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刘
从数以千计的汉语语汇中间,倘要我挑选一个最珍爱的名词,我将毫不犹豫地拈取“书香”二字。
书,依我看来,它本身就意味着整个世界。容或有驳诘:书,并未写尽世界呀。
不错,我同意;不过,必得提请你注意,世界(包括人类自身)同样也未被彻底认知,恐怕,这一认知过程,会永无止境,永无极限。
因之,不妨说,书与世界同寿。书香,是弥漫于这个可爱复可恼的地球上唯一令我迷醉的气息。
有一家外国电台,开辟了一个对华广播专栏:书香世界。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主意,说明了这位节目主持人是有头脑的汉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摸准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脉搏。
书香,若加分析,当不应被显示为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仅仅包括纸张、油墨,乃至装订过程中搀杂进来的某些其他成分。在它的深层,大量蕴含着的是,无从估量无从把握的东西——中华民族历代精英永不泯灭的血、汗、泪,还有超前的智慧,终极的关怀,东方式的至忧至戚和大彻大悟。
前者基本有形,后者断然无迹。
正是这无迹可寻的部分,构成了书香的粒子和反粒子。所以,我们才有了所谓的书香门第观念,它标志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对精神高贵的追求。
这种追求,正是中国的骄傲。可惜,古代、近代和当代,都反复出现过时钟逆行、神智昏乱的时刻,值得自豪的书香竟被抛进了沤粪地,这,确乎是莫大的悲哀和难忘的耻辱。
这只能被称之为反文明——反人性的黑色恐怖。在那样的时刻,我们只能闻到焚烧书籍的糊焦味,屠戮写书人和读书人(这二者有时是两种身份,有时却合而为一)的血腥味。
于是,又衍生出许许多多关于书,关于写书人和读书人的动人故事,而所有这些故事当中,最富于启示性的只有一个,即:书香,消而不灭,散而复聚。
书香毕竟令人神往。
像不死之鸟一样,一旦烟火消失,血迹拭净,它又振翼高飞,扑鼻而来了。
我乃憬悟,书香,实在是谁也中断不了的神祗之舞啊。而且我发现,自己业已投身于这一神祗之祭典了。我盟誓:我将一直舞下去,和着天籁,和着心跳的节拍舞下去,直到精疲力竭,直到偃卧于书香的氤氲之中,满意地阖上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