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隐
个人感觉,要实现人类共同的愿望——拥有一个美好人生,必须先弄明白何谓“美好人生”。由于现代社会过分强调了个人意志的实现,而忽视了人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往往误导人们推卸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一部分人生价值。一个人在需求动力的支配下,由于自身素质的不同,所追求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方式也就不同,所成就的人生自然也各不相同;仅从需求这个角度,难以完整、准确地评判人生。
人生等级的划分
我试图从人生的本来意义出发,综合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以及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把人生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圆满人生”、“缺憾人生”、“平庸人生” 、“不幸人生”和“堕落人生”五个等级。
第一等是“圆满人生”。所谓“圆满人生”,通俗地讲,就是各方面都达到“良好”,有的甚至还达到“优秀”,没有什么缺憾。“圆满人生”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优胜者,并非是竞技场上的单项冠军,而是一个全能选手。有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生经历,甚至就是个普通百姓,但事业小有成就,与人和谐相处,感情有着落,不缺吃和喝,身体也不错,那就是圆满人生了。
我于2002年10月28日在母校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曾用5句话来概括“圆满人生”,这5句话也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不见得非要达到什么水平,攀升到什么职位,或跻身于哪一级豪富,只要能胜任某项工作,并有所成就,也就可以了。
“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只要能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有一份好感觉,并将爱情进行到底,那就是不错的了。
“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朋友不一定非要好得分不开,只要彼此理解,以诚相待,“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行了。
“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钱多少才是个够?不缺必需品就是够。财富多本身当然是好事,但多余的财富往往用于浪费。
“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尽管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得生病而死,但通过努力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并减轻生病死亡的痛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圆满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无而终”——无恨而终;无憾而终;无疾而终。
第二等是“缺憾人生”,就是其他方面都达到“良好”、“优秀”,但却有个别方面“不及格”,既存在较大缺陷,成为终身遗憾。这类人大多是英雄豪杰、高官巨富、明星大腕、专家学者,他们为了追求一部分人生价值而不惜牺牲另一部分人生价值,于是就铸成了事业成功而爱情失落、幸福来临而死神逼近、外表辉煌而内心痛苦等之类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
有的“缺憾人生”缺少情爱,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情投意合的人。例如:贝多芬寻求爱侣的条件并不高——“只要长得美丽就行了”,然而,最终也没有遇到一位真正能使自己刻骨铭心的异性,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有的“缺憾人生”疾病缠身,例如以《平凡的世界》等作品著称于世的作家路遥,由于创作劳累,42岁就告别人世;在病中勉强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三卷,也留给人强弩之末的遗憾。
有的“缺憾人生”无休止地追求完美,从来没有知足的时候。例如:托尔斯泰到了晚年依然沉溺于无休止的自我批判之中,虽然名满天下,却终日骚动不安,以至于在82岁高龄还要离家出走,最后客死车站。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成功”的出版物和训练班风靡一时,所鼓吹的成功仅仅局限于事业方面。有不少人在“成功”的诱惑下,就像名为“燃烧的地板”街舞中的舞者,急速地踢踏着脚步,停不下来,他们只有事业成功的喜悦,而很难体味到人生其他方面的趣味。
其实,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最多也只能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远不能说是人生的全部。事业的成功并不等于人生的成功。
“成功人生”不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是别人心目中的羡慕渴望,不是简单的自我感觉良好,甚至不是社会的褒扬和历史的流芳,而应该是“圆满人生”。
人生难满百年,要使每个方面都达到“优秀”是不可能的,只要各方面都达到“良好”,就算是达到圆满的底线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有一项,乃至几项能达到“优秀”,那自然更好;如果各方面都强求优秀,非但不可能,还会导致某一方面,甚至几方面的“不及格”,留下诸多遗憾。
“圆满人生”与“缺憾人生”,一般都有较强的事业心,然而缺憾人生却缺乏顺其自然的超越心态,即平常心。“平常心”这个词出自禅宗,其中的“平”字取稳定、平衡、轻松之意,“常”字取恒常、不乱、不变之意。人不可无雄心,甚至也不可没有“野心”,却不可没有平常心。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必须要用相应的平常心来与之平衡;事业心与平常心的相互融合,是实现“圆满人生”的必备条件。
第三等是“平庸人生”,即各方面都“及格”,个别方面甚至还能达到“良好”,但总体上依旧是“及格水平”。
第四等是“不幸人生”,就是其他方面总体上是“及格”水平,个别方面甚至还能达到“良好”,但却有个别方面“不及格”,这种不及格,可能是事业的失败,也可能是物质的贫乏,可能是疾病的长期折磨,也可能是情感世界荒芜如同沙漠。
第五等,也就是最低一等是“堕落人生”。这里所说的堕落,是指道德堕落,即为了谋取财富、职位或名声,在“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之类邪念的驱使下,走火入魔,铤而走险,危害他人和社会。比如希特勒的人生就是“堕落人生”。
有的人虽然身居高位,腰缠万贯,学有所成,许多方面都能达到“良好”,甚至是“优秀”的水平,但由于道德素质低下,堕落为败类。这种人不能归为缺憾人生——“缺憾人生”可以缺这缺那,惟独不能“缺德”,因为道德堕落会危及他人和社会;这种人也不能归入“不幸人生”——不幸人生是值得同情的,而由于道德堕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其实是与“圆满人生”相呼应的。在文明制度之下,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如果大多数人都能自觉地追求“圆满人生”,这个社会自然会气血通畅,趋于和谐;如果大多数人都是在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这个社会势必会恶性膨胀,发生癌变。
如何实现圆满人生?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圆满人生”呢?如上所述,就是自我完善,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已经拒绝、摆脱了“堕落人生”、“不幸人生”和“平庸人生”、但尚未实现“圆满人生”的人来说,大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这个群体中,有的正在“圆满人生”与“缺憾人生”之间徘徊,有的正在“缺憾人生”的陷阱里挣扎,还有的身处“缺憾人生”却麻木不仁,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正面临着如何由“缺憾人生”向“圆满人生”过渡的问题。
管理学上有一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我们可以借用这个理论来比喻“圆满人生”与“缺憾人生”——“圆满”,可以理解为组成木桶的木板都是齐的,尽管不一定高,却可以盛满水;“缺憾”,则可以理解为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尽管有的很高,但里面的水却是与最短的那块木板相平。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盛水量,应该先去弥补最低的那块木板;对于“缺憾人生”来说,也就是应该先去弥补自身的某些缺陷。
这些缺陷,不是创业能力——有的“缺憾人生”的创业能力甚至比“圆满人生”还要强,也不是道德素养——有的“缺憾人生”的道德素养未必比“圆满人生”差。那么,“缺憾人生”与“圆满人生”相比,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呢?缺少的不是别的,是某些方面的人生智慧。
我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乐”的智慧,二是“自爱”的智慧,三是“知足”的智慧。
从古人对“行乐”、“自爱”和“知足”这几方面人生智慧的认知可以发现,我们的先哲早在两千年前就具有非凡的人生智慧——“行乐”、“自爱”和“知足”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生活艺术。
先说“行乐”。
李大钊说:“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所谓行乐,并非是一些人误解的“趁着年轻寻欢作乐”,而是去做使自己快乐的事情,不必用虚荣心禁锢自己,
一位医生曾经给一位沉湎于社会角色不惜牺牲自己正常的欲望、情感的疲于奔命的实业家开了一张特殊的处方——每周到墓地去一次,悠闲地散散步;其目的就是让他清醒地面对人生,有节制地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把创业、享乐二者统一,抓住时机,把握当下,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享受生命的福,不要等到事过境迁,老之将至而悔之莫及。
再说“自爱”。“自爱”一词最早是老子提出来的,意思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声誉。遗憾的是,人们对自爱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对自己声誉的珍惜,而忽视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老子曾这样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声誉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名利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夺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谁的害处更大?其中道理就是——生命重于名利。生命就是你自己,没有了生命,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了一切。
最后说“知足”。
“知足”,不是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更不是盲目乐观、骄傲自大,而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对自己的肯定,对生活的感恩和由此而来的欣然,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达观和由此而来的释然,是因为知道人心欲壑难填而保持的平常心。
“知足常乐”,出自清代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后来广为流传。人欲无穷,人力有限,完全的满足是不会得到的;既然得不到,何不以不足为足,享受人生的乐趣呢?
“知足”就是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能超越应该和可能的范围。人,最终生活在感觉之中,快乐源于幸福感,别人眼里的幸福,并不等于自己的幸福感。幸福是用来独自体会的,不是用来和别人比较的。千万不要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尽管在别人眼里显得很重要。
那么,我们是否事事都要知足呢?并非如此,还有第三句话——“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它出自冰心故居的一副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幅对联首先是做人的准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足与不足;对待一些问题不妨持这样的态度:在物质享受上应知足,在精神追求上应不知足;对自己的拥有和他人的给予应知足,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应不知足。对已成定局的应知足,对可以改变的应不知足。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人生“智慧”,是懂得应该忽视什么的处事态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基本完成了对人生的思考,后人关于人生的著述,多是对先哲的诠释与发挥。我个人经过长期观察思考,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深沉的智慧,是一种“智能型文化”,我们不仅应养成阅读传统人生哲学方面的典籍的习惯,还应用心体悟,将经典的人生哲理升华为自己的人生智慧,以成就一个“圆满人生”。
(摘编自《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精髓》)
责编/徐金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