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尚
2007年,活跃在荧屏上的虚拟战士许三多和现实军营中的上等兵高明以各自的魅力在社会激起涟漪。他们一个迟钝、老实、缺心眼、一根筋,文化水平低到令人不敢恭维,来自社会最底层:一个有个性,有激情、权力意识强烈、专家型士兵的代表、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未来的社会精英,他们的反差如此之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好兵。两个极端的好兵形象也许暗示着我们:到了尝试重估好兵标准的时候了。
济南军区某高炮旅评选出的360名2007年度优秀士兵中具有较高信息化素质的士兵占优秀士兵的六成,媒体报道时刊出这样的标题:信息化素质成为解放军优秀士兵评选必备条件。且不论媒体是否曲解、夸大了作为信息化素质纳入优秀士兵评选条件的推广度,这个信息却向我们表明,好兵标准正在与时俱进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军队转型,不断出现符合时代要求却与传统好兵标准相左的条件纳入新好兵评选标准。当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批新好兵拥到我们时代的聚光灯下时,我们发现他们与传统好兵是那么相似又是那么不同。我们时代士兵的军营生活除了班务会、新闻联播、体能训练、总结、外出、会餐、晚点名、休假、外训、检查、嘉奖、内务这些没有随着时代改变的军人生活符号外,还与这些关键词息息相关:信息化、高技术条件下、计算机、互联网、复杂电磁环境、MP3、PSP、科学发展观、十七大、07式军装……他们的生活看起来更丰富多彩了。但别以为由“80后”组成的好兵们会割裂这支军队的优良传统,颁行全军的7位英模挂像身上所代表的一支部队最优秀的基因已经复制到新时代的好兵身上。他们爱军精武,他们在MP3提供的听觉享受里甘于寂寞和平凡,但他们不能忍受平庸,跟传统的好兵一样,他们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的姿态,使得他们所拥有的每一平凡的岗位因为他们而不平凡,他们让士兵的背影像将军一样高大,他们赢得的敬意并不比将军少。
我们处在一个把解构当思想,把颠覆当个性,把恶搞当创意的时代的困惑和焦虑中。解构的潮流并不新鲜,尼采早就开始这项工作,在他的重要作品《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一书中,他以重估的名义对一切价值进行解构,只是尼采说,他在重估。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在“80后”领跑“90后”的当代军营,好兵的标准是什么?跟尼采一样,这样的质疑不是解构、颠覆或者恶搞好兵,只是我们认为到了尝试重估好兵标准的时候了。重估也好,质疑也罢,我们只是在表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时代发展,尽管可能衡量一个好兵最基本的准绳没有变,但衡量好兵的指标已经有了变化。
好兵不想当将军将军都想当好兵
对名人名言最大的盗版莫过于拿破仑的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原版是这样的:“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藏着一柄到达元帅的权杖!”拿破仑当年如此感慨他的10大元帅有8人是从士兵中一步一步上来的。显然,拿破仑的意思是每个战士都有可能成为将军,10个就能产生8个,五分之四的比例,这与“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的意思悬殊很大。被曲解的著名好兵标准的名言在拿破仑建立第一支有现代意义军队的同时,植入在他身后所有军队的灵魂。数年来,各国军队心照不宣地把它作为衡量好兵的标准,尽管根据各自国情各国开列“优秀士兵”条件各异,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优秀士兵的种种条件都指向将军。
拿氏好兵标准通行地球数年后,如今遭受士兵们的质疑: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在校生服兵役“第一人”的高明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入伍目的时说:“我只想当个好兵。”无独有偶,另一位中国好兵朱桂全也“只想当个好兵”。不仅仅在中国,好兵不想当将军似乎是个全球化的问题,美军一些年奖金高达10万美元的士兵岗位其吸引力超过军官岗位,导致一些士兵不愿意当军官,对这种状况,专家安慰说,这是高技术战争以来高技能士兵岗位的涌现导致士兵和将军的重要性差距在缩小。当拿破仑时代以来的好兵观成为历史,当新时代的士兵纷纷以当个好兵为军旅奋斗目标时,从媒体报道的以导弹司令杨业功为代表的好将军们语录中,我们看到将军们正像《乡村爱情》里头发花白的王大拿执意不染发要“回归自然”那样,由当年好兵成长起来的将军们也在回归自然,他们以当个好兵为最大荣耀。
好兵不想当将军,将军却都想当好兵的全球化困惑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像不断升级的武器一样,更新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连拿破仑本人都未必赞同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这种以最大的功利刺激军人的奉献热情,赤裸裸地鼓励士兵膨胀政治野心的传统观念成为老土,它作为一种治军理念,代表的价值观正在被打破,得不到大多数士兵的认同。拿氏好兵观认为,一个士兵要想成为好兵,首要必备条件要有野心。我们时代的好兵仍然有野心,只是他们将野心转移到其他也能实现军旅价值的地方。他们的战略转移比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奔着将军一条道走到黑更容易实现,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好兵不想当将军,不仅仅是士兵们的自发选择,也是现代战争的选择。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将军,因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坐在中军帐的那个人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研究海湾战争的专家们指出,现代战争的精确打击和联合作战的结合导致将军们的指挥功能蜕化,远离战场的将军们做的更多的指挥工作是做目标审批和行动协调工作,真正面对敌人的战场指挥官已经落到营连长头上,甚至兵头将尾的班长身上。在现代战场上,我们缺的不是将军而是优秀的士官和上尉。
许三多不是榜样高明只是另类
2008年年初,稍稍留意,你会不时看到某部新兵连组织观看《士兵突击》的报道见诸报端,《士兵突击》成为新兵融入军营的指导员、心理医生和焦虑时的安定片,剧中的许三多则成了新兵榜样,“像许三多那样当兵”似乎比其它口号更能引起“90后”新兵们的共鸣,许三多的名言“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其实是与雷锋“螺丝钉精神”一脉相承的时尚表达)是他们遇到挫折时自勉和互勉的热水袋。2008年中国军队的新鲜血液似乎是由一个个叫许三多的血小板组成。连长和班长们好像也都以把自己的兵培养成许三多为终极目标,但对许三多这样一个从出场到终场,剧里除了史今(史今在剧里的形象母性,温暖。纯男性世界里,一定有这样的人存在,而且深受欢迎)几乎所有遇到他的正常男人都想踹他的人,如果仿照当年《阿甘正传》出来时《纽约时报》那样来做一个“你们愿意自己或者你的兵像许三多那样吗”的调查,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给出否定答案——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确保我能获得许三多那样的成功。如果不能,那谁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
当某媒体把许三多视为当下社会诸多不良风气的反义词时,另一位来自北京大
学的士兵高明则是许三多的反义词,许三多是虚拟的,高明是现实的,许三多迟钝、老实、缺心眼、一根筋、文化水平低到令人不敢恭维,来自社会最底层;高明有个性、有激情、权利意识强烈、专家型士兵的代表、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未来的社会精英,高明的所有特质都是许三多的反面。两个反差如此之大的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好兵。两个极端的好兵形象让人困惑,谁是我们时代的好兵榜样?高明还是许三多,这是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好兵标准展现出多元化趋势。
许三多和高明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类有别于连队会议室张贴的7张英模挂像那样的好兵形象(另类好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战争模式和形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单兵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当代军营需要怎样的好兵,是高学历、高智能,专家型士兵高明这样的好兵还是没有多少缺陷而且同样没有多少本事、在道德上无懈可击几乎没有谁会讨厌的许三多,谁更能适应新军事变革,高明还是许三多?
当高明成为一种现象,来自中国青年报的题为《现代军事变革中的士兵角色——在日本与多国军官谈高明》称,多国军官并不否认高明是个好兵,因为他代表了未来士兵的转型方向,但他们也认为,高明属于那种天生具有较强个性与权利意识的高文化、高技术士兵。公开表达要争第一,想让别人表扬,甚至想立功受奖,提前晋级,与强调服从与统一意识的现实军营文化存在矛盾,既是好兵同时又是刺头兵的高明容易对现在的军官权威造成威胁,给连队领导和管理造成冲击。2007年11月27日,服役两年期满的高明戴着三等功奖章重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继续学业。他在军营实现了他全部的入伍动机后走人。媒体热炒的许三多对于当代军营来说不是榜样,令人惊喜的高明也只是另类,他们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更具普遍和现实意义的样本。
好兵这样炼成的下个榜样许N多
唱响军营的《当一个好兵》是每一个新兵入伍后的入门歌。当一个好兵,而不是当一个优秀士兵。在解放军纪律条令里,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争在平时,比在平时,贯穿于各项工作,这是一个优秀士兵的必备条件,而好兵没有这样的评选细则,好兵是以口碑进行民间加冕,而优秀士兵则是官方认同。就像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想当个好人,在评价别人时会说他是个好人,而不是说他是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公民。好兵和好人一样是一种称呼,不像优秀士兵那样能给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没有奖章没有奖励卡片,只是一种口头认同,这正是没有多少功利色彩的好兵比优秀士兵的可爱之处,也是好兵的生命力顽强之处。优秀士兵肯定也是个好兵。但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好兵可能只是根据一个士兵工作表现的一种感觉。这个兵热情大方,大度,乐于助人,眼皮活,会来事,待人真诚,内务也不错,体能还行,提到他喜欢的比反感的多,最重要的是尊重连队干部和老兵,因为他们掌握着道德评价标准和话语权,他们操控着连队舆论,那么他就是连队每天晚点名、每周连务会和班务会上经常提起的我们连队的好兵。
如今的好兵不是王宝强手里的“三多”饮料:王宝强给某饮料做广告的招贴画上,脸上涂着迷彩憨笑着的那个许三多拿着一瓶饮料,旁边是从word艺术字库里选出的具有视觉冲击的大大的三行艺术字体:维c多、果粒多、营养多。三多是不够的,我们时代的好兵需要N多。
肌肉多。虽然衡量当代好兵更注重心理素质和战术技能,但肌肉多于赘肉的好体能仍然是一个好兵的不可或缺的条件。高明是全营5公里越野长跑冠军,“许木木”就更不用说了,通过个人近乎自虐的较劲后,体能直线上升以致能做333个腹部绕杠,这样的成绩,肌肉男施瓦辛格也只能望其项背。而在美军将军眼里,美军联盟体系内的全能型军队最优组合是:韩国的士兵、德国的参谋、日本自卫队的少佐(校级军官)和美国的将军。韩国士兵因其体能训练最艰苦,耐力和爆发力强,作战勇猛而人选。
年龄多。“18岁18岁我参军到部队”,18岁是入伍的法定年龄,但要想成为一个好兵,18岁嫩了点儿。英雄出少年,而好兵出大龄。军事专家考察参与国际军事行动的优秀士兵得出这样的结论:20岁的士兵,22岁的士官,24岁的少尉排长,29岁的上尉连长,40岁的中校营长是国际军事行动中比较合理的年龄组合。许三多就是在22岁的高龄时迈进好兵行列的。
爱好多。新兵蛋子许三多刚到军营,李梦带他熟悉情况,问他有没有什么爱好,许三多说没有。李梦就让他赶紧找一个,要不然人生苦短,长路漫漫,5分钟保证你闲得满眼冒金星。军营生活充满紧张和闲暇,一旦闲下来,没点自娱自乐的爱好,在封闭的军营,单调和枯燥会把一个好兵折腾成孬兵。爱好是枯燥生活的调节器,是压力大时的减压阀,是通往好兵的桥梁。
绰号多。许三多的绰号计有以下若干,许木木,木头疙瘩,许三爷,许爷。我不在江湖,但江湖有我的传说是好兵离开部队的生动写照。离开部队多年的好兵,部队里仍然有他的传说,伴随传说的一定还有独属于他的绰号。像所有留下佳话的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样,或者自己命名或者别人慷慨赠予,好兵,总有一个绰号,至少一个,
我们曾经用面对生死、是非时,能否在瞬间爆发出道德勇气和奉献精神考量一个兵的优劣,而曾经涌现出的无数名好兵们在关键时刻展现了我们这支部队优良品质的爆发力。时代不同了,当代士兵要成为好兵更多的是靠耐力,用平凡累积起伟大。我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只要用奉献的热情点燃你的小宇宙,只要你想,你,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