陈诚受命参加淞沪会战,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司令长官蒋介石自兼)。1938年1月,他出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与副部长周恩来等合作共事。旋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负保卫武汉之全责,参加武汉会战。抗战胜利后,陈诚被晋升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蒋介石曾对人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
1948年底,蒋介石派从东北惨败而返的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为其退守台湾做准备。陈诚主持台湾军政一年多,采取各种措施,整顿军事、政治、经济,如注重恢复农业,扶植民营资本,改革币制,整顿金融等,使台湾局势趋于稳定。1950年3月,陈诚出任“行政院院长”,1954年3月,出任“副总统”,1957年10月,出任国民党副总裁,成为台湾名副其实的第二号人物。
陈诚主政期间,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出了“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在财政方面,强调以“开源”与“节流”为根本,整顿税收,管制外汇,确立预决算制度等。其中对于稳定局势、发展台湾农业及有关产业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通过“三七五减租”、“公地人领”、“耕者有其田”等,较好地解决了台湾的土地问题。
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后,马上排除各种阻力,实施土改方案。1949年3月,陈诚在台湾省行政会议上宣布,“三七五减租”即将施行,民意机关是否代表民意,县市长是否系革命的县市长,皆以其对“三七五减租”的态度为一大检验。1952年11月,陈诚主持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送交“立法院”审议,遭到“立法院”内保守势力的抵制,陈诚即以十分强硬的态度致函“立法院”,宣称“行政院”提案中的七点原则决不容改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立法院”终于通过了该条例,并规定自1953年5月1曰起开始实施,台湾土地改革得以实现。陈诚所著的《台湾土地改革纪要》一书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国文字,成为一些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参考资料。
中共至诚谋国
两岸分裂,统一未成,所有爱国同胞均深感忧虑。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中国共产党力争和平统一的构想日趋明确,提出愿意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欢迎包括蒋介石、陈诚在内的所有国民党去台人员回来。
1956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表示: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以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可秘密来”。周恩来还真诚地表示,如果目前台湾方面有难处,我们可以等待,希望蒋氏父子和陈诚也拿出诚意来。并指示有关方面对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其尚在大陆的亲属注意照顾。
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起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为达到长期控制台湾的目的,美国加紧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这项政策不仅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鉴于此,中共继续通过不同渠道,采取各种办法做争取蒋、陈的工作。如委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台湾当权派深具影响的张治中、傅作义多次致信蒋氏父子和陈诚,转达中共对台的方针和政策;请有关人士将“奉化庐墓依然,溪口花草无恙”的照片寄往台湾。
这些工作对台湾方面产生了影响。台湾当局的一个重要负责人曾表示,他们不再派人到大陆“进行扰乱公共安宁和破坏地方秩序的事”。并说:“进一步派人到大陆去谈谈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
1961年下半年,美国邀请陈诚访美,企图离间蒋氏父子和陈诚之间的关系,实现他们搞“两个中国”的目的。周恩来表示:“我们希望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8月,陈诚访美,美国国务院将1955年以来中美大使级谈判的记录拿给他看,想进行拉拢。陈诚说:“中共拒绝美国一切建议,而坚持美舰队及武装力量退出台湾的做法,不受奸诈,不图近利,是泱泱大国风度。”
鉴于陈诚思想的发展,1963年初,中共方面请张治中、傅作义又致信陈诚做争取工作。谈到对台湾的政策时,信中除重述过去对台湾回归祖国后的建议外,并做了更具体的说明。概括起来就是1960年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即已明确,毛泽东提出并由周恩来归纳的“一纲四目”。“一纲”,用张冶中等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指蒋介石)与兄(指陈诚)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不久,周恩来又请人转告陈诚:台湾回归祖国以后可以行使更大的自治权利,除外交以外,军队、人事均可由台湾朋友自己来管。
这个时期,中共通过不同渠道表达的和谈诚意和提出的具体建议对台湾当局深有影响。他们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决不会接受“两个中国”。
遗言反对分裂祖国
1963年7月,陈诚因病提出辞职。年底,周恩来在广东会见准备去台的有关人士,希望他们转告陈诚及台湾当局,美国正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要把台湾变成一个独立政治单位。而国共两党可以在反对“两个中国”问题上形成统一战线。我们是从民族大义出发,从祖国统一大业出发,今天祖国的四周边界问题已解决,唯独东南一隅尚未完满,这个统一大业应该共同来完成。
这种至诚谋国的态度,对于去台之初还曾高喊反共反攻的陈诚是有影响的。陈诚作为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二号人物,在台柄政15年,始终与蒋介石一道,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为外人所惑,是值得肯定的。在反共这一点上,他的态度也不是毫无变化。1965年初,陈诚病危。3月3日,陈诚已不能进食,他摒退医生、护士之后,召长子陈履安至身前,口授遗言三条:1.希望同志们一心一德,在总裁领导之下,完成国民革命大业。2.不要消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国军民,共此患难。3.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这遗言中既没有提“反共”,也没有提“反攻”。他向蒋介石进言:对中共不能反潮流;不能为外国动用台湾兵力;不能信任美国;不能受日本愚弄等。国民党中一些人想加上“反共反攻”的内容,陈诚夫人谭祥不同意,找到蒋介石,蒋介石同意不修改。(据《老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