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

2009-04-23 10:03潘懋元周群英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分类

潘懋元 周群英

摘要:课程建设是实现高校分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重构课程理念、吸纳校外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建设知行融合的教材体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面向实践能力的学业成就评价是落实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一系列活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分类;质量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规模扩招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而且在2006年全国高校在学人数高达2 500万人,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质量,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二是分类发展,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提高本科质量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25亿正式启动“本科质量工程”,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强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分类发展,目前根据社会人才结构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这种三分法由于比较符合国情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在三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中,学术型人才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在近几年政策推动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唯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明朗,仍处于探索之中。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600多所,在校生规模占据全国高校本科生规模的大多数。没有这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不能落实。

提高质量与分类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对于高等教育来讲,质量标准是有分类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以分类为基础,高校分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质量。国际经验表明,在所有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国家中,高等教育体系一定要改革。

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因此课程建设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对于以人才培养类型作为分类标准的高校分类,最终也要落实在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建设应用型本科课程是当前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高校传统上基本是单一的学术性精英教育,众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从理念、培养方案、教材到实施及评价都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产物,使得我国目前正大力建设的应用型高校大多脱胎于学术型教育,由于惯性思维方式和教育体制,这些高校课程设置大多未能摆脱学术性教育的一贯做法,没有真正按照社会人才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那么,应用型高校如何突出“应用型”课程特征?高校课程建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清楚的分析框架。一般来讲,高校课程建设可分为五个层次,即课程理念、院校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单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以学业成就评价为核心的课程评价。笔者尝试从这五个方面来讨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

一、重构课程理念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和中国学者薛天祥都认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因而,对于高等学校来讲,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高深学问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传统的课程理念,一种是理性主义的,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的,前者注重高深学问本身的价值,后者则注重高深学问的社会功用。在涉及高深学问的选择、组织、机构及其内容的逻辑时,理性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对高深学问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课程门类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并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编排,以便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及其结构:课程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虽然也有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功利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对高深学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在价值与功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两种课程理念各有不同的市场,传统的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倾向于理性主义,职业技术高校倾向于功利主义。

正如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在历史发展中一样,其在满足各自所属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来获得各自的适切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社会经济形态变革,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了现代社会生产活动过程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的越来越多样化,介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型人才之间将高深学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大多数。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具备高深学问的知识素养,同时又要指望能运用高深学问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必然要求打破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二元对立的局面,重构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课程建设。20世纪中叶出现的结构主义课程理念使高校课程建设走出了价值与功用非此即彼的封闭的、非转变性的预设框架,走向复杂性、不确定性、开放性、情境性,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找到了价值导向和规范。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对高深学问的自我意义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高深学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一系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吸纳校外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人才培养方案也称为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是课程建设的开端,它主要是指高校某一专业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及其先后序列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统合。对于中国高校来讲,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颁布之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指导方案,各高校参照指导方案来编制培养方案。1985年之后把制定培养方案的自主权下放给高校,由于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各高校编制培养方案的自主意识比较薄弱,习惯于互相抄袭、模仿,研究型大学照搬世界一流大学,应用型院校模仿国内研究型大学。但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知识经济时代的

现代化建设,固然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需要量更多的却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仅仅依靠一份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按照自身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改变模仿的习惯自主编制培养方案。

一般来讲,学科的发展往往只有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它的趋势,因此,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一般可以由学科的教授根据本校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兴趣来编制。但是,对于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校来讲,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教师来编制培养方案,无论对学校的教育目标还是学生自己的发展目标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课程是教育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的交汇点在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校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决定了其培养方案的编制应该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员。一般而言,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是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团体的核心成员,而学校与教育的行政人员、有关机构或行业的代表等则可以是咨询的对象。不同参与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需求的方向,这样,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有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的碰撞,使编制工作可以跳出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圈子,能从社会需要、学科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多个视角来分析和考虑问题,有效改善培养方案中基础知识、最新知识、实践知识等知识的分配结构以及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实训等时间的合理分配及安排秩序。如澳大利亚许多大学在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就十分注意吸收行业、企业人士的参与;美国、日本的许多高校拥有类似于课程开发中心的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参与并帮助学科专业人员、有关机构或行业的代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因此,处于建设中的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应注意吸纳以学科教师为主的具有多元成分和结构的人员参与,特别要注意选择和吸纳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用人单位专家、有关的实验教学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充分利用毕业生对现有培养方案的评价及各种反馈信息,从模仿到创新,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三、建设知行融合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课程的具体化。课程是通过教材的中介形式在教学中“流通”而付诸实践的。教材是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高等学校教材的质量不仅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教材作为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归纳,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按照教材体系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教材分为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或经验体系)。教材的理论体系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组织教材内容,将本学科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典型事实按照认知规律进行编排,它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教材的工作体系按照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或技能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教材内容,注意从问题引出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强调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两种教材体系各有优缺点。理论体系教材尤为重视理论完整性、结构系统性、逻辑严密性、知识深度性,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原理、原则,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忽视实践应用,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体系教材从实践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内容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致使某些概念、原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章节之间往往不能很好地衔接。两种教材体系各有适应的人才培养类型和院校类型,理论体系教材适合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研究型大学一般采用理论体系教材;工作体系教材适合于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采用工作体系教材。那么,应用型高校采用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呢?由于应用型人才既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教材建设既要考虑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又要从实践知识出发。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双向互动的教材,可称之知行体系教材。知行体系教材并不是按照从理论到实践或者从实践到理论的单向方式进行组织,或者把理论单元和实践单元割裂开来。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循环往复中发挥促进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作用。

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上大学足以吸引国人,至于教材是否影响所培养学生就业的问题,则较少考虑。适用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理论体系教材一用就是多年。当前面对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并存的局面,教材建设应当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目前,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工作体系教材在精品课程建设、万种教材等教育部项目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对于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行教材体系,由于特征和要求不明显则成了被遗忘的重要任务,只有某些应用型院校的若干专业教师在探索。因此,在当前提高质量、分类发展的背景下,鉴于以往教育部在推动高校教材建设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教育部应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通过立项、评奖等措施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并筛选出具有应用特色的优秀教材,以促进应用型院校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讲,应以此为契机,推动教材编制从理论体系向知行体系改革,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四、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材编制的意图,最后都要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课程实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因此课程实施与教学含义差不多。传统的课程实施重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现代课程实施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技能是一种行为,学生个体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和技能完整有效地传送到学生的头脑中,因而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形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中小学的教学相比,由于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高校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上的人群,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社会经验,能对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因此,高校教学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独立性等特征。高校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更容易充分实现学习共同体所具有的功能。在高校分类发展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组建不同性质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型大学则以学术为中心形成学术共同体,应用型高校则围绕专业学习和实践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业学习共同体里,强调行为主体间共同学习新知识,共享实践经验。对于共同学习新知识,可以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共享的信息,辨别相关理论和问题;对于共享实践经验,行为主体互相扮演辅导者的角色互相观察彼此的经验、行为操作和技能训练,检验彼此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也协助对方解决困难。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由同一门课程或同一个专业的校内师生组成,也可以是师生和校外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通过实习实训的形式组成,目的在于通过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共享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拓宽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五、面向实践能力的学业成就评价

任何课程终端都有评估和反馈,都要经过一定的检查手段对这个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学管理人员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光投向了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正确认识到课程评价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课程评价不仅是推进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本身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课程评价这个复杂系统中,学业成就评价对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管理以及推动课程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内容。学业成就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追求高深学问,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是“家”字号的高级专门人才,如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等。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决定了学术型人才需要系统地学习某门或几门学科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其学业成就评价内容可以偏重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思维、研究意识、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等方面。应用型人才不是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而是以改造世界为主要任务,是行业的“师”字号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经济师、律师、教师、临床医师等高级专门人才,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更强。因而,应用型人才的学业成就评价不仅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等等。因此,应用型高校应从以前偏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转变为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课程是教育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的交汇点,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全国高校分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上面只是提出若干思路而已。具体到一所高校,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分类定位、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根据其所处外部社会环境、内部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训基地等条件,扬长避短,充分论证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