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于怀
24年前,东坡赤壁诗社创办的刊物《东坡赤壁诗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到广大读者面前。今天,在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6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迎来诗刊出版整整一百期,这是值得隆重庆祝的喜事。
一、改革开放催生了《东坡赤壁诗词》
中华诗词,自有《诗经》以来,已生存了2000多年。它早已成为历代读书人表情达意一种最方便、最快捷、最得心应手的文学形式,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但是,自“五四”运动后,特别是在极“左”时期,它成为被否定、被革命、被打倒的对象。除了少数领导者和知名人士外,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敢公开创作发表诗词作品,全国更没有一个诗词组织和专门的刊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给中国带来伟大的历史转折,也给中华诗词的复兴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由于突破了“分”的禁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们才敢于用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华诗词;广大诗词爱好者才有了运用这种传统的文学形式,公开创作交流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诗词作品和成立诗词组织的自由。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1982年全国第二次苏轼学术讨论会在黄州召开,重新肯定苏轼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历史地位。当时,黄冈的一批诗人写下唱和诗100余首,出席讨论会的专家、学者惊叹“黄州有个诗人群”,纷纷鼓励黄冈筹建诗社。嗣后,由方道南先生主持筹备,东坡赤壁诗社于1983年11月正式成立。同年8月,诗社筹备领导小组委托丁永淮等编辑出版了《东坡赤壁诗词》试刊第一期。在试刊三期后,1985年初,经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东坡赤壁诗词》正式创刊,成为全省第一家有国家刊号并通过邮局公开发行的诗词期刊,不久又获发行国外的国际刊号。从此,《东坡赤壁诗词》有如一棵春苗,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中茁壮成长,由稚嫩走向成熟。25年来,诗刊先后作过几次大的改进。1995年从总第41期开始,改小32开本为大32开本,改直排为横排;2004年从总第77期开始,改大32开本为16开本;2008年从总第93期开始,改季刊为双月刊。改版一次,面貌一新;前进一步,倍受欢迎。读者称赞诗刊“版面清新,装祯精良,堪与高层大刊媲美”。如今,诗刊以清新、典雅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25年来,诗刊累计发表近3000位作者的诗词作品8万余首。作者、读者遍布除西藏外的全国各省市区,包括港澳台。新加坡、泰国、法国、加拿大等地也有我们的作者与读者。发行量比创刊初期增长8倍。
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东坡赤壁诗词》之所以能够在黄冈诞生与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苏东坡客居黄州四年所留下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黄冈历届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有一大批诗词爱好者的群众基础,更有一支骨干力量的艰苦创业与无私奉献。但从根本来讲,还是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改革开放催生了《东坡赤壁诗词》,是改革开放给《东坡赤壁诗词》带来蓬勃生机。
二、努力办好《东坡赤壁诗词》,为改革开放谱写华章
改革开放催生了《东坡赤壁诗词》,更为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内容。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广大诗词爱好者无比丰富的创作资源。《东坡赤壁诗词》作为一家诗词期刊,有责任组织和引导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抒写心中的豪情、激情、柔情,艺术地表现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形象地表达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为改革开放写下精美华章。
1、确立办刊宗旨。《东坡赤壁诗词》虽是群众文艺团体所创办,但它决不是小圈子里的人相互唱和的刊物,而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一个严肃的文学期刊。在实践中,我们逐步确立了明确的办刊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主旋律、大众化、高品位,彰显时代,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传播薪火,努力把诗刊办成宣传科学发展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风貌,建设和谐文化的坚强阵地。栏目设置是办刊宗旨的具体体现。因此,首先在栏目设置上:一是按照配合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临时设置专栏,甚至办成专辑,使国家和本地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刊物上及时得到宣传与反映。早在试刊期间,就为国庆35周年出版过专辑。近几年的连战访问大陆、抗战胜利60周年、黄冈建市10周年、十七大胜利召开、国家教育部门在黄冈举办《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以及2008年1月份南方冰雪灾害、5月份汶川大地震、8月份北京奥运会、12月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刊物都及时组稿。开辟专栏或办成专辑,做到与时代脉博同频,与党心、民心同向。二是按照唱响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坚持办好“社会热点”、“乡村扫描”、“都市聚焦”、“江山流韵”等几个重点栏目,从不同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巨大变化。三是按照反映人民心声的需要,坚持办好“警钟长鸣”栏目,在发挥诗词“论功颂德、顺美扬善”功用的同时,注意发挥诗词“刺过讥时,塞违匡恶”的功用,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揭露、讽刺与鞭挞。其次,在组稿上注意做到“两个结合”:普遍约稿与专题约稿相结合,自由来稿与组织采风、笔会相结合,使来稿更好地符合办刊宗旨的需求。比如2007年3月第二期出版时,恰逢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召开。刊物本已编排就绪,但考虑到这次“两会”议题集中在关注民生与建设和谐社会上,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与欢迎,立即约请一些诗友,迅速创作赞颂“两会”的诗词22首,刊载在“社会热点”栏目中。近两年,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采风或笔会,组织部分诗友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创作出更贴近生活的诗词作品。再次,坚持写好每期的卷首语,通过卷首语宣传我们的办刊宗旨和近期安排,使广大作者及时提供符合编辑部意图与需要的稿件。
2、确立刊物面向。刊物面向也就是刊物定位、读者定位。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把刊物的面向确定为:面向全国。面向社员和订户,面向广大爱好诗词的离退休人员。面向学校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根据刊物面向,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把握读者的需求。2005年5月,主编吴洪激、顾问黄耀武还下到县乡调研,当面听取读者的意见与要求。这就使我们的编辑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使刊物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为了面向广大社员和订户,我们明确提出用稿做到“三倾斜两减少两保证”:向社员和订户倾斜,向新人新作倾斜,向名人佳作倾斜:减少编委会内部人员用稿,减少人情稿;保证每期社员和订户的诗作占60%左右,保证每期属普及性的诗作占60%左右。为了帮助广大社员、订
户提高诗词写作和欣赏能力,我们坚持办好“吟苑纵横”、“诗词常识”、“作品点评”等栏目,向广大诗友普及诗词基本知识。24年来,累计刊发这类文章600余篇,约占刊物版面的五分之一。深受读者欢迎。吴洪激写的《毛泽东同志谈改诗》、刘文芳、吴士杰合写的《略谈诗的意境美》等稿件还被《中华诗词》、《红叶》等诗刊转载,为了面向学校师生,刊物加大了推进诗词进校园的力度。辟有《校园新苗》栏目,先后刊发不少青少年学生的诗词习作。对新生力量是极大的鼓舞。刊物还辟有《诗词教学》、《诗教天地》栏目,先后介绍了武穴实验小学、黄梅一中、红安方西河中学、浠水实验小学开展诗教结合,“赋校园以诗情、给童年以诗意”的经验;还推介了黄冈中学特级教师解荣正和戴军、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级教师余诗明、武穴实验小学教师朱赖娥等人的诗词教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诗教结合。武穴实验小学已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教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省诗词学会2007年还在该校召开了“诗教结合”现场会。
3、确立精品战略。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作。“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这不仅是办好刊物的需要,也是振兴中华诗词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实施精品战略作为刊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注意推出名家名作。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刊载了介绍杨叔子、贺敬之、熊召政、雁翼、李瑛、傅庞如、何国瑞、苏者聪、王英等知名诗人、学者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他们的诗词观念和诗词发展意向;还多次刊载了欧阳鹤、丁芒、星汉、丁国成、晨崧、雍文华、李文朝、侯孝琼、罗炽、李明波等知名诗人的精品力作。刊物显现出名家之气、大家之气,对于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是从2006年起,设置“东坡诗词奖”。对发表在刊物上的诗词每两年评选一次。今年初。已进行了第二届评选工作。对评出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得者,颁发奖金与证书。这对于鼓励出精品、出人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确立管理体制。这是确保刊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细织保证。必须坚持集体办刊、民主办刊、开门办刊的原则。为此,刊物设立了编委会,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主编对刊物负最终之责任,凡涉及办刊中的大事、难事、敏感事,都要提到编委会或常务会议上研究决定,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把好关。编辑部内部,实行“三审定稿”、“三校付印”的运行机制,确保刊物质量,减少差错率。编辑部还建立了编者、作者、读者三向互动的机制。每期刊物出版一个月后,要就近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对刊物进行评议,听取批评建议。编辑部还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加强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多方了解读者反映,开门办刊。仅近五年来,编辑部发出的联系信件多达千余件。
25年来,《东坡赤壁诗词》越办越好,质量也越来越高,在社会上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为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美籍华人、画家和诗人周千秋先生读到《东坡赤壁诗词》后,与他的黄埔军校同学、诗社社员田嵌先生联系,向黄冈市赠送画作十幅,用以赈济灾民。旅居台湾的王宗之先生读到妻子、浠水女诗人刘谷香的思夫劝归之作,于是诗来诗往,终于由台湾回到浠水定居,破镜重圆。这些事实,充分说明诗词所发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低估。国内许多媒体都曾对《东坡赤壁诗词》予以报导与推介;诗刊曾获得湖北省文联“版面设计奖”、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栏目设计奖”,编辑部曾被湖北省文联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11月,主编吴洪激出席湖北省诗词学会召开的全省诗刊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三、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诗刊品牌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鲜明特征,是先进文化发展前进的重要条件。要把《东坡赤壁诗词》做大做强,真正做成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也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在这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当前,要着重从几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办公手段要走向现代化。要建立自己的网站,稿件接收、选用、编辑、排版、传输等环节,都要逐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刊物发行要走向市场化。在严肃文学刊物发行普遍不景气的今天,尤其要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依靠中介组织把发行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三是中华诗词要走向当代化。这是一个更为艰巨又非做不可的工作。中华诗词恢复发展到今天。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探求新的意境风格和新的格律形式,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要拓宽题材领域,使作品内容更加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时代气息;要促进语言变化,在吸取今天仍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的同时,尽可能地运用当今的词语写当今的人和事;要探求声韵变革,在不排斥古韵的同时,提倡多用新声韵,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要;要在继承原有格律形式的同时,大胆探索新的格律、新的表现形式。唐诗并不只五七言律绝,一首宋词的词谱多达几十种,可见诗词形式原本多样,今人不能作茧自缚。刊物近年来开辟《诗改试验》栏目,目的就是为了探索中华诗词走向当代化的新路。另外,在栏目的设置上,我们还准备增加爱情诗页和诗刊选萃,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本刊编者们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作者、读者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