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练习题中的师生互动

2009-04-21 09:45屠冲儿
江西教育C 2009年2期
关键词:爸爸妈妈题目师生

屠冲儿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以教师为中心”观念的影响,受到班级授课制、群体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习惯从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一讲到底。学生一遍听不懂,再来一遍,重复演说,没有师生互动,或很少师生交流。看似一节课完成的题量多、容量大,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基于此因,笔者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于语文习题教学之中,注重师生的交流与合作,重视情感交流,让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把单向的“教师讲题”转化为双向的“师生互动说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精选题目,学生积极思考

题目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师生交流的桥梁。典型、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创意的题目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强大动力因素。因此,教师备课时务必要精选题目。选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具有导向功能。即所选题目必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摒弃偏题和怪题。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关注生活和社会发展,学会应用,避免钻牛角尖,误入歧途。二是要具有发展思维功能。即所选题目应形式新,具有一定的思维量和合理梯度,既要能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用文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的习惯,以及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一次随堂练习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增进情感交流,我给学生布置了两个题目任选一题:“我要老师________”和“老师,我想对你说”,学生见题后积极思考。这时我没有急于提示,局限学生思考,而是让他们自由交流,结果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学生补写后的句子是这样的:“我要老师注意休息。”“我要老师身体健康。”“我要老师笑口常开。”“我要老师到我家吃饭。”等等。我随即在这些句子后面加上批语:“谢谢你的提醒。”“谢谢你的好意。”有一个学生写道:“我要老师不生气。”记得有一次做练习题时,学生的错误率较高,我气急败坏,走到教室里大声地斥责他们,想起来真后悔,我的吼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想到此,我立即提笔写道:“请原谅老师的粗暴。”……看到学生的肺腑之言,我激情澎湃。当我发下作业本,学生看到我的批语时,互相争着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展示思维过程,师生共同探讨

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因此,习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把着眼点放在正确答案上,而应重视思考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动态思维。因为过程中有方法、有能力,只有突出过程,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均不宜急于发表意见,而应鼓励他们相互评价,使课堂出现“思维活跃,反馈畅通,乐于创新”的情境。如上述的随堂练习,我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微笑着扫视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说出想法与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争辩与阐释,教师适当的评论与阐述,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了解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角度,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铸造良好的思想品质。如一位学生写道:“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有一个小小的秘密。有一次爸爸妈妈外出时,我偷偷地把从同学那儿借来的游戏盘子放进电脑进行下载,为了不被爸爸妈妈发现,我把这个游戏放进了设有密码的文件夹里。你可千万不要对我的爸爸妈妈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替我保密的。”我把这个例子不点名地举给同学们听,通过几位同学的争辩与阐释,教师不言,答案自明。学生不仅掌握了写信的基本技巧,也受到了心灵的启迪。

三、教师变式延伸,学生实现迁移

做练习最忌做一题,只会一题,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原有问题进行变式和延伸,促进学生联想与类比,思维进一步发散,引向深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如上述的随堂练习中,学生讨论完后,不仅掌握了如何描写心理活动、如何写信的基本技能,学会了这种题型的思考表述方法,还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我便及时出示另两题:“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或“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这供选择的两道题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到了家庭,他们很快把平时不容易与父母沟通的问题拿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经过讨论、分析、比较,在我的“谁来当当小老师”的激励下,很快就有学生上台阐述与评论。在这样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师生、生生之间心灵和思维不断发生碰撞,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同时我要求学生把平时不容易与父母沟通的话语,以作业的方式要家长签名,让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构筑教师、家长与学生的互动桥梁。◆(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西门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猜你喜欢
爸爸妈妈题目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麻辣师生
追根求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