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后的建设性思考

2009-04-28 09:55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旱情抗旱灌溉

刘 林

虽然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已经远去,但我们不能懈怠,因为,我们时常会受到大自然的考验,在下一次考验面前,我们如何才能不至于手忙脚乱?

记者:进入2009年春季,我国北方麦产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特别是位于中原地区的河南,严重的旱灾更是考验了9800万人民。如今,旱象远去,人们仍心有余悸,我省小麦的受旱情况如何,会不会影响今年的粮食生产呢?

刘云:去冬以来,我省遭遇了建国后最严重的旱情,连续百日无有效降雨,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加之气温比往年较高,小麦受早面积一度达到5500万亩,占麦播面积的70%,其中严重受旱面积890万亩,近50万亩麦田不同程度出现麦苗枯死现象。面对持续加重的旱情,全省上下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抗旱保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4.68亿元,浇灌9514万亩次。同时,2月7日以来我省经历了几次降水过程,总体苗情有所好转,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已得到解除。我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常年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强,小麦1/4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夏粮有个好收成,近期省政府又筹措各类资金12.5亿元,用于建设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灌溉设施,力争夏粮产量达到600亿斤以上。所以说,旱灾肯定会影响今年粮食生产,但是这种影响会通过努力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记者:我们在采访时了解到,造成这次严重旱灾的不仅仅是降雨量少,有些地方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有时农民费了半天工夫,从井里还抽不出水,这种情况应如何克服呢?

刘云:干旱,就意味着缺水。我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省份,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水资源压力。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44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的1/5。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与耕地及人口分布不一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和工业用水量不断加大,为了保障城镇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用水长期被城市用水所挤占,同时,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增加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本,这是造成大旱之年一些地方无水可浇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一个,我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很低。由于灌溉设施落后,目前我省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发达国家为70%-80%;我省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公斤左右,发达国家一般为2公斤。节水灌溉虽然已经推广多年,进展仍旧缓慢,很多地方还是大水漫灌,灌溉设施最先进的就是“小白龙”,还有就是水车拉的喷灌,没有或者说很少先进节水设施,比如喷灌、滴灌等。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营后,一期工程每年可以为我省调水37亿立方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44个受水城镇的工业和生活用水,这样就能够将其挤占的农业用水偿还农业,农业的水资源约束将有所缓解。但是,从长期看,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水价只会越来越高,我们不能把有限的水资源浪费掉,必须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记者:在豫东的一个农业大县采访时,竟然发现在很多麦田里,农民都用最原始的柴油机在抗旱,几百亩地也没有一眼机井,抗旱用水都来自各家各户自己想办法打的一口小井,直径不到8厘米,连最简单的基础设施都没有,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像这样的地方,应如何加大水利基础建设力度呢?

刘云: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体现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因此说农业一定是要靠天吃饭的,但在多大程度上靠天,就取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程度了。近年来,我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743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2%,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00多万亩。但是,这次旱灾令我们看到了成绩的另一面:我省还有6000多万亩中低产田,有近40%的耕地“望天收”,没有起码的灌溉设施。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或设备已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比较平整,在一般年景可以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标准并不是高。我省已经全面启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完成新增26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的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目前我省还有可改造的中低产田5000多万亩,根据《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在黄淮海平原北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引黄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要重点搞好低洼易涝地治理和排涝工程建设;在南阳盆地,要加快实施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在豫西、豫北山前平原,重点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机井配套工程。同时,当前要抓住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使粮食的稳产高产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础之上。

记者:农村现在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是现实中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情况给有效地组织应对旱情带来了难度,客观上降低了整体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对于此,我们该对“规模农业”做哪些思考?

刘云:小规模分散经营就意味着规模不经济,这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成本调查队资料,2007年我省亩均小麦产量809斤,产值620元,总成本386元,亩均净利润只有234元;玉米亩均产量801斤,产值657.43,亩均净利润只有326元,一年两季亩均净利润只有560元。与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相比,粮食比较收益低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粮食与棉花效益比为1:5,与蔬菜效益比为1:4,与务工收入差距更大,在1:10以上。农户是一个市场主体,同样追求收益最大化。就抗旱来说,有一个有没有水浇的问题,也存在着一个能不能浇的问题,还有一个愿不愿浇或者说是浇地合算不合算的问题。对农户这个微观主体来说,在粮食比较利益低的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是:第一,既然务工收入高,那么家里的好劳力就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弱在家种地;第二,小麦亩均利润只有234元,如果在一个环节花钱太多就会选择不浇;第三,如果抗旱还需要添置专用设备,农民是否购置就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的预期收入,如果没有指望农民就不会购置。实际上,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我省也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支出。但是,由于农户数量太多,分摊这些好处的分母太大,目前这些优惠政策还远远起不到提高农业尤其是粮食比较收益的效用。所以抗旱浇麦也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也存在一个规模经济不经济问题。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有两个现实途径,一个是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一

个是外部规模,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在一些生产环节进行合作,取得规模效益。但是这些都属于长期的制度建设,有许多前置条件,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必须尊重农民意愿,顺势而为。

记者:春节期间,气温比较低,农民思想上有“不浇怕旱死,浇了又怕冻死”的担忧,以至于发展到后来的大旱,可见,抗旱并不是简单的浇浇水,而应该是科学浇水,这就要求基层技术人员根据天气、墒情、苗情等因素,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可是目前的状况是,在农田里,几乎看不到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这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刘云:我省的粮食作物结构与全国是不一样的,全国是水稻占大头,我省是小麦占大头,6成还要多,只有把小麦保住了,全年粮食生产才能大头落地。因此,面对小麦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100个省级单位对100个旱情较重的县进行对口帮扶,派出大量农业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普及抗旱、春管技术,指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浇麦。所以,您说“农田里几乎看不到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农业生产单位细碎化,技术人员难以对千家万户做到全覆盖,这就回到上一个话题;二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服务供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发展很快,不仅是粮食总产连上新台阶,粮食单产也从1978年的每亩300多斤,连上4个新台阶,达到700斤以上,其中小麦亩产2007年达到762斤。在目前的制度条件和技术水平下,而从低产到中产,主要靠生产条件改善和物质投入,中产到高产,是生产条件改善、物质投入与科技应用并重,高产再高产,主要靠科技。我省粮食要在目前单产700多斤的水平上继续增产,属于高产再高产的范畴,仅仅简单地依靠农民的市场经验就不够了,必须在每个环节都加大科技投入。比如在这次旱灾当中,农业机械在提水灌溉、运水灌溉、镇压中耕保墒和抢运物资作业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具体指导农民操作和服务。同时,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旱灾是典型的冬春连旱、旱冻叠加,旱灾发生在小麦返青前的分蘖越冬期,气温较低,不浇要旱死,浇了又要冻死,这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及时辅导。农业科技服务尤其是公共服务缺位问题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中,专门强调要力争两年内实现县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有技术服务站,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形成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自我服务体系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的市场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就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者不断增长的科技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旱情抗旱灌溉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