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峰
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将在12月于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最近全球各国及地区,莫不紧锣密鼓地在做会前准备。
马尔代夫水下会议
而在会前所有的国际动作里,最为特殊、最有戏剧效果、同时也最具警示意义的,则是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于10月17日举行的海底内阁会议了。11名内阁阁员身穿潜水服,在总统纳希德主持下,以半小时的时间进行了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项文件,呼吁全球携手合作,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次马尔代夫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举行别开生面的海底会议,实在是创意十足的一场行动剧。它已将地球暖化的可能灾难,做了严肃而悲情的警示。
因为作为印度洋知名旅游景点的马尔代夫是一个袖珍岛国,人口仅为35万,由1200个珊瑚礁组成,因此它地势低洼,平均高度只有海拔2.1米。近年随着地球暖化、海面升高,它已有许多小礁岛不再露出海面。
若暖化持续,在可见的不久之后,这个岛国会在地球上消失。这也是从去年开始,马尔代夫持续与斯里兰卡、印度和澳大利亚洽商集体移民的原因。
受害者多理会者少
地球暖化海平面升高将淹没许多低洼海岸及岛国,有些地方则可能因气候巨变而不再适于人居。它所造成即是所谓“气候难民”或“环境难民”,而马尔代夫并非特例,许多太平洋岛国也同属可能消失的灾难国度,如马绍尔群岛、吉里巴斯和吐瓦鲁等。
由马尔代夫这个低洼岛国的命运,的确正在警示人类:如果对日益严重暖化问题再不全球一致地行动,将来就难免有些国家会沦为水族。就会像目前已显露的景象,气候也越来越反常,水灾、干旱日益频繁规模变大。更极端的预测则是在20年内,北极冰帽将会消失而成为不冻海,欧洲大陆有些低洼地区则出现新的海洋通道。
不过,尽管地球暖化日益严峻,但要求全球通力合作来应对这个问题,却始终困难重重。在全球景气仍然衰退未止之时,各国为己着想,更难为了全人类公利而放弃自己国家的私利。这也是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在即,但这次会议能否达成共识,仍使人难以乐观。
目前已有联合国专家表示,说不定有关气候变迁及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要拖到2010年哥本哈根第二次会议才会有清楚眉目。
美国自私自利
其实,有关全球暖化及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自从美国前总统布什政府片面宣布退出“京都协定”之后,即在全球公利与国家私利之间纠缠不已。而最关键的当然是第一排放大国美国的拒绝合作。美国的立场是:美国若率先排减,其生产成本即会增加,美国领先性也就会失去。因此,为了让自己保持竞争优势,美国一向主张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同步减排,因为只有如此,它才能够维持成本竞争力领先差距。美国近8年来饱受抨击,欧盟甚至公开斥责它是“自私自利的国家”,但目前全球任何问题若对美国没有约束力,该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也是欧日虽然自行订定减排目标,但却意义不大的原因。
美国自奥巴马上任以来,为免受全球抨击,在减排问题上已趋缓和,特别是赶在哥本哈根会议前,由于民主党参议员凯瑞和共和党参议员格拉罕联名呼吁下已提出了法案,主要有放宽核能,加强监督工厂之节能排减,放宽境外油气探勘,对环境标准松弛国家的进口商品加重人境税等。由于美国仍然拒绝承担较大的责任,特别是入境环境税更可能是以环境为名的变相保护主义,可能会成为哥本哈根会议各国抨击的重点。印度虽已承诺个人减排这个容易的项目,由于各国意见凌乱,争论必多,哥本哈根会议是否真能分级订定出减排目标,确实大可怀疑。
哥本哈根难题很多
除了减排标准难制订之外,为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富国出资扶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低碳政策。中国主张的出资额是富国GDP的1%,相当于4000亿美元,但英国首相布朗仅同意1000亿美元;另外,发展中国家也要求富国提供节能减碳的科技,但美欧无意接受。可见哥本哈根会议仍存在极大的南北差异。还有其他难题:如岛国要求富国提供庇护所;石油生产国要求减排后的补偿等。
目前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在即。印尼和巴西在减少森林砍伐问题上做了明确承诺之外,其他方面可谓仍混乱不堪。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刻,无论个别国家或全球都很难做出重大变革,哥本哈根气候变迁会议是否真能在地球暖化问题上走开创性步伐,也就更令人期待但也更令人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