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点认识

2009-04-21 09:45胡小玲
江西教育C 2009年2期
关键词:态度价值观历史

胡小玲

一、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多角度、多途径感知、探索、思考历史,从而让学生认识历史,在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学史方法的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等方面达到的目标。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把学生设为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在怎样教,而在怎样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在文字上可以表述为:了解掌握……知识,通过……活动,提高……能力,通过……模仿,体会……情感,形成……认识等。例如,“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这一知识点,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利用网络资源,登录“血铸中华”网站,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群众基础、革命准备几个方面,分组查找资料,分析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解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体会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经过,感悟革命新军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分析武昌起义后形势的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革命潜伏的危机,培养在复杂事件中抓住主要矛盾,理清主要线索的能力,感受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准备、学习方式、观念态度等因素,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适应并符合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预设”,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有所准备,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契机,以实现目标。

二、整体观——三维教学目标统一而不可分割

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关注学生以何种方式去获得知识,如何形成自己的认识,是接受还是探究,是单

纯记忆还是思考分析?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介入有多少?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否有积极的体验?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其他二维目标实现的载体,但不能唯知识。“过程与方法”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方法”。“落实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发散性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王芳《对“过程与方法”的一点认识》)。“过程与方法”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认识历史的方式、途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讨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历史的知识情境中感受历史,形成自己的态度、认识和价值观的过程。

三维目标统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相渗透、交织,又各有特点。每节课的内容不同,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可能体现着目标的三个维度,但又各有侧重,渐次累加,便构成全课的目标。三维目标的实现过程有如引导学生剥笋、品笋的过程:教师根据新的课程观,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层层剥掉笋衣——从各类资源、素材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探究、比较、讨论、交流、综合归纳,理解相关知识;剥掉笋衣之后品笋——形成结论和认识,在求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启思维、品味历史的智慧,从中感受、体验知识的内涵。

在教师引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情境中感悟、体会,形成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三、发展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改进旧的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此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和口试,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要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评价建议”中要求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包括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和历史考试等。

现行的中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基本上是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笔试仍是最常用,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分数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当前高考制度的条件下,多种评价方式的推行尚需要一个过程,而学生的发展不能被耽误。因此,利用改革考试试题来“调控”教学,全面而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甚至使学生考试的过程也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过程,以此来促进教学,是值得探究的方向。上海卷高考试题,如“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的讨论”题、“上海市貌的变迁”题、“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南京条约》抄件等六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和“儿童眼中的社会”题等都是很好的参考。◆(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猜你喜欢
态度价值观历史
我的价值观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新历史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