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福山
生活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氛围内,我们无法真实地了解每一位历史人物对社会、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无法准确地评价他的功过。像历史学家杨天石所说:我不喜欢蒋这个人,我研究的历史人物有许多都不是我喜欢的,但是,作为历史学家,我常常用12个字要求自己,就是“爱之不增其善,憎之不益其恶”。既不美化、神化,也不有意丑化、妖魔化。一切按历史的本来面貌写,留后人一真实的历史。杨天石还说:假历史误国、误民,贻害千秋万代。
我也想这样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曾憎恶的蒋介石。
人物周刊:内地对蒋介石有没有一些误解?
杨天石: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以前对国民党的抗战通常讲八个字,叫“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是你现在如果去参观卢沟桥的抗日战争展览,就会发现,这八个字已经不见了,在原来写那八个字的地方,换了新的八个字,叫“正面战场,继续作战”。
人物周刊:这种改变能说明什么呢?
杨天石:说明我们过去的看法有片面性,不大准确。在那个展览上你还会发现,蒋介石的照片出现过两次,两次都是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一次是1937年的庐山谈话会,蒋介石发表讲话,说“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都有守土抗战之责”。这是蒋在作全面抗战的号召,是将蒋的照片作为正面形象显示的,而不是我们过去漫画里的光头,头上还贴着膏药。另外一次出现,就是开罗会议,开罗会议肯定台湾、东北这些被日本占领的土地都要归还中国,蒋是有功的。
人物周刊:蒋介石有没有可以圈点的政治智慧?
杨天石:蒋当然有他治国的理念,但不能说是什么“政治智慧”。这个问题太大了,只能简单地说一说。外交上,他采取的是温和的软弱的路线,有时候,甚至是妥协路线。蒋介石也希望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不是干脆利落地宣布废除,而是要和列强慢慢谈;列强不同意,他就慢慢等。人们都知道,一直到抗战后期,英美才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废除了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对内,他本想推行一条改良主义的路线,主张“劳资合作,阶级调和”。譬如,蒋多次提出,要“二五减租”,就是说,农民向地主交租,可以从原来的租额中减去25%。这是改良,不是革命。然而,国民党统治大陆的时候,只要地主一叫,他就退回去了,因为蒋介石需要地主的支持。只有后来到了台湾,台湾的地主跟蒋介石他们没有那么深的联系,所以推行下去了,搞了土地改革,台湾的经济起飞与此大有关系。
人物周刊:蒋介石的婚姻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杨天石:他的第一任夫人,毛氏夫人,是封建婚姻,包办的。蒋结婚时15岁。他的妻子比他大好多。毛氏夫人不识字,小脚,蒋对她没有什么感情。蒋的第二任夫人是姚冶诚,原来是一个妓女。蒋也不怎么喜欢姚,蒋的日记里有大量对姚不满意的地方,说她只会打牌,他生了病也不照顾他。
蒋的第三任夫人是陈洁如。陈是蒋曾经花过很大力量去追求的一个少女,但是蒋也不满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蒋认为陈洁如不会持家,太奢侈。
最后是宋美龄。蒋一见到宋美龄,就很喜欢,这在他的日记里有大量记载。对蒋宋婚姻的偏见有几点需要纠正,一是他们之间的婚姻,是建立在恋爱基础上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政治婚姻”。二是蒋在跟宋结婚很久后才入基督教,不是为了追求宋立马入的。
人物周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杨天石:我的标准是:第一,看他的活动,是否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有利于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第二,看他的文化政策,是不是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更高的层次;第三,看他的行动,他的政策是否对中华民族和中国老百姓有利。
人物周刊:那你据此三个标准评价一下蒋介石?
杨天石:这个问题涉及对蒋介石这个人怎么定性,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古人说:盖棺论定。蒋介石的棺盖了,但是并没有论定。分歧很大,而且会长期存在,要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长期的研究、讨论来解决。解决了,对正确地叙述中国近、现代史大有助益,对建立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关系,在华人世界中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也大有助益。现在,对蒋我只能说三句话:第一,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第三,这个人有功有过。
胡绳同志主编,经胡乔木审定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一书曾经说:“国民党最高领导人承认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战争,是对国家、民族立了一个大功。”这里所说的“国民党最高领导人”,指的就是蒋介石。在我看来,他有大功,也有大过(罪)。我觉得蒋一辈子有两大功。
第一大功是他在1926年到1928年三年时间里,领导北伐战争,打败了三个军阀军团,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17年的统治。
第二大功是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蒋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日,并且取得了胜利。两大过(罪)是什么?第一就是1927年到1937年的清党剿共。共产党员和苏区人民被杀害了26万多。第二就是1946年到1949年三年的内战,这是一次反共的内战,是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国人民愿望的不得人心的内战。
人物周刊:前不久蒋介石日记的公开,对我们重新认识他,会起到多大作用?
杨天石:蒋介石日记公开,首先的价值就是提供了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许多政治内幕,这是它最重要的作用。有些东西是我们看报纸看不到的,有些东西我们看政府的文件、公告、演讲、外交照会这些公开的东西也看不到的。公开东西的背后有好多内幕,有好多隐秘的活动,蒋的日记可以提供这一方面信息。
对他本人的认识上,通过日记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一些我们从外面看不到的内心最隐蔽的秘密。我最近会有一篇文章发表,就讲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抗战胜利了,蒋介石打了三个电报到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在重庆期间他变了两次,180度的转弯,中间一度想把毛泽东扣下来,而且要办他的罪,用蒋的语言来说叫“审治”。最后,人们没有想到的是10月10日,蒋又送给毛泽东一枚勋章,叫胜利勋章。这样两个180度的变化,这样内心的秘密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他左右的幕僚、同事都不可能知道。
人物周刊:胡适说,历史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现实中这个小姑娘却经常被人随便打扮。作为历史学家,你怎么看?
杨天石:在现实生活里经常会碰到这种“打扮”历史的情况。有一些人,总喜欢要求历史学家按照他的个人意愿或某种“政治需要”来“打扮”历史、改装历史。因此,历史学家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写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历史著作来,常常会碰到好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历史学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敢于突破这些困难,为人们留下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历史著作来。
(摘自《人物周刊》2007.12.27)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