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2009-04-28 07:48孟庆满袁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舒巴坦头孢哌酮

孟庆满 袁丽娟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河北,宽城,067600)

【摘要】目的:观察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G-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结果: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细菌清除率90%,不良反应发生率3.3%;头孢他啶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3.7%,细菌清除率7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结论:舒巴坦/头孢哌酮对慢性支气管炎G-菌感染的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少。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2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病人,经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8~82岁,平均64±13岁;病史3~20年,平均16年。除外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间质纤维化及肺癌并感染者。并随机分为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64±13岁,头孢他啶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3±13岁。

1.2 治疗方法 单独使用舒巴坦/头孢哌酮(1:1)2g溶于0.9%NS 100ml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用10天;头孢他啶2g溶于0. 9%NS 100ml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用10天。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胸片变化,行血常规、细菌学检查(痰涂片+痰培养)。

1.4 疗效判断 根据1998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X线胸片与病原学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细菌学疗效按细菌清除(治疗后无致病菌生长)、未清除(治疗后原致病菌仍存在)来评定。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常规、X线胸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情与病程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舒巴坦/头孢哌酮组体温转正常2.1±1.3天,头孢他啶组要体温转正常5.6±1.8天,两组患者体温转正常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舒巴坦/头孢哌酮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的平均时间4.1±2.8天,头孢他啶组6.4±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舒巴坦/头孢哌酮组肺内湿啰音消失或明显好转为3.3±2.2天,头孢他啶组5.34±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组血常规30例中28例(占93.3%)用药前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其中用药7天后恢复正常者25例(占83.3%),头孢他啶组30例中26例(占86.7%)用药前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其中用药7天后恢复正常者22例(占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胸片治疗组30例治疗前双侧肺纹理增强者24例,单侧6例,7天后24例明显吸收好转(占80%),头孢他啶组治疗前双侧肺纹理增强者22例,单侧8例,7天后明显吸收好转者18例(占60%),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16例(53.3%),显效12例(40%),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2例(40%),显效10例(33.3%),总有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治疗前后细菌学检查结果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和7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未见过敏反应。舒巴坦/头孢哌酮仅1例出现轻度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3.3%;头孢他啶组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6.6%。

3讨论

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升高,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应引起重视,舒巴坦/头孢哌酮为复方制剂,头孢哌酮为第3代头孢菌素,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主要是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增强头孢哌酮对产酶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两者协同作用产生强大的抗菌活性。有研究认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有一层分泌性糖蛋白覆盖,能阻止G-菌与黏膜表面细胞受体结合,从而防止细菌粘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分泌性糖蛋白含量减少,使细菌易于粘附于呼吸道并进一步增殖。造成这类患者呼吸道G-菌感染率高,另外炎症反应使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使气管壁黏膜结构改变,早期积极有效控制感染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为重要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由于病情时间长,病原菌多数为G-菌,且反复于门诊、住院应用抗生素,导致病原菌耐药率增高。无论是痰、血及其他分泌物培养作为应用抗生素的参考,至少需3天才出结果,因此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入院初期反复做痰涂片G染色能部分区分以G+球菌为主还是G-杆菌为主;另外痰中的白细胞或脓球多少,可帮助临床医生决定用药倾向,本文证明舒巴坦/头孢哌酮对耐药的G-菌,即使是在院外已使用多种抗生素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经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G-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收稿日期:2009.01.14)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舒巴坦头孢哌酮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