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燕
摘要: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第一、第二学年末的暑期连续安排,形成“三学期制”;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大纲,将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运行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师)一元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转变。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
一、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类型,决定了无论是招生、就业环节,还是整个培养过程都必须强化与社会经济直接联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当地区域经济(产业、行业、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和发展,因此,深入社会,与企业、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院上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于2004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广西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高技能人才新的需求,重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势在必行。
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往的修订有较大的区别。重构不是某几门课程的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通过工学结合这一切入点,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形成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思想,整体反映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即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共同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工学结合的“工”是指工作过程,不是指工厂。重构应用课程,关键是内容要体现工作任务,课程开发途径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同时,教学形式的变化不仅反映在教学时间上,而且也反映在教学空间的变化上。比如增加校外实训的学时数,把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车间一体化教学转变。总而言之,对重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5点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当地经济、行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符合。
2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外实践的时间应与企业生产时间相吻合。
3课程目标。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符合。
4课程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重构专业的课程体系。
5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学结合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三、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1课程体系改革与开发的途径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课程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突出基础课程的理论应用定向性,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重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将拓展性的职业能力培养以专业技术模块课程为主,并设置为专业限选课(或系选修课),从而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兼顾学生掌握技术专长和综合发展的需要。使毕业生既能适应现实的职业要求,又能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具有对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打破学科体系、重构具有高职教育特征课程体系的有效方法便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以工作过程这种新的逻辑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这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实施这类课程范式,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是必由之路,“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根本保障。
2学时控制与时间安排
(1)课内学时与实践学时控制。制定学时数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课内总学时1 600~1 800为宜:二是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设计》,其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要求“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顶岗实习”要求“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课时应控制在1 800学时以内,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实践活动,而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因此,课内学时均匀分配在1~5学期,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对于一年级新生,由于入学第一学期的军训、入学教育占2~3周时间,实际教学周为17~18周(一学期以20周计),因此,第一学期的课程还可以适当地减少。
(2)处理好校外实习与校内授课时间的关系。第一学期新生的课程以公共必修课程为主,为了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到专业课,培养职业的兴趣,应安排1~2门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由于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较少,因此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周最好不安排在第一学期,一般安排在第二到第五学期之间,还可以与第一、第二学年末的暑期连续安排,即形成“一年三学期制”,增加校外工作的时间。
由于院级公共选修课教学班级是由全院各专业学生组成,打乱了原来的专业行政班级,而各专业学生外出实习时间参差不齐,为避免公共选修课时间与外出实习时间的冲突,应引导学生尽量在2~3学期修满院级公共选修课的学分。
(3)工学交替时间无缝衔接。校外实践的时间安排应与企业生产旺季时间相吻合,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学生项岗实习的岗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有“工学交替”的专业,由于企业预留了相当的岗位数给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企业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些岗位的人员必须是连续不间断的。因此,对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级的学生,可制定两套有时间区分的执行方案。外出顶岗实习的时间与课内授课时间交叉进行,而且交替时间无缝衔接,以保证企业用工的连续性。
3配套的改革措施
其一,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规范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大纲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教育观念的关键环节。编制教学大纲时,应将企业真实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纳入其中,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以职业能力来描述,而不是掌握知识程度的描述;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教学组织的顺序应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分析;教学内容陈述的方式应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形式来叙写,尽可能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其二,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