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超
【关键词】经济新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经济新闻报道,提高经济新闻质量,就显得尤为迫切。这里,就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略呈管见。
一、深入市场 多侧面观察经济现象
经济新闻记者首要要做的一条就是深入市场——即通过采访调研,对当前市场经济发育的重要环节、市场的基本要素,进行比较系统周密的考察、了解,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表现作较深的发掘。当然,浅层次的报道市场,报道各种市场动态的信息和气氛,也是需要的,但不能局限于此,必须进一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市场是经济新闻写作的一个前提。现代通讯手段能够快速提供各类信息,对此应充分利用。但是,如果轻视对市场经济运行重要环节的深入调研、体察,不掌握具体、生动、可靠的事实“细节”,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生动的“资源”,就难以奉献给读者鲜活的经济新闻。
因此,一篇经济报道要写得生动、真切,记者就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别人见过的形象,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写出鲜活的新闻。比如有这样两篇报道,内容都是介绍全国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前一篇简单地罗列数字,说乐山大佛像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而后一篇则不同了,形容“乐山大佛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个人那么高,每个脚背上可以停放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甲上可摆一桌酒席”。两篇相比,后一篇显然生动胜过前一篇。前一篇数字虽然准确无误,但读后索然无味,也记不住。而后一篇通过人、楼、酒席的比喻使干巴巴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能使人产生阅读快感,印象深刻,看得明白,记得住。
假如就经济报道经济,眼界只会越来越窄。要避免这种毛病,就要开拓视野,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经济现象,从而拓宽报道领域。为此,新闻界有识之士主张多从“人文”角度分析一些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因此要写人、人的观念变化,以及人们在生产、流通、消费方面的举措、心态等,而各地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不同,在经济活动中就会有差异。抓住差异,就抓住了有特点的经济新闻。抓住了观念性问题,可以使经济新闻具有更强的思想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它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新闻改革,分析各种新闻现象,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地融于新闻报道,提高质量,扩大品种。
二、关心社会热点 注意贴近读者
经济新闻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要使经济新闻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不能囿于老的思路和套路,不注意挖掘新的题材,不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那是拒读者于门外的做法。经济新闻是不是一定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呢?当然不是。大家都在关心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关心一些热点、难点、疑点,记者如能说一些读者想说的话,解答读者心存之疑虑,读者怎么会不感兴趣呢?诚然,不注意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不注意读者看得懂看不懂,这仍然是我们经济报道中的一个缺点。实践证明,经济新闻与读者愈贴近,读者愈关心,新闻的价值愈能体现出来。经济新闻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除了要注意挖掘重大题材并使新闻具有可读性外,还要注意贴近读者,首先要从群众角度抓经济新闻,使经济新闻具有社会性,向广大读者提供他们应该了解、希望了解的经济信息。其次,要使经济新闻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思想。第三,在写作上要注意,尽可能少堆砌数字,而用形象来说明,少用专业俗语而让读者看得明白。通俗易懂是贴近读者必要的阶梯。
例如2006年3月20日某报刊登的“给沪杭磁浮泼三瓢冷水 运营八年真能收回成本”一文,文中的一段写道:
沪杭磁浮工程预算约350亿,2008年建成后,杭州至上海的票价初定为0.65元/公里至0.75元/公里,即130元至150元。且不论这一价位是否大众,假定沪杭磁浮运营票价为150元,8年运营,一年运营365天,再以350亿元倒推,那么每天必须有79908人次乘坐沪杭磁浮。
每天近8万人次的客运量能否实现呢?据浙江媒体报道,2006年春运40天里,铁路杭州站发送232万多人次,要想沪杭磁浮运营8年收回成本,就必须将目前铁路杭州站所有客运都转移至磁浮线,而且必须每天是“春运”,所有客人都必须去上海。
在当时许多媒体为沪杭磁浮高唱赞歌,声称8年就能收回成本时,本篇文章却冷静分析,说理至深,又写得通俗易懂,不得不令人信服。
三、讲究写作技巧 力求情景交融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只有一天的生命力。需要让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情景交融”的写作风格是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有些经济报道是千篇一律,措施加数字,枯燥无味。来自源头的、一线的、现场的东西少,来自汇报材料、业务通报、会议公报的东西多。而采写“情景新闻”就能克服这一弊端,使新闻“跳动起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到经济生活的现场去,到沸腾的矿山,到机器轰鸣的车间,到阡陌纵横的田野,到五彩斑斓的商场。经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报道的矿藏是丰厚的,深入进去便能有所得。
写经济新闻常犯的通病在于,记者的采访思路往往随着企业领导的思路转,跳不出“问题——提高认识——举措——效果”的框子,所选择的事实大都是些物化了的事实,写出来的新闻如同工作简报一样,“见物不见人”。在一个经济事件所包含的事实中,工作过程、措施和数字固然重要,但仅仅写这些,往往是内行不解渴,外行不需要。而人的活动和透过人的活动折射出的时代内涵,是更重要的事实,而这部分事实,往往是生动的、多彩的。目前的一些经济报道恰恰把这部分事实漏掉了。
我们应当善于将经济新闻中的“人”与“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重点放到人的活动上,特别是有意识地追踪人的轨迹,表现人的实践和精神风貌。
例如2006年3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推出一篇报道,《吴仁宝和他的村支书“黄埔军校”构想》文章开头写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无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好代表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宝在思索,也在传授。除了每天对中央新农村政策进行宣讲,吴仁宝还准备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开办一个全国万名村支书培训班。
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抓住了,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件、典型的问题。接着文章又写“村支书要丢掉两个包袱”、“治村三个重点”等。请看:
“现在村支书要丢掉两个包袱,发展最慢的地方,有包袱;发展最快的地方也有,他想一直保持先进,这也是包袱”。吴仁宝说:“全国有将近70万村支书,5年里,每年请一批支书到这里来看看。到我们华西来5天,食宿统统由华西来承担。我们打算500元一个人,1万人就是500万元,5年2500万元。这个钱花得值,如果说来5万个支书,有一半回去发展了,这个价值就无法估量了。”
这可以看作是吴仁宝的村支书“黄埔军校”构想。
文章还有许多精彩看点,如“华西是新农村的榜样和代表,那么,为错过者讲解,为村支书培训,都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到华西学什么?”“建设新农村这条道路是否可以复制?”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经济新闻要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还应当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一是少用经济专业术语。对有些非用不可的,作者在写作中应巧妙地加以解释或换一种通俗的说法,这对读者了解新闻事实,是有帮助的。二是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经济建设的成果,或者通过一件小事引发出一个较重大的问题。事件是新鲜的,问题是受众急于了解的,只要我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就会更强。■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