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继武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外媒报道,主题为“中国的塑料袋又开始流行”。大约一年多前,为了环保,政府采取“限塑令”,鼓励人们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现在这项措施似乎已被许多人忘却了。如果再放大点看,塑料袋使用在中国的复燃,事实上是折射了当前金融危机下的一个悖论性问题:救市是否要以牺牲环保为代价?
很显然,救市不仅仅是一场解决温饱与吃饭问题的全球运动,更是一场新的发展模式的竞赛。谁要彻底走出危机,不是看你的GDP增长恢复与否,而是看你是否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现在,“绿色GDP”增长波已兴起,我们切忌麻痹大意而输在起点上。
面对经济萧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西方还是不忘环保与节能,甚至把救市作为发展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的一次机遇,欲达到拯救经济,又获得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双重效果,可谓一箭双雕。奥巴马竞选时,就郑重许诺,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争取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欧盟紧随其后,将提出的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重点向环保、节能领域倾斜,利用欧盟低息融资贷款支援环保型汽车、风力、太阳能发电的推广与普及,并要求各成员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日本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鼓励买房买车政策,但无一不与“绿色”导向挂钩。如日本三菱汽车所推出的经济第一号政策,决定只给购买环保车的顾客购车券。
中国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中引人瞩目的“国十条”特别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节能减排工程,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或能成为“后起之秀”。问题在于地方政府绩效考察中,我们仍然看重的是增长,而不是科学发展。所以,经济形势的紧迫性、低成本模式的盛行,加上环保评估似乎是多此一举,凡此种种,促使了一些项目赶鸭子上场,借拉动经济增长之名我行我素。为避免走向诟病已久的“唯GDP主义”覆辙,政策的落实是重中之重。
政策原则的制定不难,落实却不是易事。所以,从观念上大声呼吁,仅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转变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事实上,增长并不代表发展,发展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甚至包括人的幸福感与精神状态。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迫于民众压力,加强政府立法和建立环保机构,而国际能源危机带来的高成本,使原有的经济模式无以为继,如此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这说明走“绿色GDP”道路,社会抗争与经济模式改变不可或缺,而政府的无形之手不能继续躲在市场的背后。
首先,必须完善监督和评估机制。在中央与地方的政策传输环节中,必须做好救市项目的环保评估体制,问责制是一种制约之途。GDP增长不能成为地方政府政绩的唯一标准,更需要关注社会公正与正义、环保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满意度等因素。国家的最高目标不是唯“GDP主义”的致富,也不是抛弃经济目标、走向政治与军事力量的能力建设。必须清醒认识,国家最崇高的目标如果脱离了人民的生活与幸福,脱离了社会的公正与正义,那么很容易陷入没有道德,只求政治、经济和军事能力的境地。
其次,社会环保力量可有所作为。众所周知,薄弱的中国公民社会力量,导致政策的社会约束力量不足。救市背景下,社会环保力量在环保监督、约束和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参与和干预机会。2008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阿海技术评估会”上,民间环保人士与组织积极参与,对最终政策文本制定烙下了社会力量的印迹。当然,中国民间环保力量能否掷地有声,还得靠自身的调研能力、专业对话能力以及有效寻求合法渠道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如果救市仅仅追求刺激经济增长,完成GDP任务,那么眼前问题解决后,接踵而至的是“唯GDP主义”的社会之痛。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关系中,社会力量的参与无疑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升华。在信息化时代,这种参与的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展。中国救市要走“绿色GDP”道路,关键在于落实与监督———必须走出自己监督自己制定的政策的循环。▲(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