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地宫之谜

2009-04-21 03:09月明日
百科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盗墓贼墓道陵墓

月明日

关于朱元璋辞在何处的猜想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陵之一,它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按照常理来说,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朱元璋就应该被安葬在明孝陵里。然而,对于朱元璋的葬身之处却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

明朝时,社会上流行着朱元璋下葬时,南京的13座城门同时出现送葬队伍的说法。也就是说,来明孝陵下葬的送葬队伍是那13支队伍中的一支。这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生前为了迷惑众人,防止真正的地宫被人盗掘而采取的掩人耳目、混淆视听的做法,与曹操下葬时采用的72支送葬队伍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朱元璋可能被葬在了明孝陵,也很有可能遗体在其他12支送葬队伍的一支中,被安排到别处埋葬,还有可能这13支送葬队伍中都没有朱元璋的遗体,他的遗体被送往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我国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古代历史一向对帝王的死亡时间十分重视,史官一定会把帝王的死亡时间写在史书中。为什么对于这位伟大的开国帝王的去世时间却没有准确的记载呢?又为什么唯独朱元璋的死亡时间如此扑朔迷离呢?这可能与朱元璋钦定的王位继承者朱允炆想延长远在各地的朱元璋的儿子们前来奔丧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继承王位有关。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就迅速把朱元璋下葬,致使各地的王爷们还没有及时赶到南京奔丧,明太祖就已经被送入地宫了。这件事后来引发了明朝宫廷的一场惊天巨变,燕王朱棣借口对朱允炆的这种做法十分愤慨,骤然起兵,发动了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并把明朝的都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明朝的史官和史学家正是考虑到宫廷政治斗争使朱元璋死亡之日的记载被修改了,因此大多都没有提及朱元璋的死亡时间和下葬时间。

发现地宫

为了找到朱元璋的地宫,考古学家做出了多年的努力,组织了很多次大型探测活动。自1997年起,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最初,考古学家认为地宫最有可能位于明孝陵明楼的周围,就以明楼为中心进行网状勘测,但探测结果显示,这一带并没有地下宫殿建筑。随后,专家又对中轴线东面进行勘测,但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地宫建筑物的信息。值得关注的是,那里出现了强烈的向东南方向延伸的磁导信号,会不会就是地宫的所在地呢?考古学家随后在明孝陵的东南方向考查。探测结果不负众望,那里的地下确实就是地宫所在地。就这样,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地宫终于被发现了。至此,明孝陵的众多谜团大白于世。

解开谜之一:墓道入口在哪里?

考古学家虽然发现了地宫的确切位置,却没有发现墓道口。朱元璋地宫的入口,从朱元璋下葬后墓道口被封闭并被隐藏起来的那一刻起就成为盗墓贼寻找的对象。但是,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始终没有找到墓道口的位置。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希望找到地宫的墓道口。在对明楼中轴线的北部区域内进行勘察时,考古学家没有发现连续的通道,这证明这个区域内并没有墓道。但是,他们却在中轴线的东面发现了一些呈线状的异常地磁现象。经过勘察,他们认为墓道口在孝陵城墙下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了进一步确定那些线状的性质,考古学家用先进的仪器进行了跟踪,探测结果显示这种线状异常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隧道建筑的特征,而且是连续的,总长度达到了120多米,宽度在5~6米之间。种种迹象显示,这种线状异常就是通向地宫的墓道。仅地宫的墓道就有120多米长,这在中国的历代帝王陵墓地宫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墓道的探测结果中发现了含有砖质材料的特征,表明这种线状结构确实是人工建造的墓道。同时,勘测还发现了墓道的一个出口确实就位于明楼东面的宝城的城墙下面。这处墓道口呈现出两处明显的裂口以及下沉错位现象。这都是墓道口的明显特征。

解开谜之二:地宫墓道为何蜿蜒曲折?

探测结果还显示,明孝陵的这条地宫墓道蜿蜒曲折。这是为什么呢?合理的解释是,发现的这条墓道并不是地宫设计时的墓道,而是修建地宫时经过改建的墓道。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墓道的修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排除困难,修建者只好对墓道的走向进行了修改,致使墓道出现了蜿蜒曲折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修建者不得不改变已经设定好的墓道的路线呢?整个墓道出现了两种岩石结构,也许可以解开这个谜。明楼西侧的墓道是用形成于侏罗纪中晚期的砾岩修建的,东侧用的却是侏罗纪中晚期之后形成的石英砂岩,这两种岩石的质地相差很大,砾石岩层要比石英岩层硬度大很多。因此墓道最开始是从地质情况较好的石英岩一侧开始修建的,后来遇到硬度较大的砾石岩层后,开挖十分困难,只好改变原定的墓道路线。于是,墓道便出现了这样的蜿蜒曲折的现象。解开谜之三:地宫未被盗的原因

明孝陵的位置非常显眼,又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地宫,应该被历代盗墓贼关注才对。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明孝陵已经没有军队守卫,为盗墓贼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可是,考古学家利用最先进的探测技术对孝陵地宫探得的数据显示,孝陵地宫完好无损地位于十几米深处,确实没有被盗墓贼盗掘过。为什么朱元璋的地宫会被盗墓贼忽略呢?

明孝陵区域内很多陪葬陵墓却大都被盗掘。因为那些陵墓地宫采用的建造方法是在山体的顶部从上往下挖一个深深的洞穴,待地宫建好,下葬完毕之后,再用巨石、泥土等把挖出的洞回填好。明孝陵没有遭到盗掘,自然不仅仅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从明孝陵地宫的防盗手段上来说,朱元璋的地宫采用的修建方法是从山腰部横向掏洞,把山体的内部掏空,再在里面建造地宫。这种建造方法虽然工程量比较大,施工时间也很长,但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地宫的安全,十分坚固。这种建造方法与之前流行的在山顶开洞建地宫的方法相反,迷惑了很多盗墓贼。那些曾经试图盗掘孝陵地宫的盗墓贼在山体的顶部挖一会儿就会遇到山体自身的岩石,只能放弃。

孝陵地宫的墓道也不像以往的地宫那样位于明楼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于一侧。这种设计与以往的帝王地宫的墓道设计很不相同。这样,盗墓贼在没有探测设备的情况下,找到墓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地宫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还有一层厚厚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的外形比较圆润。在以往的帝王陵墓中,基本上没出现过鹅卵石。按照自然规律,天然的鹅卵石应该位于地势较低洼的山谷中,是较大的石头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但是,这些鹅卵石却一反常规出现在独龙阜的山头上。这说明这些鹅卵石是被人工铺设在那里的。鹅卵石又能为地宫起到什么作用昵?除了具有把聚集在宝顶的水导入到设置的排水设施中去的作用之外,鹅卵石还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匠心独运的防盗设施。当盗墓贼在鹅卵石上挖开一个洞,企图向下挖掘到地宫时,那些圆润的鹅卵石就会迅速溜下来,把挖好的洞填满。盗墓贼再挖洞,依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要想挖到地宫的宝顶,除非把上面所有的鹅卵石全部搬运出去。

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明孝陵地宫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2003年,中国正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了将明孝陵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并获得通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不久,明孝陵就正式对外开放了。地宫是孝陵中最神秘、最令人神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但这并不能证明朱元璋的尸骨就在地宫中,真相恐怕只有等到开挖明孝陵的那一天才能最终揭开l但这个日子恐怕如开挖始皇陵一样,目前还不可能,也就是说,朱元璋到底葬在哪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一个谜!

猜你喜欢
盗墓贼墓道陵墓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北宋盗墓笔记,已填坑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智擒盗墓贼
我的爷爷不是“盗墓贼”
中国北方地区墓道发展与墓葬建设关系研究——以高等级墓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