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耀
《贫民富翁》获奥斯卡大奖,难免令人联想背后的商业考虑:好莱坞拥抱宝莱坞,包含了美国电影业拓宽海外市场的追求。
本届奥斯卡颁奖礼的大赢家是电影《贫民富翁》,它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摘下八个小金人,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及最佳剪接等重要大奖。
《贫民富翁》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在印度孟买取景,没有好莱坞明星参演,戏中有1/5时间说印度语对白,能够横扫奥斯卡,反映了好莱坞内印度元素的影响力越来越深。
过去好莱坞的印度题材电影总离不开历史人物,像1983年夺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等八个奖项、描述印度领袖事迹的《甘地传》(Gandhi)。
《贫民富翁》讲述三个来自孟买最大贫民区达拉维(Dharavi),小孩子的成长故事。影片男主角贾马尔(Jamal)是一名电讯公司的办公室助理,参加电视游戏问答节目《百万富翁》,在最后赢取2000万卢比的题目前被质疑作弊,遭警方盘问。电影采用平衡剪接手法,穿插他与哥哥及心仪的女友在贫民区挣扎求生的往事。贾马尔过去的辛酸经历,让他懂得巧妙回答游戏节目的问题,挑战巨奖,赢得女友的芳心。
影评人家明认为,《贫》是肤色不同的《阿甘正传》,看似打破奥斯卡常规,但宣扬的仍是“坚守信念”、“好人有好报”甚至“命中注定”的保守意识。主角贾马尔一心追求爱情,对赢钱处之泰然,命运之神最终眷顾善良的人。
导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是英国人,1996年拍摄以青年人颓废生活为题材的《迷幻列车》(Trainspotting),因风格奇特和富于黑色幽默而成名,其后专注惊栗及科幻题材,如《28日后》、《28周后》及《太阳倒数》。他在2004年拍过一部讲述小孩意外拾得巨款的《百万小富翁》(Millions)。
《贫民富翁》的获奖,打破了过去奥斯卡只关注好莱坞主流电影的惯例。影片宣扬穷人扭转命运,总有出头天的正面信息,获得评审团青睐。而事实上,宝莱坞的庞大电影市场,一直是好莱坞想开拓的。宝莱坞每年出产的电影是好莱坞的两倍,印度十亿多人口观看的影片,一直以本土电影为主,关国电影影响力有限。印度市场在美国电影业眼中,无疑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金库。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近年纷纷开拓印度业务。大型制片厂,如索尼影业及派拉蒙的母公司Viacom都与印度电影投资者结盟,索尼在2007年投资拍摄了印度语的大型宝莱坞歌舞片《Saarwariya》。美国梦工厂和由印度亿万富翁安巴尼拥有的Reliance大型娱乐集团,去年达成协议,投资12亿美元成立一家独立的制片公司,预期每年投资拍摄六部电影。
所以《贫民富翁》可以看成是好莱坞试探印度市场的作品,电影舍弃美国电影明星的号召力,改由几位印度著名演员担纲,例如饰演游戏节目主持人的A nli Kapoor便曾经红极一时。负责发行的美国霍士电影公司,当初没对电影抱大期望,甚至曾考虑不在北美上映而直接发行光盘。
(责任编辑胡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