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大歌星

2009-04-29 00:44史蒂芬·伯吉斯
海外星云 2009年5期
关键词:包厢卡拉唱歌

史蒂芬·伯吉斯

从日本到芬兰,无数人迷上卡拉OK;他们引吭高歌,不亦乐手。可是,你知道是谁发明了卡拉OK,又是哪些人在唱歌吗?

在日本大阪繁华的梅田区,有十几人来到“超级真卡拉KTV”,一起挤在按小时收费的包厢里。一位名叫必图的年轻人正挥动着麦克风。他其实说不上是在唱歌,更像是用“芝加哥合唱团”名曲《难以开口说抱歉》的歌词。来呼唤他的狗狗。

如果有最差劲歌手选举,必图先生虽然未必独占鳌头,却肯定能晋身最后决赛。他的几个朋友已捂住了耳朵,另一人则用英文发了个短信到他的手机里:音痴。

感受着喜怒哀乐,手舞足蹈,直到伴唱机关掉的那刻,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歌喉不过如斯——这就是卡拉OK;无论你喜欢与否,如今人人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高歌一曲了。

发明者不为人知

许多人嘲笑卡拉OK庸俗,但这无疑是一门大生意;单单在日本,卡拉OK店每年上缴的税收就超过45亿美元。

“歌星”们玩得兴高采烈,但他们不知道,只要搭几站地铁,就能见到卡拉OK的发明者井上大佑。

井上正轻轻松松地坐在他位于大阪近郊的办公室里。他性格子和,有一张圆脸,留着修剪整齐的灰白胡子,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身穿棕色灯芯绒夹克,面带害羞的微笑。井上表现出谦虚的,甚至是谦卑的风度,看不出是个曾经在夜总会里打滚的表演者。由于他的发明,无数害羞的人终于肯站在人前表现自己。在他的办公室四周,放满了奖杯、奖状,以及一只不起眼的小木盒——世上第一台卡拉OK伴唱机,这些都是他为人类历史做出贡献的明证。

1967年,27岁的井上还是神户一家夜总会的乐师,正为事业奋斗。他是鼓手兼打击乐手,自创了一种简单的三指键盘弹奏法,可以为那些付钱唱歌的人伴奏和伴唱。

1969年某天,一位公司总裁邀请井上与他一起旅行,好方便他在途中唱歌。井上却另有主意,他用八音轨的录音带录了一首总裁最喜欢的歌曲:弗兰克永并演唱的《7点50分离开羽田》,给了总裁一个惊喜。

井上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回忆说:“我想也许我可以靠这个赚点儿钱。”井上1969年做的那个小盒子,正式名称为八声道点唱机(8-Juke):他私下则叫它卡拉OK(karaoke),日文的原意是“无人乐队”。

可惜,井上没有为他的发明咨询专利律师。他解释说:“它是用一台八音轨录音机、一台小型吉他扬声器和一个投币箱做成的。当时我觉得,这些东西都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发明。”

井上的损失成了卡拉OK业的利润。由于不用支付专利费,其他人也开始制造卡拉OK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日本所有酒吧和夜总会都可以让任何一位喝醉了的客人当众高歌了。

后悔吗?有一点。但是井上对失去的财富抱持达观的态度。他微笑着说:“我身边的人赚了钱,而我却没有。”像必图先生那样的歌手越来越多,对此他也并不感到不安。“专业歌手唱歌要拿钱,我们则付钱去唱歌,为什么不能开心一下呢?”

井上大佑的发明没有令他发达,却让他名垂青史。他的故事在日本拍成了电影,也有作家为他撰写传记。他还荣获“搞笑诺贝尔奖”,该奖是严肃诺贝尔奖的滑稽姐妹奖。2004年,他去哈佛大学领奖时,一群著名学者与科学家像对摇滚巨星一样向他欢呼;之后,一群如假包换、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组成合唱团为他演唱《无法不看着你》(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观众齐声合唱。

最近,井上获德国颁授“音乐之王”奖。在众多的德国电视观众面前,他对音乐界的贡献再次得到肯定。现在他面前桌上放着的,正是那“音乐之王”奖的金杯,他为这金杯感到骄傲,尽管它并不是真金的。井上似乎总是与“金”擦身而过。

唱K是日本最爱

回到“超级真卡拉”的包厢,必图先生大发慈悲,已把麦克风让予豪威尔·帕里。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市的帕里用纯正的日语唱了一首动听的《甜心再见》。

英国人和日本人对待卡拉OK的态度不一样。帕里说:“我的英国朋友不愿意唱卡拉OK,连听都不愿意听;而这里的人却很认真,有人甚至会在家里练习。没赶上末班车回家的人会到卡拉OK酒吧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天早晨才乘头班车回去;这比住旅馆便宜。”

日本的KTV业由几家大公司领军。西达克主要经营家庭KTV餐厅;第一兴商经营必爱歌KTV连锁店,并出售最新型的卡拉OK伴唱机;卡拉OK馆则以多层的大KTV店闻名。

大多数卡拉OK店都是按小时出租包厢收费。这做法源自于20年前的冈山县,当地一位农民把一个货柜拖到稻田,在里面装上卡拉OK伴唱机,出租给孩子们。现在,典型的日本KTV包厢虽然不一定比货柜更高雅,伹装修却肯定更花心思。

大阪蓝调夜总会就是一个例子。那里除了有巨大的迪斯科舞厅,还有配备了热水澡桶的包厢,你在里面不仅能评价朋友所唱的情歌,还能指点他们腰间的赘肉。在另一家店,每一位客人都获分发一件服装;店东强调,身穿忍者服演唱《温柔地爱我》(Love Me Tender),感觉会特别浪漫。

很多包厢都配备了新型的Premier Dam卡拉OK伴唱机,客人可以额外付钱让专业音乐人给自己评分,以及为晚间电视节目“歌之星”试唱,表现突出者将可赢取发片的机会。

39岁的木山裕策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木山动过一次甲状腺手术,手术前,医生说他可能会因而失声;结果手术很成功,他于是立志要成为专业歌手。他在东京一家必爱歌KTV试唱后获邀在《歌之星》中表演,最终赢得一纸唱片合同。他的第一首单曲《家》最近在日本流行歌曲排行榜上高居第三。

全世界都在歌唱

卡拉OK诞生于日本,却以比葛藤更快的速度蔓延至全世界。井上大佑认为,韩国人也特别爱唱卡拉OK。他说:“他们唱得很投入,人人都迷上了。”

这也许与韩国人唱福音歌的传统有关,例如纯福音中央教会便有83万名成员,以及一支正式的管弦乐队。汽车制造商雷诺三星也在韩国赞助了一项年度歌唱比赛,法国的雷诺则没有类似举动。

无论原因为何,韩国人的确喜欢唱歌,2月的一个寒夜,在首尔钟路区的乐客KTV里,歌声从各个包厢里溢出,相互重叠、碰撞,就像20世纪60年代迷幻电影的配乐。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休威说:“韩国人唱歌很大方,美国人则比较害羞。”

日本人在城市的豪华包厢里唱卡拉OK,加拿大人却在城市的边缘唱。而不少西方国家则认为,卡拉OK很庸俗,不过是典型的日本玩意儿。

第一兴商的关守秀夫把这归结为基本生活方式的差异,至少对于美国人是如此:“日本人的住

所靠得很近,噪音是个问题,很难举行聚会,所以我们就到外面碰头;而美国人则大可在家里招待朋友。”

碰头之后,卡拉OK是最好的选择。它让人可以逃避,走出自我,再也没有人会说:“真难听,你唱得太差劲了。”因为下一个被人评论的就是他们自己。

欧洲的卡拉OK热

卡拉OK会在地球哪个角落流行,实在难以预料。不过,芬兰人肯定是卡拉OK的爱好者。

这个国家只有520多万人口,却有2000多家卡拉OK酒吧,还保持着世界同唱卡拉OK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共有8万人同唱洛尔迪重金属乐队的《重摇滚哈利路亚》(Hard RockHallelujah)。而2008年的卡拉OK世界锦标赛,也是在拉合迪市举办。

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其他国家、中欧和德国,卡拉OK也很流行。在南欧引领潮流的是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而东欧一些主要城市如爱沙尼亚的塔林和拉脱维亚的里加等,也有卡拉OK酒吧。

芬兰反映了欧洲人与亚洲人唱卡拉OK的不同方式。亚洲人喜欢一群人聚在包厢里欢唱,而芬兰人却喜欢站在台上对着众人高歌。

始于芬兰的卡拉OK世锦赛总裁阿特,胡亚宁说:“在亚洲一些地方,从人群中站出来不大合礼俗。而在芬兰,这是一种社交应酬。我们的民族不张扬,但芬兰人却特别喜欢唱卡拉OK;也许是啤酒的作用吧。”

在英国,卡拉OK竞赛威胁到了在小酒馆里唱歌的乐趣。karaoke-info.com的创办人乔伊·斯托里说:“竞赛都是为了钱,气氛变了,人们坐在那里不再单纯是为了唱歌,而是为了唱赢旁边的人。电视的表演秀改变了卡拉OK的文化,现在人人都想成为明星。”

斯托里指出,亚洲的卡拉OK包厢文化不适合芬兰,也不适合英国。“我们的传统是夜晚大家一起围坐钢琴边唱歌,这是真正的社交场合。唱卡拉OK是结交朋友的好方式,许多人会在卡拉OK之夜聚首,而坐在包厢里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在欧洲,电玩游戏是卡拉OK的重要元素。PlayStation 3的“歌唱之星”和Xbox 360的“卡拉OK革命”都有网络社群和数字下载,在欧洲收入甚丰。2008年的6月份,“红色卡拉OK”这家以西班牙马德里为基地的网络卡拉OK已扩张至美国市场,为卡拉OK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全球社交网络。红色卡拉OK由米盖尔和里卡多,迪亚兹,费雷拉于2007年前创办,现已拥有一个多达1.4万首歌的曲库和40万名月租户。

(摘自美国《读者文摘》)

(责任编辑王克峰)

卡拉新发明

2008年,苏格兰22岁的设计系学生黛比·麦克伦南发明了淋浴演唱器——一个既是麦克凤、也是防水乐谱的淋浴莲蓬头。

两位德国艺术家发明了简报(PowerPoint)卡拉OK,参与者在坐满人的房间里轮流演示他人的简报作品。

猜你喜欢
包厢卡拉唱歌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影音室里面的卡拉OK
唱歌猪
方璇空间设计作品
庞鲜、卢栩枫室内设计作品
卡拉OK也发烧 Earthquake(大地震)DJ-Quake
卸妆
最强“伴奏师”——卡拉OK
卡拉妈妈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