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失业老爸

2009-04-29 00:44:03李宜蓁
海外星云 2009年5期
关键词:失业家人情绪

李宜蓁

当原本是一家支柱的爸爸失业时,全家该如何调适以共度这场危机?

“为什么删掉我?我怎么这么倒霉?”刘维志(化名)今年58岁,在台湾某出版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独生子今年刚升高一。最近他奉命拟妥一份棘手的部门裁员名单后,却意外接到了自己的资遣通知单,要被迫离开服务15年的公司……

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今年失业率创下新高,这波失业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45~64岁的中高龄失业者增加速度最快,他们大多是家庭经济主要负责人,一人失业全家受害。其中,失业的中高龄男性大多在原工作单位内有一定的位置与薪水,人生已过了生产力最高、进入学习力衰退的阶段,想再出发不易,屈就意愿亦不高。

跟随失业而来的情绪变化,是许多爸爸们即使无力接招、也不愿说出来的痛。台湾精神科医生陈俊钦指出,经历失业痛苦就好像生了重病的癌症病人,通常会有几波段的情绪转折:

焦虑期:失业潮压力最大时不在失业那一刻,而是公司发布裁员讯息时,身为中高级主管感到工作朝不保夕的焦虑。

否认期:刚失业时因心理防卫会产生强烈的否认心理,有人每天依旧西装笔挺准时出门,不肯面对事实;失去工作对他们来说等于失去一切,自我认同危机浮现。

愤怒期:接着会感到极端愤怒:“为什么是我?”对老板、对大环境不满,对家中琐事毫无理由地挑剔,成了一只极度敏感的暴龙;严重者可能演变为家庭暴力、酗酒、离婚、忧郁甚至自杀等社会问题。

接受期:受挫后,意志力较强与得到适当支持的人会逐渐接受事实,以行动面对。但原本受挫复原力就差的失业爸爸,要是解决不了实质的经济难题,很可能在经历愤怒期后,淹没在家庭暴力、酗酒、离婚、忧郁甚至自杀的漩涡里。

失业爸爸的人格特质与成长历程,是左右个人与家庭能否摆脱愁云惨雾的因素之一。当原本是一家支柱的爸爸失业时,全家该如何调适以共度这场危机?过来人与专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爸爸失业时,全家人的生存守则

一、给失业爸爸:说出来,没什么大不了。

男性面对难题时,较不懂得也不愿意求救,通常以酗酒和愤怒(暴力)来解决。另一型失业爸爸则完全闷不吭声,变成自闭的“睡美人”,急坏一票家人亲友。

别让一文钱逼死英雄好汉。曾经出书护卫“不快乐的权利”的精神科医生陈俊钦认为,没有人生来就必须积极、乐观。忧郁、沮丧、颓废和犹豫,都是应该被保障的情绪,失业爸爸首先要能突破心理障碍,面对自己、面对事实,并做好坦承面对家人、寻求支持的心理准备。做到坦承对男性并不容易,因为那必将暴露自己的弱点。

同时,失业爸爸也必须开口向妻子确认会努力共度难关的意愿,不因“理所当然”而忽略这个重要步骤,把那双可能松脱的手重新牵起来。

二、给妻子:支持陪伴不越权,情绪脱钩处理。

失业爸爸的婚姻出问题,常来自夫妻间摸不着头绪、且强度很高的负面情绪投射,如愤怒、指责、借题发挥。因此夫妻俩都要搞清楚敌人是全球性的不景气,不是最亲密的家人。两人要学习觉察自我情绪的变化,不让负面情绪像头横冲直撞的野牛,撞坏了此时更形珍贵的亲密关系。

面对先生失业的状态,“女性得先学会在情绪上脱钩处理,不用言语互相刺激,最好是搁置他,不越过权责去帮助他,记得对他表达足够关心、没有拋弃他的意思。”陈俊钦更提醒,女性必须让男性自己经历这段历程,这肯定需要时间;当下女性应把焦点放在“保住家庭整体功能”与“保护自己和小孩”上,而不是花力气去安慰先生,或帮他找出路;同时在情绪上健全自我价值,不过分委屈求全与自我牺牲,是妻子能给先生最强有力的支持。

为避免负面情绪波及无辜的家人,尤其是孩子,专家建议妻子得协助先生找到愤怒的出口,“妻子可以建议先生在洗手间拿一大卷报纸使劲敲打,或用力扭挤大毛巾,把想骂的人、心中的怒气以无伤他人的方式发泄出来,有助于平复心情。”

三、给全家:召开家庭会议,默默支持不多嘴。

经济面的首要工作,“一定要维持家庭原本的功能运作正常。”陈俊钦提醒。专家建议夫妻在取得共识后,应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充分告知家人父亲失业的事实,接着进行家庭财产资源的总盘点,列出每月支出收入的项目,为因应失业,全家人得重新检视家庭的消费、存款与投资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如妈妈出去工作、孩子打工。越是坦然面对,让所有信息透明化,越能让家庭成员迅速获得安定的支持力量,平静迎接改变。

曾经历失业的微软副总经理洪志鹏认为,给失业爸爸家人的建议很简单,“就是闭嘴。”男性原本就有很高的情绪城墙,这时候自尊薄如纸,已经够压抑难过了,家人太急着给建议,只会增加失业者心理负担。

台安诊所敦南心智发展中心临床心理师王韵龄认为,“想帮忙”会触及权力高低的敏感水平,一定要很小心,她强调:“太太千万不要在一旁唠叨。”耐心等先生从情绪的洞穴中走出来,此时孩子们适时给父亲鼓励打气,反而会比太太的还有效、更容易被接受。

四、给夫妻双方:特别关照孩子的情绪。

摆在失业家庭面前的难题多如麻。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忽略。专家提醒,“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敏锐,当家庭氛围整个都不对了,他们会害怕,失去安全感,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他们在校的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

失业家庭里原本活泼的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原本安静型的会想通过更好的表现安慰爸妈,“而那些看见家中有暴力或剧烈争吵的儿童,可能出现课业无法按时完成、人际关系退缩或做恶梦尿床等行为发展退缩现象。”这些被称为“目睹儿童”的孩子,要借助专业辅导协助来抒发负面情绪,专家也建议,夫妻在状况良好时,应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多和他们聊聊家里的状况,并让孩子理解爸爸待业是暂时的,非他所愿,全家人应共度此一非常时期,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责任编辑胡译文)

储备能量拿回人生的发球权

对大多数一出社会就投入工作的忙碌爸爸来说,离开职场可视为重新检视生命历程、调适角色的机会。

41岁的欧爸,8年前自己开餐厅时,曾以自创的意大利美食打出名号,赚进大把钞票,却让小女儿整天闷在地下室看卡通、画图度日。如今为照顾患病家人,忍痛结束餐厅营业,他顺理成章化身“家庭煮夫”,负责接送小女儿上下课,盯着叛逆期大女儿的功课,“失业没什么大不了,不要怪东怪西,把目前的角色扮演好最重要。”

今年39岁的工程师陈立志,因身体微恙于去年8月离开人人称羡的台积电,回家和三个儿女朝夕相处,成了奶爸之后才深刻体会,要这群小萝卜头开口叫爸爸、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怎么这么难啊?”

陈俊钦指出,多半面临问题的失业中年男性,都是因为他们生命的价值和面向太单一,人生只有工作土的一种角色,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陈俊钦建议,爸爸们可以尝试工作之外其他活动,社团、宗教、志工、家庭生活等的投入,“给他一个新的身份,让他用新的角色社会化、认识更多新的人、再度被融入社会里,在新的角色上找到价值感。”陈俊钦举例,可以让男性在家庭中找到新的角色、任务,能做的越多,价值就越能增强。

另外也可以通过家庭聚会或参与其他团体活动。陈俊钬提醒,要特别注意,相关的活动最好没有竞争性。失业之所以伴随庞大压力,是无法操之在己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专家建议,待业的爸爸神经最好大条一点,尽力找寻机会,其他不要想太多。但重要的是保持正常作息。思绪清明,储备重新出发的能量,拿回人生的发球权。

猜你喜欢
失业家人情绪
失业保险金领取使用指南
工会博览(2024年5期)2024-03-04 06:36:08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16
失业预警
当代工人(2018年9期)2018-07-21 08:14:22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我的家人
亲子(2014年9期)2014-10-23 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