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神华神东总医院,陕西,神木,719315)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寻求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近年出生的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结果: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5天经过听力的初筛,通过1057例,占81.56%,未通过239例,占18.44%;复筛未通过2例,最后确诊这2例新生儿均为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1.54‰。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55-01
听力损失属于常见的出生缺陷,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如果能早期诊断听力损失并在6个月内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康复治疗,患儿到3岁时几乎与一个听力正常的同龄儿童没有区别。所以,有必要运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减少对语言发育和精神发育的影响,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产科出生的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其中正常新生儿1209例,高危因素新生儿87例,占全部存活新生儿的6.71%。
1.2方法采用美国产GSL-70型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DPDAE),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5天对新生儿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时,侧卧。测试环境噪音不超过40dBnHL。首先用小棉签拭去外耳道分泌物,然后将探头戴上合适的耳塞轻轻置入新生儿外耳道1/3处,将检测屏幕显示探头安放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检测。另一侧耳采用同样操作方法。频率范围为2.3.4kHz,以55dB、65dB 2种刺激声叠加进行测试。判断通过DPOAE的指标为:每个频率耳声发射响应点都高于PASS/REFER为通过,此时每个测试频率的噪声强度都低于相应的耳声发射相应点至少10dB。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0~42天进行TEOAE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行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检查,对具有听力障碍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连续的听力检测和临床观察及干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5天经过听力的初筛,通过1057例,占81.56%,其中男543例,占51.37%,女514例,占48.63%,初筛通过者经统计学分析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通过239例,占18.44%;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0~42天进行TEOAE复筛,复筛通过237例,占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99.16%,复筛未通过2例,复筛未通过的2例新生儿于出生3个月后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最后确诊这2例新生儿均为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1.54‰,1例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双耳听力中度损失,听阈51~70dB nHL,1例为窒息患儿,双耳听力重度损失,听阈71~90dB nHL,确诊后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3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国外正常新生儿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0.1%~0.3%,国内的发病率为0.3%[1]。为尽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最大限度地提高听力障碍患儿的语言、认知和交往能力,欧美发达国家已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近几年我国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对新生儿人群听力学进行测试。我院采用的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属于客观、无创性的检测技术,能自动提供筛查结果,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准确性高,不需听力学专业人员参与。由于耳声发射主要是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鼓膜的传导释放入外耳道,并能在外耳道中检测出来的声音能量。通过探头发出特定频率的刺激音,再通过微型耳麦收集耳蜗发出的声能,从而检测耳蜗功能,较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明显的频率特性,检测内耳外毛细胞功能状态,它不能完全反映耳蜗后神经通路的功能,所以,该听力筛查方法有可能漏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听力障碍,包括听神经病等.因此,要注意迟发性听力损伤(或进行性听损伤)。对一些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应予以特别关注,即使初筛通过,也应进行连续的听力言语发育跟踪,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地减少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通过分析,我院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表明,最后确诊2例新生儿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1.54‰,1例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双耳听力中度损失,听阈51~70dB nHL,1例为窒息患儿,双耳听力重度损失,听阈71~90dB nHL。新生儿听力缺陷与孕产妇身体状况、怀孕及生产时情况关系密切。有报道表明,高危妊娠产儿是新生儿先天听力异常的主要原因[2]。美国儿科学会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1994年报告了与新生儿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有关的高危因素,对高危因素做了具体阐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时,游离胆红素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神经细胞突触膜结合,导致神经元对神经冲动的反应性降低,出现神经传导异常,这主要由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受影响有关,游离胆红素是亲脂性物质,神经细胞突触膜上约有20%的神经节苷脂和神经鞘磷脂,游离胆红素与这两种物质的结合力是与其他脂质结合力的2~25倍[3]。②新生儿窒息后,由于缺氧损伤了神经系统,包括耳蜗和听神经的损伤。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这部分新生儿大脑发育相对不健全,对声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其听觉和听力筛查结果。另外,有研究证实[4]听力损害也可能与其软骨部和骨部外耳道发育不成熟有关。
综上所述,只有运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减少对语言发育和精神发育的影响,才能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环,袁凯,等.新生儿听力筛查3686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59-562.
[2]American Academy of Paediat rics. Joint committeeon infanthearing 1994 position statement[J].Pediat rics ,1995,9(5):152-156.
[3]邵洁.胆红素对神经突触膜Na+-K+-A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524.
[4]黄学杰. 105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22-1123.
(收稿日期: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