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分析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入手,阐述了各自的审美取向在其服装领域的不同影响。以中西不同风格不同设计的传统服装为例,体现出“真”与“善”在中西美学中的不同价值内涵。
关键词:真美;善美;中西传统服饰;中西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218-02
在美学史上,美与真善的关系一直是中西美学理论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在审美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对善和真的不同侧重。总地说来,中国更多地侧重于向善,把美和善紧密连在一起,而西方则更重于求真,把美与真结合起来。这种审美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对各自的艺术实践均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中西服饰设计这一领域中,不同的美学价值观也得到不同的突显。
在中国美学史上,很早就有“美即是善”的说法。《国语 楚语(上)》中记载的伍举论美就体现出其强调的是美与善、美与功利的关系。《论语》中谈到“美”的地方也很多,大多都是指的“善”和“好”的意思,孔子虽然也注意到美与善的矛盾关系,但他更强调美与善、道德的一致,把美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肯定人在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活动中的美,如子张问“何谓五美?”孔子回答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些“美”都属于人的社会实践和精神品德之美。孟子发展了孔子对美的认识,他对“美”的看法是:“充实之谓美。”所谓“充实”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可见孟子的“美”关乎伦理、道德和善。荀子也强调美与艺术和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不可分割,认为人类爱美的欲望必须符合礼。先秦诸子的“善美”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审美时大多倾向于从善、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界定一个人或一种事物是否美。受中国儒家道德伦理观的影响,中国的审美价值取向倾向于对“善”的追求,是否合乎礼法道德、忠孝仁义成为“美”的衡量标准。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其式样构型上体现出人们的审美心态和价值取向。在“善美”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服饰也体现出对道德礼仪规范的尊崇。除了较开化的唐朝,中国古代历朝服装多是采用平面的、直线裁剪的造型方式,特点在于上下平直、宽松、离体、遮盖严谨,把人体的自然曲线都掩盖在服饰之中。这种特点强调的是对伦理道德的推崇,注重起到社会的教化作用,把穿着作为一种体现道德规范的方式。男子在公开场合免冠、坦衣露体都是不道德的行为,“衣冠不整”则是犯了道德伦理规范的大忌。传统的男子服饰总是把着装的裁剪式样同道德教化统一起来,穿衣的齐整与否显示出一个人的品性道德。比如古代男装中的典型——深衣,这是一种上下连属的男服。其式样形态上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最短处的不能见到皮肤,否则有伤风化,最长处不能及地,否则有侮辱之意;衣身的裁剪要和方正规矩,上衣背和下裳背的背缝要相接直如绳,衣的下摆要像秤杆一样平直,这种裁衣的方正平直的要求其实就是对着衣之人的道德品行的要求,要求男子为人刚正豁达平心静气。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向“善”的特质,也是衡量男性着装是否美的标准。同样,对“善”注重在古代女性的衣着中有着更明显的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三从四德”是妇女言行的最高标准,妇女必须屈从于君权、父权和夫权,行为举止要有分寸尺度,只有服从了这种“妇德”的女子,才是人们心目中“美”的形象。那么对妇女服饰的道德规范也不能例外,自古代至近代,中国妇女的服装都是以掩盖形貌为标准的,多为宽松型,衣服的直线裁剪并不把合身与否当做考虑的对象,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弱身体的曲线。女子在酷暑季节也要穿三重衣,不露肌肤、不显轮廓。就连最贴身的内衣,如唐朝的“内中”、宋代的“摸胸”、明清时的“肚兜”,其形态也是呈平面状,把立体的人体通过内衣最大限度地遮掩成平面状态,用物来取代人体的自然尺度。封建社会里,人们往往把人欲横流的责任都推到妇女的身上,平面式的裁衣方式和对形体曲线的遮掩均是为了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
西方哲学以认识论或知识论为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古希腊,美学首先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最早的那些美学家多数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所关注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从物体的数量比例上来发现美的因素,“黄金分割”就是他们用来审视物体形式美的原则。古希腊人认为美就在于物体的形式上,只有整体和各部分的比例适宜的物体才是美的,他们把形式与身体的美视为至上的理想,雕塑家们把人像的面貌形体刻画得轮廓明晰,栩栩如生。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亚里士多德把柏拉图的“理式”换成“形式”。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亚氏的美是一种形式的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艺术大师也都用毕生的精力去探求美的最真的也是最高的形式。为了求真,艺术家们不惜进行人体的解剖,就为了认识内部构造的真相。文艺复兴时的艺术有两大目标:即“真”和“美”。可见,西方人侧重的是美与真的关系,他们认为美与真理是统一的,美是真理得以显现的方式之一,真是作为美而显现的。真就是美、美就是真。在西方传统美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同中国传统的将人体自然曲线遮蔽在服饰之内不同的是,西方人对服饰美感的要求则是体现人体的自然美。在西方,“美的物体形式”在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西方的美学家认为美是从物体形象上感受出来的,只有外在的、能看见的形式或运动,才能使感官感受到。因此,西方服饰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表现人体,服装的裁剪也倾向于塑性的功能。在服装工艺上也体现着表达人体美感的特征,在制作工艺方面属于立体的曲线的裁剪,同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裁剪法不同,衣片的裁剪是按照人的结构分片剪裁,胸、腰、肩等有各种省道、衣领和衣身,衣袖和衣身分开剪裁又重新缝合。整体服装注重立体造型效果。这种三维空间立体式的裁剪方法突出的是服装的立体性、具象性和写实性,这种方法使服装造型变得立体,强调外部轮廓型的变化,并更加注重三围曲线的形体塑造,必要时还用辅助工具如裙撑、称垫来突出人体曲线,对人的自然形体加以改造。十三世纪哥特时期的服装,从整体上忠实地显露人体的外型线条,体现了人体真实的自然特点。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曲线的突显就显示出更多人为的夸张,男子服装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大量的填充物的使用,肩部用填充物垫得很平,腹部塞进填充物使之膨起,两腿间的兜裆袋也使用填充物加以装饰,在女装中,用撑裙使裙子膨大化来体现女性的浑圆,还使用胸甲衣等塑性工具强调女性的曲线。此外,同中国古代传统的女式遮羞式的内衣“肚兜”相对应,西方的女性内衣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开始,就一直追求对女性身体自然真实曲线的展露,内衣的裁剪贴合女性胸腰造型,毫不掩饰地突出乳房成了紧身胸衣的重要功能目的,从而给人带来立体感和真实感,这种展露曲线的内衣设计同中国古代的“肚兜”相比突出了它展现女性真实身体美的功能,也表明在西方人的眼中,“真实”的展现才是美的。
真美与善美是中西方审美价值取向的不同侧重面,通过对各自的传统服饰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里,对伦理道德的尊崇,对风华礼仪的看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服装的发展,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服装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仅仅只是起到御寒遮体的作用,更多的是要体现着衣者的人品气质与道德观念,而对品德礼仪的体现才是服饰美的真正体现。而在西方,对真实美的追求仍然生生不息,对人自身的看重使他们更关注人体本身所能体现出的美感,或许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并不是具备善思的头脑和敏锐机智的心灵,而应该是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的。西方的服饰在大体上一直追求着对人体真实美的展现,“真”在他们心中更能体现事物的美。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中国的审美价值倾向“善”而失去了“真”,西方重视“真”而丢弃了伦理道德,“真”和“善”只是各自所侧重的方面。随着中西方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各自的审美价值观都得到对方的了解和接纳,在审美取向上也受到相互的影响,从服饰上来看,西服在中国的接受以及旗袍的贴身裁剪方式均体现了中国对“真”之美的默许,而西方现代的一些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服装时也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元素。在这种审美价值取向的相互碰撞、接纳和融合中,“美”作为人类共同追寻的目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生追求中将得到更合理更完善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夏之放,李衍柱,赵勇,李建盛.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吴建超(1978- ),女,湖南湘西自治州人,供职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