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信息化的发展,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转换体和产业升级的主推体。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整合,也关系到工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进程。
2008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计算机产量达到1.37亿台,同比增长13.2%,其中笔记本电脑1.085亿台,同比增长25.2%。
计算机产品全年出口额2129亿美元,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出口总额的40.8%,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龙头产业和拉动力量。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信息产品的出口下降,内需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我国的信息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2009年1~4月,我国计算机制造业销售产值4358.8亿元,同比下降6.1%;出口额3370亿元,同比下降10.3%;微型计算机4418.9万台,同比下降0.3%。国内主要计算机生产企业的国内市场销售增长率普遍低于10%,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负增长。
面对严峻形势,虽然我们的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应该看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我们的产业规模依旧继续保持在世界前列。
一方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计算机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保增长”的措施,在工业信息化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不错的成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保持计算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计算机产业与通信、消费电子等产业的结合已经非常明显,并出现以下特征:通信、电子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开展的业务将以娱乐为主;产业链相互间的融合也更密切。很多制造企业现在开始提供内容,同时也参与一些运营;运营商现在也定制了很多设备,甚至有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产品发展呈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移动化和电子化等趋势;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将使得网络覆盖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目前主要的任务是要实现计算机产业稳定增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由台式机向便携式计算机、低成本计算机、一体机等多样化产品形态发展的转变。推动基于“龙芯”等国产CPU的高性能计算机和低成本计算机的研发,实现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此外,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个人消费市场和行业应用市场,通过实施计算机下乡、两化融合,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作为未来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重点,我们应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自有的计算机产品设计研发和创新能力,支持国内计算机骨干企业建立笔记本电脑研发中心,同时支持建立两到三家笔记本电脑ODM研发中心,为国内计算机生产企业提供便携式计算机和新形态计算机的设计服务。我们认为,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应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对IT产品能否获得市场认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还要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形成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及其关键配套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国际方面,我们要发挥国产计算机质优价廉的特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我们要拓宽“走出去”的范围,近期重点开拓中南美洲、东盟、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地区,以弥补欧美市场萎缩造成的出口损失;鼓励国内企业低成本收购国外先进技术、专利,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提升国内企业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自主标准的制定和产业化进程。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夯实产业技术基础,促进产业由大变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