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党报科技新闻报道占版面比例已上升到7.5%,晚报为1.9%。科技报为25.3%。其中,《农民日报》是党报中科技新闻占版面比例最大的,为14.6%。《人民日报》所占比例为10.2%在4家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报纸中,《科学时报》平均每天的报道条数最多,其科技新闻占版面比例为22.9%。
在这些科技报道中,除了国内外一些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新闻事件外,更多的是大量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科技报道。较之那些国字号“重头”科技新闻,地方科技新闻虽然数量众多,涉及面广,但也存在权威性小、影响力弱等“先天不足”。
科技新闻报道“专家看不上,读者看不懂”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一点在地方科技新闻报道方面尤显突出。究其原因,除了有机制、体制的原因外,更突出的问题是专业科技新闻工作人员,不了解科技新闻报道的特殊属性,缺乏有效开展地方科技新闻报道的方法。
突出特色:让地方科技新闻“亮”起来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较大。加之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科研体制改革,各地科学研究的机制,从事科学研究的队伍、内容、方法以及长项、短项,也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各地的特色既是“短板”,也是强项,只有充分地展示地方特色,才能使地方的科技新闻从全国众多的科技新闻中“跳出来”。
如果具体从事地方性科技报道的人员,不注意分析当地特殊的地方特点,找出适合当地的独特科技新闻报道视角和方法,千篇一律地用一个角度、一种方法,去诠释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或相同领域的科技新闻事件,势必会抹杀地方科技新闻的新闻性和独特性,造成大面积的“科技报道克隆”和视听觉“疲劳”,直接折扣地方科技新闻报道的效果。反之,则能突出地方特色,让地方科技新闻“亮”起来。
例如:河南是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这是河南与其他省份最大的不同和独自的特点。要突出河南科技新闻的特色,就是要将报道者的眼光聚焦在河南的农业科技、主要产业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上。普通的地方新闻,就能闪出光亮。
2005年5月,《科学时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上,刊登了来自河南记者站的通讯《中国育种界:拿什么抵御国外品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该文便被国内众多平面媒体和知名网站转载。
仔细看完全文,读者不难发现,这一关乎中国育种界发展的大问题,均是由来自河南农、林、牧、渔普通专家,通过他们各自的科研实践汇总得出的结论。正是由于河南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大省和畜牧大省的特性,才使得河南的普通专家就能支撑起中国育种界的重大科技新闻主题。
多重视角:让地方科技新闻报道“活”起来
一个特殊视角,对于事物观察有时会有一种特殊效果。对于地方性科技新闻报道,找到一个好的叙事视角十分重要。对于作者来说,是叙事的头绪;对于读者来说,是了解报道对象的一座桥梁,是吸引读者的兴趣点。
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由于许多科技新闻本身的专业性极强,因此记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理解科研项目的性质,透彻项目专业术语的含义,通晓项目的现实意义。于是乎,许多科技报道,记者只能顺着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思路和专业表述方法,“比葫芦画瓢”似的进行科技报道,不敢有丝毫偏离发挥,更不用说让其灵活地运用写作技巧,写活科技新闻了。
其实,只要从报道主题中跳将出来,拉开距离,多角度审视报道主题的不同侧面,便可找出意想不到的全新视角,让地方科技新闻报道“活”起来。
例如:《科学时报》2007年3月28日在一版显著位置上,刊登了图片新闻消息《院士来到咱村庄》。全文如下(见图):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韩董庄村,农民出身的尚光强一大早就一反常态地穿上了笔挺的西装。黝黑的脸膛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植保专家郭予元院士专程从北京到此看他的“宝贝”,一种由原阳农民企业开发的杀灭害虫的新“武器”——太阳能灭虫嚣。该太阳能灭虫器已连续两年在河南封丘、延津、原阳等县的10万余亩农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月22日下午,一辆中型面包车缓缓驶进了位于该村的天意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没有过多的寒暄,郭予元径直走到摆放在场院里的灭虫器跟前,仔细端详起来。“不需电源。方便、耐用——好!”“专项杀虫不破坏生物链——好!”郭予元的喃喃自语让现场活跃起来,针对太阳能灭虫器对连片大面积农田灭虫效果好、对小片面积应用开发不足的问题,郭予元建议在对比实验的基础上,采取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该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师忠强说,采用太阳能灭虫器,一亩地平均增产花生100公斤。如果效果进一步提高,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更好!
按照一般的新闻撰写模式,此新闻可以简单地叙述为:
3月22日下午,植保专家郭予元院士专程从北京到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韩董庄村考察一种由原阳农民企业开发的太阳能灭虫器。郭予元院士对灭虫器“不需电源,方便、耐用,专项杀虫不破坏生物链”等性能赞不绝口。
从上述角度不同的撰写方法中不难看出,后者虽然将整个事件报道出来,恐怕刊登出来也是只言片语的“小小豆腐块”,甚至不会被编辑采用,更不用说在社会上产生什么影响了。而前者通过将代表国家顶级科研水平的院士与普通农民的结合,将视角从太阳能灭虫器的专业范畴跳出来,聚焦了事件本身的现实意义,从而使报道更丰满,充满情趣。(该篇报道被各类媒体转载近300次,并获得了2006,年度河南省委、省政府优秀好新闻特别奖)
着眼全局:让地方科技新闻报道的分量“重”起来
我国的科技体制呈“倒金字塔”结构,优势的科技资源大多集中在国家级的科研单位中。因此,重大的基础和应用科研项目或研究成果一般都在这些国字号的科研系统中开展或诞生。如:我国的航天科技、生物科技等。
与此相对应,在科技新闻的报道方面,也存在重大科技新闻多出自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的状况,地方科技新闻从一开始就无法与这些重量级的“大块头”相比肩。那么,究竟该怎样让地方科技新闻的分量“重”起来呢?就是要在充分发掘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将地方特色与国家政策统筹起来,使地方科技新闻融入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中,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才能赋予地方科技新闻以浓郁的全局色彩。增加其“影响因子”。
例如:国家倡导建立创新型社会,但长期以来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不仅制约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成为建立创新型社会的主要障碍,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96年5月8日,《科学时报》准确捕捉到这一社会焦点,通过驻地记者,跟踪报道河南大学在南阳等地成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个例,刊发了《“产学研”纽带上没有“死结”》的通讯,在国内科技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该文也因此获得了由科技部颁发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好新闻奖。
总之,上述三个方面,只是进行地方科技新闻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部分环节。在实践中,通过细心地分析揣摩,总结尝试,大家定会形成各自地域科技新闻写作的独特方法,使地方科技新闻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变得耐人寻味。变得有声有色。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