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文学教育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是优化文学教育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好课堂教学,把握教材所选作品的类型,是完成文学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纵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学作品,有的适合教师讲解,且要讲深讲透;有的适合朗读品味,且要熟读成诵;有的适合合作探究,且要通过活动;有的适合设计练习,且要灵活多样;有的适合领略感悟,且要参深参透;有的适合师生问答,且要形成互动;有的适合课件展示,且要容量较大;有的适合鉴赏体味,且要了解背景;有的适合综合归纳,且要全面清晰。鉴于此,笔者依据教材所选文学作品,将文学教育的课型分为如下几种。
一、问答型。
师生问答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注意,激发阅读兴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的深刻含义。师生问答的形式很多,可以是我问你答,可以是你问我答,也可以是抢答。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参悟生命价值的优美散文,作者用十五年的时间解读地坛,终于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作者为什么会与地坛产生如此深挚的情感,是因为他与地坛的遭遇十分相似。地坛原本与天坛一样,是封建帝王进行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两者的地位形成天壤之别: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天坛虽然不再进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却成了一处有名的旅游景点,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外游客瞻仰、游览,备受宠爱和呵护,它的一切设施完好无损。而地坛则命运不济,战乱年代,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文化大革命”又使它雪上加霜,因惨遭毁弃及疏于管理,园址荒芜。地坛的遭遇与作者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他在二十一岁这个“最疯狂的年龄”瘫痪了,从此,成了这个世界的弃儿,人生遭遇了这一沉重打击后,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这时,他偶然间“走”进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在与地坛的心灵对话中,史铁生解读了地坛,解读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篇文章时,可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问答形式应采用我问你答。1、这篇文章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部分的内容。2、文章第一部分是史铁生在园中的思考,十五年来,他思考了些什么问题?这几个问题史铁生解决了没有?3、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文的重点,是追思的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的景物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又为的是什么?4、作者和地坛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它起了什么样的作用?5、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理解的是什么意图?6、作者在文中描写地坛,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从这样的景色中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吗?作者为什么写“园子荒芜并不衰败”?为什么说:“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便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呢?7、作者在感悟之后,已能够平和、豁达地打量死亡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可作者为什么仍徘徊于地坛之中?本部分最后一段所写景物同前文有什么不同?8、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重点写了母亲给自己生存的启发,那么母亲给了作者哪些启发?围绕这些问题,学生用步步为营的办法边读边思考,在教师的引领下,回答问题,各个击破。像这样的课文还有《胡同文化》《剃光头发微》《米洛斯的维纳斯》等。
二、讲解型。
一些作品,由于内容较深奥,理解有难度,教师就需要讲深讲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教给学生阅读作品、分析作品的方法。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写给1926年段祺瑞执政府制造的骇人听闻、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烈士的记念文章,由于事件发生的时代离我们较远,加上文中大量使用的反语,学生自读根本无法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前提下,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背景材料讲深讲透。诸如,作者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继而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难道作者真的“无话可说”吗?这里之所以“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因为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无辜被杀,而且只能写一点东西来表示哀思,使鲁迅感到愤懑之极,加上反动文人的无耻谰言,不得不使鲁迅先生“出离愤怒”了,但这里的“出离愤怒”也绝不是离开愤怒,而是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无话可说”实际是愤懑之极的言辞。又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酣畅淋漓的讲演稿,全文结构明晰,条理清楚,概括了马克思一生在科学上的两大发现和革命实践中的一大贡献。其中,讲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类比,这段文字是一个复杂的单句,教师可以结合语法分析讲解这段文字,不仅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学到必要的语法知识。这样的文章还有《说“木叶”》《<呐喊>自序》等。
三、赏析型。
现行高中教材中选了许多优美的散文,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学习时,抓住散文某一方面的美,通过阅读,品味领略。例如,《荷塘月色》第四段,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作者抓住这幅画很有层次感的特点,先写荷叶,次写荷花,再写荷香、荷波,最后写荷韵。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我的空中楼阁》则抓住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的特点,展示了小屋的玲珑美、飘逸美、色彩美、朦胧美、人情美、静态美。《故都的秋》抓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晨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北国秋果五幅图画。教材中还选了许多优美的古典诗词,她们不仅具有声韵美,同时也具有画面美,通过诵读,不仅可品味领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学生情操。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苏轼的《赤壁怀古》等。教材中还选了许多优美的古典散文,她们不仅构思精巧,用语贴切生动,而且具有很高的语言技巧,诵读时可以品味领略语言美。例如,《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四、探究型。
“新课标”将“研究性学习”规定为一门课程,这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的前提下,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充分发展创造的空间。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是这门课程所具的时代特征和人文色彩,使有些篇目更有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文学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单篇作品,也可以是多篇作品,还可以是整个单元的作品。例如:第六册教材中节选自《史记》的《屈原列传》,是一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当代青年爱国热情的优秀人物传记,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究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深入阅读、探究、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能够体现“爱国”这个主题的材料,开展以“爱国主义”为话题的作文训练,让研究性学习把读与写联系起来,达到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的目的。具体过程是:
1、读文章前,教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探究。
①屈原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征?
②传记中如何展示屈原的文学才华的?
③屈原一生的遭遇分哪几个阶段?如何概括?
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组学习,借助多种渠道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分组查寻资料写成小论文。
3、集体讨论,明确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除此之外,两篇题材或体裁相近的课文,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式的“研究性学习”。例如:高中语文第六册的“史记”单元,“红楼梦”单元,非常适合整个单元的“研究性学习”。像这样的单篇课文还有《鸿门宴》《〈名人传〉序》《拿来主义》等,多篇课文有《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等。另外,学习古诗词时,也可以就某一首诗词作品拓展开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苏轼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或作品,或作者,都可以开展。
五、展示型。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集中体现,它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可以将视听器官全面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使用不当,就会使学生眼花缭乱,热闹有余,效果不足。因此,把握住课型,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小说、戏剧类文学作品。像《林黛玉进贾府》《阿Q正传》《窦娥冤》《长亭送别》等,运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让学生将画面与文字对照阅读,不仅可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使身心得到愉悦。另外,有些讲演稿、散文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像《我有一个梦想》《道士塔》《胡同文化》等。
六、练习型。
有些作品,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加上文章语言浅显,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理解起来没有难度,就可以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阅读,学生可以边读边完成练习,达到掌握文章内容的目的。例如,江泽民同志的《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可设计下面的练习完成阅读。1、课文基础知识练习:将字音、字形、词语方面的知识设计为单项选择题,让学生边读边选择,理解、掌握。2、精读课文,理清结构,弄清文章的总体思路后填空。(1)文章的第一段是这篇演讲稿的一部分,属于文体特征段。(2)文章的正文可分三部分,概括段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第一部分(2-5)_______;第二部分(6-11)_______;第三部分(12-18)_______;(3)文章的总体思路是_______。3、围绕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设计一些问答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适合练习型的课文还有《〈宽容〉序言》《读〈伊索寓言〉》等。
当然,文学教育的课型还远远不止这些,也不必拘泥于这些。语文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把握课型,才能合理地使用教材,不被教材束缚住手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拓展文学教育课的容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文学教育课的教学质量。
赵国卿,语文教师,现居甘肃古浪。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