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红
【摘要】灾难新闻可直观地理解为是对天灾或人祸的报道。而如何将灾难新闻做得具有美学高度一直是新闻界探讨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媒体的报道得到了空前的高度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就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美学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实现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灾难新闻 视觉传播 美学
灾难新闻是比较容易唤起受众情感共鸣的报道,如引起同情以及伸出援助或正义之手。而若处理不当,则会引起严重的负面效果,如反感、厌恶的情绪甚至是极端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灾难新闻如何处理得当一直是业界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我国,传播学界正式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就灾难新闻的美学意义以及如何达成灾难新闻之美都形成了一些共识。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美学意义体现在“崇高之美”、“生命之美”、“震撼之美”等,而达成的准则在于把握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报道的“善意”导向性等。简言之,可归于“真+善=美”的程式。传播界的这些观点主要的是从新闻的内容上进行归纳和约定的,除此之外,在表现形式上也要求新闻摄影和摄像者遵循美术美学准则,注重构图和色彩美感等,以及要求后期编辑者注重编排之美等。
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在表现形式方面争议不大,而在内容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的探讨也界定在内容层面上。
一、灾难新闻的界定
灾难新闻指的是对那些给正常的社会系统造成危害的事件(状况)的报道。灾难新闻往往带有突发性、负面性,能够对受众产生极大的震撼并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灾难事件发生的原因,总体上可以把灾难新闻分成对自然灾难事件的报道和对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事件有地震,海啸,洪水,旱灾,台风,山体滑坡,瘟疫等。①汶川大地震就是一次危害极大的自然灾难。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地震灾难新闻。
二、汶川大地震灾难新闻视觉传播概述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自然灾难危害之大令世界为之震惊,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国内媒体第一次对国人和对外进行全方面、不间断的24小时播报,基本上实现了灾难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等,满足了大众的知情权。国外很多媒体也对中国的报道持肯定态度。5·12灾难新闻报道也将报道中心转移到受灾群众身上,而不再是停留在对领导人的关注上,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新闻中。
5·12大地震灾难视觉新闻整体上体现出了灾难新闻的崇高之美(如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张米亚老师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生命结束也依然还是保持这个姿势,这种为人师表的姿态令全人类敬仰);生命之美(如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学生薛枭被困80个小时后被救,被救后对救援人员説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当这个镜头传播之后,全国人民都为之一笑,感受到灾难中生命的一抹亮色;还有震撼之美(大地震地动山摇的场面、空降兵5千米高空跳伞壮举等,无不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这些内容上的美也得到了报道中的“真”和“善”的支撑。传播界所秉承的“真”并不是指单个镜头或单个画面的真实无误,而是指整个报道通过各个镜头的组接或者画面的单幅或系列呈现后能正确反映出事件的“本质”,是一个综合意义上的考量。“善”则是指传播者的报道角度和指导思想要“善”,要有利于事件的影响向良性方向发展,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安定,有利于人民引发积极的感情共鸣和行动,且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及审美心理。自地震以来,国内的主流媒体报道没有出现失真失实的负面反响,国内绝大部分人民也都积极投入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战斗当中,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万众一心的场面,令世界为之赞叹。出现这种积极的场面,及时有效而又具有良性引导的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
汶川大地震灾难新闻主流上是得当的,但仍然出现一些让受众不能接受的地方。一些地方媒体出现了大量血腥的镜头及画面,网络上这些现象更为严重。镜头中有些记者的表现让观众感到厌恶,记者为了占据采访先机,而妨碍了救援进程,使本可能生还的生命永远沉寂下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各个媒体各个时间段且长时期的播报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媒体善意的长期播报甚至造成心灵麻木和逃避行为,这也是这个灾难新闻处理上的失败之处。地震期间,有些成都市民都不愿意再看电视,他们声称看久了会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情绪,他们知道这种情绪不合时宜,可内心里真的就产生了这种情绪。
三、灾难新闻中视觉传播的问题解析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视觉传播效果震撼美的误区:
1、灾难新闻中喜欢用很多宏大的场景进行连续性堆砌呈现,如地震中成排的死难者尸体的全景镜头连续、多天的播放,以期造成宏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事实证明,被人们记住的镜头主要是一个个个体人物的故事和特写镜头。美在细节,如民警蒋敏的故事。蒋敏在地震中失去了3岁的女儿还有母亲等10多位亲人,但她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家为她崇高的职业道德所感叹,大家更为她沉默的表情和无助的眼神所动容不已,无数中国人在她无奈地面对记者追问,无力地昏倒下去时都忍不住擦起了眼泪。大家更愿意看到细腻的人性,贴近平常人内心的柔软的人性,这是才最美的。
2、用血腥的镜头以期待达成震撼美的效果。很多新闻记者喜欢拍摄灾难事件中受难者的尸体、断肢和恐怖的表情等。这些意象确实很有震撼力,但受众看到后会感到恐惧以至反感的情绪。反之,汶川大地震新闻图片中,有一张照片被应用得极为广泛,即那幅抱着亲人痛哭的男子面部特写照片。男儿有泪不轻弹,而那男子极其痛苦甚至有点扭曲与夸张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流泪,并将他的影像长久的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这表情不血腥,却足以让我们感同身受,震撼不已。还有那张废墟校舍前摆的整齐的书包,它们连表情都没有,只有一片沉默,却足以告知我们这里发生了怎样悲痛的事情,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这里陨落。视觉传播的效果就这样在这些似乎非常平淡的照片中实现了。
第二,过度的视觉满足等于视觉强迫。
有时候,新闻内容的“真”+“善”并不等于新闻内容的“美”。针对5·12大地震,媒体长期采取24小时连续播报的办法,全面具体地向全国人民呈现灾害现场和救灾进程,本是好事,但这样过了度,就造成了当受众打开电视机或者网络时就得面对这些苦难的场面,久而久之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受到挑战,受众感觉到严重的精神压力,情绪变得压抑以至于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出现逃避这些视觉传播的内容的现象。如此,媒体“善意”的初衷反而给受众造成了精神伤害,真实的新闻内容和善意的表达因为过度的连续性播报而出现了反效果。
第三,信息的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部分视觉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素养不够高。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举起相机或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上传信息。而这些传播者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和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各不相同,就出现很多特异的甚至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视觉信息。在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当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些新闻工作者美学素养较低,审美低俗化,过度暴力化;而有些新闻工作者纯粹为了抢新闻,而考虑不到受难者的危险以及受难家属的感受还有救援工作的进程,让看着的人对之愤愤和着急,伤害了受众的感情。
第四,各媒体信息把关的能力或标准不同。
对于这次地震,像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频道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信息把关和选择做得比较到位,而一些地级电视台和地方小报则做得稍微粗俗和“暴力”化。互联网则总体上信息把关难度较大,不管是主流门户网站还是一些次要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一些关于5·12大地震的血腥、恐怖的图片,令人不敢面对。
小结
要达成灾难新闻视觉传播(内容上)的美,并不是说仅仅体现灾难新闻的“崇高美”、“生命美”以及“震撼美”和遵循灾难新闻“真”和“善”的准则就能达到的。“美”应该以对人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准则。除了做到“真”和“善”之外,还要考虑传播的时间长短与受众的审美心理以及精神承受力等。同时,在遵从这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之外,社会生活中有太多元素和变数,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门槛都是影响视觉传播美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提高传播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是业界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在这里仍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不仅部分传播工作者的传播专业素养需要提高,其美学知识也应该得到补充。同时个人道德以及以人为本的意识应该得到加强,在工作与生命之间应该有理智的衡量和牺牲的精神。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以及信息传播门槛的降低使普通大众也可以轻易加入大众新闻传播者的行列,传者与受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我国在注重培养专业媒体工作者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大众的美学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
同时,互联网、手机等加入大众媒介的行列,这就对相关媒体的信息把关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传播界甚至全民为之努力。■
注释
①陈福锋,《审美界面上的灾难新闻》,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08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