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09-04-24 09:51覃国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生命作文

一、为什么要提出“人性化作文”这一概念?

1、基于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危机

“人性化作文教学”的提出,非赶时髦,追新风;亦非故弄玄虚,故作高深。面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和困境,提倡并施行之,已经切关学生的人生发展,切关社会的健康发展了。如果我们真正理性地站在关注学生人生发展的立场上,看待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会为之忧虑,为之自责。

近年来高考作文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大致呈现以下情形:A、瞎编乱造到把“诚信”当作人来写;B、虚情假意到编造父母、亲人去世的故事;C、演化材料,将材料分解成几个中心句,然后生硬展开成文;D、生吞活剥,屈原、岳飞、李白、杜甫等材料成为万能题材;E、概念化模式,将文章机械地匡进“三三三”模具。

这种非人性化作文,没有生活细节和真情实感,没有生活逻辑和伦理认知,没有生活体验和生命感知,没有审美趋向和人生境界。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枯燥死板,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注重模式淡化内容,概念化倾向严重,使文章丧失了个性与生气;歪曲积淀的真正内涵,生硬搬用套用,甚至伪造磨难煽情,使学生丢掉了自我;追求辞藻句型等虚美浮华的形式,使文章远离了内涵与深度。“落后的作文教学理念”“死板的作文教学行为”扭曲了我们的作文教学,扼杀了学生作文的生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心灵成长。

2、基于时代与学生人生发展的要求

高考语文专家刘九洲教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性化作文初探》的文章。文中他对高考作文阅卷现场批量生产的概念化作文深表痛惜,批判了中学语文界曾经有人提倡的概念化作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化作文教学”的概念及实施的理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化作文教学”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相一致,与当今社会尊重生命、崇尚人文的时代主题相一致。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走进“人文”“人性”空间,越来越关注个体生命的体验、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个性的自然展示,越来越关注人的思想构建和精神成长。

这一时代讯号,将促使我们尽快改变漠视生活体验、漠视生命思考、漠视审美探究的写作状况和人生状况。因为让我们震惊的是:学生们不仅写作远离了人生,他们的人生正由于从来没有真正体验和思考过人生,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有真正地关注过他人和社会,没有思考过如何与人相处,而渐渐失去了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和动力。他们的人生正远离了生命的真义,远离了真正的幸福。

人性化作文应该是关心生活、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作文,是观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作文,是展示学生文章意识、文学意识、文化意识的作文,是体现学生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作文。这种作文不是抄袭模拟出来的,不是糊弄瞎编出来的,不是用现成的框架填鸭出来的,更不是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出来的。它是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纯正的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折射与表现。

二、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人性化”?

(一)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本真”。

新版本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章节都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用心感受生活”、“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这一观点的提出强调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切近学生的“人生关怀”,符合近年高考所提倡的“写身边事,说平常理”。可见,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提倡的是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本真,切关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人的发展”的真正含义,这也正是近几年来中考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强势走向。

让作文课成为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本真”的途径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个层面是:由自己的生活到艺术(写作):

“人”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形式、人生体验各不相同,这些不尽相同的生活是形成同学们的个性、人格、情感倾向乃至价值趋向的决定性因素,也可以说生活是每一个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和表情达意的事实基础。由此,我们的作文“课堂”在空间上应该从单纯的写作教室,延展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的场所。在家庭、集体、社会等广阔的领域里发现真善美,辨识假恶丑,丰富情感,深刻思想,完善思维。新的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文中有我”,即文中有“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情感、我的思考”。写“我的经历”,那么经历就是个体的;写“我的体验”,那么体验就是独特的,写“我的情感”,那么情感就是真实的,写“我的思考”,那么思考就是个性化的。这些切近学生生活实际,切关学生生命状态的写作才是人性化写作。(附例文1:刺 作者:谭曦)

寒假的一个夜晚,和婆婆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烤着火,说着话,看着电视,静谧而温暖。突然,我觉得后背很痒,反过手但挠不到。我依旧像小时候一样背对着婆婆站着,说:“婆婆,我背心痒,给我挠一下。”婆婆说:“蹲下来,都这么高个人了,站着怎么挠得到?”

我慢慢蹲下来,婆婆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灰,伸到火上烤了烤,才慢慢拉起我的衣服,缓缓伸进手,当触到我背时,我依然是一颤,我觉得婆婆手上好像有刺把我刺到了。我以为是婆婆刚剪了指甲还没有磨钝。婆婆见了我的反应很快把手缩回去了。问:“是不是手冷啊?”我拿起婆婆的手问道:“您是不是刚剪指甲?”当我用手触摸到婆婆的手时心里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它像潮水一样满满地充溢了我心脏的每一个罅隙,我只是连连点头答道:“有点凉,有点凉。”

原来,婆婆的手变得那么粗糙了!而且因为操劳已成为深棕色了!——皮肤苍老干裂,开了一道道小口子,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刺一样。婆婆又把手伸到火上烤了一会儿,烤了手心烤手背,先放进自己怀里试了试,才伸进我的背里,问道:“不凉了吧?”

婆婆继续给我挠,我沉醉在安详中,虽然依旧有些刺痛但很舒服。看着婆婆已斑白的头发,看着婆婆脸上祥和的皱纹,看着婆婆由于劳作而长满刺的双手,我内心里涌满了痛疼和报答的欲望——我从小失去父母,婆婆的手是我幸福的家。

这是一篇农村孩子的日记。我们从中没有看到矫揉造作的抒情,没有看到空洞浮华的言理,看到的是生活的原生态叙述和心灵的原生态悸动。朴实的生活细节,细腻的生活体验,真切的生活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抚慰着我们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唤醒的,这样的文章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真义和人性的光辉。

第二个层面是: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

这个环节需要我们通过对示范性强的经典课文及课外文学作品的鉴赏,提高认识生活能力和反映生活的艺术素养,然后才能实现。其意义是净化心灵,丰富情感,提高同学们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的品位,提高同学们美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情与理的支持下,在审美情趣的支持下,写出“回归人本”的作文,成为纯真生活的热爱者和美的追求者。(附例文2:永恒的月夜 作者:陈硕)

这些日子以来,照亮我心田的,是那盏自私肆意的油灯,还是那轮博爱无垠的明月?

是灯吧?人活着,不都是因为那些诱惑吗?高官厚禄,名利欲望,意乱情迷,不正是那挥之不去的灯影吗?那油灯上的火精灵,不正是人们心中那躁动不安的自私的欲望吗?

这个酷热的夏夜,我就溶解在这盏油灯的昏暗的灯光下,这灯光暗得不足以照亮这间小小的屋子。出于自私,关上所有的门窗,拉上窗帘,决不允许外界窥视或分享一缕照亮我个人心田的灯光。静静地,我守着它,它的火焰,笔直而漂亮。

可紧接着,我意识到了危险。风恣意地拨动着火焰,挑逗着它的激情。火苗失去理智的狂舞,时而上扬时而蹦跳时而扭动,种种情态露出谄媚的嘴脸,令人作呕。它极尽狂欢纵欲之能事,照得我的影子也翩然起舞,全失高贵、贞洁之风范。

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远远地,静静地洒下些微弱的光。我缓缓地爬向那处生存的希望之光。那光,曾被我愚昧地用窗帘挡住。

明洁的月华掀开恶魔的帘障,涌入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将我从黑暗的深渊里拉回。

窗外,月华以其亘古不变的静,抚平天下万物的动欲。月色下的风是嵌着银光的冰清的姑娘;月色下的火是酣眠的渔火,宁静而漂亮。

这是学习象征手法后陈硕同学创作的佳作节选。文章将作者沉溺于诱惑而后挣脱出来的心路历程抒写得细腻而充满艺术的韵味,凸现出一个真诚自省的“我”的形象,显示了作为中学生的作者可贵的精神和娴熟的技法。作者将“诱惑”具化为“灯影”的意象,把躁动不安的“火精灵”比作欲望,写出了自己被迷惑被困的情形,“清凉的晚风”乃是“诱惑”的化身,“火焰微微晃动”乃是面对“诱惑”的心旌摇曳,风的吹拂,灯焰的舞蹈,乃是作者被“诱惑”所俘,极尽欢悦的写照。文中的黑暗是跌入“诱惑”深渊的心灵写照,“月华”、“月夜”和那“亘古不变的静”乃是作者挣脱“诱惑”回归宁静的境界。这就是借助象征手法,通过对心理过程曲折生姿的描写,显示出来的艺术韵味。

第三个层面是:依赖于生命的感觉获得超越自我的生命体验与认知。

我们虽然一再强调“人性化作文”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抒发真情实感,但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这么做,那将极大地限制我们的审美创造力。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生命感知解读他人的生命状态与社会生活,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的结晶。要创作出真正带有自我本色与超越自我的好作品,就要像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则有生气;出乎其外,则有高致”。(附例文3:《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节选,作者:崔聪)

三年来,一直沉默的,只有我,而不是我的记忆:那年你仍是息国意气风发的侯,我是你倾城绝色的妻。只因一年我去蔡国探望我的姐姐,姐夫蔡哀侯对我失仪无礼,你便一怒之下,引兵入境,灭了蔡国。红颜本是祸水,更何堪那男人的愤恨是独根上开出的妖花!沦为垓下囚的蔡侯嫉恨你,在楚文王面前极言我的美色。从而引起的那一场浩劫,至今仍让我胆颤:文王也没能抵住诱惑,出兵伐息,灭息国,斩息君,夺我为妻。

也不是没有过诱惑的。楚王的爱,并没有不如你的深沉热烈。面对着他的百般娇宠,还有我生的两个儿子,却只能爱不得,恨不得,再深的痛苦也只能像冰雪翩飞,花落无声。

“我为妇人,身事二夫,纵不得死,何堪言语?”对一个人坚定,对一分感情坚持,对一分诱惑的抵抗,比变心要艰难。世人无人懂我。我并未想后世的王维真正地理解了我。他作了一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尽管后因谗言我被赐死,被一掊黄土囹圄于楚地园林,我艰难地沉默着的灵魂想必是可以释然了。

衰退了玉肌花貌,忘却了生离死别,经过了岁月变迁,我仍记得当年的你是怎样在元夕的夜晚,携我上城楼,轻唤我一声:“息姬!”眼神温暖又温柔。百花渐次绽放。

于是,这些年,我便坚守着这一切走过来。我战胜那一切诱惑,只为了这一场惊天动地地盛开。

作品采用灵魂自述的方式,讲述了王侯因美色的诱惑而引起浩劫,祸及家国,却把灾难与责难抛给女人,而女人面对“诱惑”却艰难地沉默着灵魂,寂寞地忠守着爱情的悲剧故事。人物命运的真切感,情感的饱和性,对生命的独特感知,皆得益于作者以自己的生命感觉解读历史人物的生命状况,将自己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二)把作文变成具有审美意义的创造活动。

以前我们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十分注重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传授。把眼睛盯在考虑章法好不好,揣度文意通不通,琢磨句子美不美这些问题上。这样做轻薄文章内蕴,淡化人文情怀,助长空洞辞藻,实乃严重伤害了文学艺术创造活动真正的美学意义。新的教育观念认为:人性化课堂是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提升的课堂,是追求内涵丰富的美学价值的课堂。

实现作文教学的审美价值有如下途径:

途径一,进行具有审美意义的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要有人性化训练动因,有探究指导,有优秀作品评赏,有诊断。这样的专题训练结合对学生优秀习作的鉴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审美创造的积淀,开掘审美创造的空间。

例如:作文专题训练之四——本土文化探究

第一步:给出进行“本土文化探究”作文专题训练的动因:

1、著名文学评论家樊星教授在第四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讲话强调“地域文化应成为写作的重要资源”。樊星教授阐释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文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然后针对部分中学师生认为作文教学及写作资源贫乏的问题,以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符号”和2007年湖北高考题“母语”为例,详细论述了地域文化对高考作文在当前各省市独立命题形势下的意义和对学生人生的意义。

2、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十分关注地域文化。教材中《胡同文化》《边城》《荷花淀》等作品,或探索建筑文化与民族性的关系,或揭示特定地域条件下人物的命运性格,都足以说明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探究的必要性。

3、从对学生人性发展的角度看,探究地域文化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人类所面临的生命困境越来越多,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引导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就是强化一种文化寻根意识。

第二步:准备本土文化探究的借鉴资料:

1、长篇散文《巴人河》有关章节的鉴赏,如《我的母土,我的清江》《迁徙,迁徙,迁徙》《歌哭遗风》《飞翔啊,盐水女神》等。

2、教师自己的原创作品,如长篇散文《女神之死》《怀想水布垭》《怀想黄梅戏》。

3、往届学生优秀习作,如《傩文化》《继承》等。

第三步:给学生一些命题或话题:

1、祖先,我们 2、生命咏叹调 3、与清江对话 4、血性的诠释5、寻找远古的诗魂 6、历史的跫音 7、我爱这土地 8、生命的图腾

第四步:总结专题训练之收获:

1、文化审美与写作视野得到极大拓展。

2、对文化人格和文化个性有了较深沉的思考。

第五步:鉴赏专题训练中产生的优秀作品。(附例文4:落日的神韵 作者:龚郝)

群山突兀,擎起落日的辉煌。

碧水迂回,载着生死的梵唱。

几千年前,文明之初,太阳是万物生灵永恒的信仰。我们土家族的先人更有着一个古老的预言——西边的乐土上有落日的辉煌。

我时常望着落日寻思,令一个部落如此去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可当我想从历史的雾霭中寻得一丝线索时,却只能是一片朦胧而古久的沉寂。

我不禁开始质疑先祖们世代追求的圣光了——朝阳是新生的希望,而落日确似生命的终结。太阳日日东升西落,不正似人类代代由生到死的轨迹吗?难道先祖们追求的便是死亡的终结吗?

我无法相信这样的答案,直到有一天,我在山里听到了这样的呼唱:

太阳吆,你在跑吆,跑就跑了一辈子吆。

太阳吆,跑一辈子吆,跑到西边你就死了吆。

太阳吆,你死了吆,死了又从西边升起来了吆。……

听完后,我心里一震,所有的问号都变成了一个个惊叹号!这古老的歌唱分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答案——追逐圣光的答案。

太阳的东升注定是以西落为终点的,而太阳的西落却是为了又一个东升。今朝落了一个疲倦的太阳,明朝又升起一个崭新的希望。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巴渝土地上始终响彻着粗犷放肆的撒尔嗬,为什么魂幡满布的灵堂会传出惊天动地的歌号。

这不是对生命的藐视,也不是对死亡的漠视,而是一种沐浴在圣光下的超然的生死观。不是因为没有历经苦难与死亡而轻言坦荡,而是在千年的跋涉中遭受了太多折磨,有血泪,有牺牲,但更有一代代不间断的传承。行者踏着逝者的尸骨为来者铺延前行的山路。比兹卡的先人,在奋进和迁徙中咀嚼过死亡的无奈,又在乐土上找到了新生的幸福。他们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西落东升中读懂了生命的更替和生死的循环。

文章以土家先人践行预言扣题,以我对一个部落追逐落日下的圣光的探究与思考为主线,一气呵成了一章荡气回肠的土家先民生命的壮歌。视野开阔,思维轨迹新奇跌宕,思想深邃阔远。民歌的安排颇具匠心,情感理性即于一体,巧妙揭示了作者追问的答案,深入剖析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联想升华,引人遐思。

专题探究中产生的优秀习作还有很多,这是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探究,如果不长期地适时地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探究,我们的学生是不可能创作出这种充满着立体人格与人生涵养的作品来的。

途径二,通过音乐、戏曲、绘画、电视、雕塑等艺术欣赏,借助多种艺术形式拓展美学思维的空间。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了解钟子期俞伯牙知音之情;通过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品味盲艺人阿炳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感悟生命的苦难与坚韧,心灵的磨难和唯美,以及伴随着作品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所昭示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这样做足以引发学生思古之幽情,增强文学艺术的感知力。

途径三,适当涉足哲学,提高思辨能力及美学思维的层次。

哲学一词看似高深,却产生于生活之中;看似神秘,却附着在眼耳所即的宇宙物象之上。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学思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生活智慧,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得到印证和昭显。

高考作文速构,没有思维过程,没有思辨高度,也就不可能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产生空洞无物的、没有思想依托的、颠覆生活本色生命本真的文章就理所当然了。何况,学生是要长成大人的,是要投入到人生和社会中去的。所以,要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重重叠叠的关系,面对复杂万变的现象,没有一定的思辨的能力是不行的。这是“人性化作文教学”关注哲学的思想基础。(附例文5:缺憾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 作者:吴瑶)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正应验了一句:万事万物均有缺憾。缺憾是什么?是一段达到完美的距离,是不足、不够的表现形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只是人们心目中塑造的偶像——像神灵,但缺憾却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真实。泰戈尔说过:“人比神伟大,因为神不懂得痛苦。”所以,有缺憾的——像会感受到痛苦的人,也可以是伟大的。断臂的维纳斯有缺憾,但也正是这种缺憾使得她有了一种摄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万事万物的缺憾往往能令人荡气回肠,因为它能激励向往完美的人们,一步一步前进。也可以说:缺憾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无法认识自己的缺憾,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抵达成功的彼岸。有人说:“死,是每个人缺憾的结局。”但也正是因为这必然的结局,激励着人们在生的时刻不断追求永恒的美的瞬间。

完美与缺憾,是哲学问题,也是美学问题,同样也是人生问题。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通过极富思辨性的阐述,向读者昭示了“缺憾”的美学内涵,足见其思维层次的不同一般,人格的不同一般。

(三)让作文课成为师生情感共鸣的境界。

人性化作文教学还关注一个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对话与交流关系。这个关系不是人际关系,而是心灵的对话,是情感的共鸣。长期以来,我一直注重教师下水,在作文训练中能够跟学生一起写作,给学生作文以内容上的开掘,主旨上的明示,艺术手法上的引导,也是实现“人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能在下水时写生活作文,写心灵作文,是用真心真情与学生交流,互动,达到共识与共鸣的境界,其结果将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精神的对话。

曾在进行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训练的时候,同学们感到思路难以打开,把注意力都盯到听父母、听老师等近区的、熟悉的材料上了。我就针对这种情况把这个“话题”进一步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然后通过自己的一篇下水文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了,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附例文6:怀旧与倾听)

怀旧,早就成为我生命的一种痼疾。因为,对于已离我远去的,惟有怀想能让我重新鲜活地拥有,鲜活地热爱和感伤。而这唯一的途径便是倾听。

我来到那片熟悉的秋野,在深红的秋叶的唱声里手抚那块墓碑,倾听母亲咚咚咚地用脚板敲打着吊脚楼和土地的声音。为了呻吟在病榻上的父亲,为了她的一群儿女,母亲成天在吊脚楼的病榻旁和西山坳的土地间来回奔忙着,那脚步声是我们幼小心灵的安魂曲。

在母亲远去的日子里,我变成了一朵干涩的花,又变成了一株充沛着水分的树。我常常思念母亲把我贴在她温暖心房的日子,倾听我幼小的心子咚咚咚地融汇到母亲那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心跳声中。我又常常把自己的胸膛贴近儿子的胸膛,倾听儿子幼小的心子与我的心跳唱响着共鸣的乐曲。那感伤而幸福的日子啊,我鲜活地拥有着世界上爱我的人,也鲜活地热爱着这世上我爱的人。

于是有的同学听到了民族山崖远古文明悠悠的回声,听到了两个自我的灵魂对白,听到了尘埃划过心灵的沉闷之声,听到了一茎草燃烧的星星之火哔哔剥剥燃醒一滩草海的声音。这只有生命的耳朵才能听到的声音,在心灵与心灵的河流里充满诗意地流动着,净化着我们的人生。

人性化作文的最高境界是:努力地将写作者自己还原成实实在在的人,成为鲜活的充满文化意识与生命感觉的人,努力地视学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努力地将作文课变成情感体验的场所,个性张扬的土地,精神提升的天空,能力展示的舞台。努力地走进自己的心灵,也走进别人的心灵,走进那些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走进历史与文化的浩瀚的海洋里去,走进广袤无边的自然里去。去感知,去思考,去探究,去辩论,去创新。让我们渐渐地从纯粹的文字里走出来,从单一的文章里走出来,从死板的文体中走出来,接近到文本中人的内心,接近到艺术的本真,我们的思想就会畅游于历史文化的瀚海,驰骋于性灵与精神的莽原——然后创作出具有丰富的人生内涵和应有的精神底色的佳作!

覃国平,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恩施。本文编校:石在中

猜你喜欢
人性化生命作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