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麟
数据中心的容灾保护涉及众多的应用、主机、系统、数据库,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甚至各种存储设备,因此存储虚拟化技术成为构建一个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容灾方案的首选。
需高效集中化的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的发展速度迅猛,并且逐渐形成了网络化、集中化和虚拟化的系统架构,以满足业务的长远发展需求。一个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 可以动态地为业务系统提供所需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 可以监控并随时扩充其资源配置,增加或者减少硬件资源的投入;
· 可以随时将数据分级存储、归档保留,尽可能地释放资源;
· 具备完善的存储访问权限管理和多层次数据保护措施;
· 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节省投资成本,避免能源浪费;
· 以较少的IT资源投入建设管理运维信息平台;
· 部署和维护的总体拥有成本较低。
需要统一保障措施
业务的连续性除了要保障应用及网络等之外,首先需要对数据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传统的容灾保护手段包含了磁带备份、快照、磁盘复制和硬件级的高可用集群。这些手段要以合理的成本提升系统恢复的速度并保障数据完整性。在有限的预算下,绝大多数机构只能保护其业务的几个核心部分——通常是最关键的业务系统,其余大多数系统都可能处于宕机或者灾难故障的风险之中。
而存储虚拟化技术的使命就是为现代信息中心提供一层对前端应用系统及后端存储系统透明的统一保障平台。
融管理与保护为一体
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容灾方案扩展了信息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恢复能力,该方案为客户提供了革命性的容灾保护功能。
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在无需占用主机、存储、应用资源的前提下在SAN网络层中实现,并且可以线性扩充,最终管理PB级存储的规模,满足任何规模的信息中心长远发展的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各存储的统一管理资源调度和动态划分存储。精简分配技术将各存储利用率由传统的20%提高到70%以上,避免了浪费,也可以预分配应用系统的虚拟存储空间以满足未来容量增长的需求,而物理磁盘空间将根据数据量增长实现动态增长。
虚拟化平台所提供的瞬间快照保护和恢复功能,结合快照和备份软件可以实现在线数据备份,同时满足测试开发需要调用最新数据给测试主机的需求。
虚拟化平台可以实现存储级的同步镜像保护,可以在存储故障时自动切换故障存储,实现100%业务连续性,为实现双活动数据中心提供技术可能,同时能够支持超低带宽的远距离灾备,能够支持多站点之间任意存储互相灾备,形成两地三中心的容灾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