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电影:在战争中呼唤和平

2009-04-20 06:28
艺术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以色列战争

王 群

2009年1月12日,伴随着加沙地带隆隆的炮火声,北美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授予以色列电影《与巴希尔共舞》(Waltz with Basher)(又译:《与巴什尔跳华尔兹》),在此之前,该片已经摘取第6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以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为背景,用动画加纪录的方式还原了当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真实惨状——就在那场战争中,一千多名无辜的巴勒斯坦难民遭到以色列军队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而导演阿雷·福尔曼(Ari Folman)自己就曾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20多年后,阿雷·福尔曼拿起摄影机,采访了多位参加当年那场战争的战友,并大胆地用动画的方式将那段真实的历史艺术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影片中惟一未经动画处理的就是结尾的一段50秒的新闻纪录片,以直接到令人震撼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大屠杀的真实场景,因为导演“不希望观众看完电影后只是认为这是一部很酷的动画片”,他说:“我留下成千上万人被屠杀的镜头,是想让影片达到一种平衡,那50秒真实镜头至关重要。”

影片于2008年6月在全国公映,正值以色列建国60周年之际,其强烈的反战倾向与深刻的人文反思使得影片不仅在以色列国内,也在世界影坛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正是因为以色列及中东地区长年不断的战火,才使人们更加痛彻地感受到这类影片存在的必要性,并向影片的创作者们投去自己敬重的目光。

在世界电影的大家庭中,以色列电影也许只能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成员,1950年才有了第一部故事片《休战》,以后也只是零零星星地拍摄了几部故事片,真正成规模地拍摄故事影片要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以色列的电影艺术家们就在这短短的不到50年的历史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既有强烈的民族个性、又与世界电影同步发展的电影作品,在世界影坛上逐步树立起以色列电影独特而又极富人文魅力的形象,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以种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及由此而产生的种族隔阂、种族歧视等为题材的影片。

早在1969年,就有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围困》(Siege)在戛纳电影节上获金棕榈奖提名,这部影片由以色列影坛的长青树、著名女演员阿尔玛戈·吉辛主演,影片的创作者大胆引进了一些当时欧洲新浪潮的表现手法,因而使得该片从形式到内容在当时都走到了相当前卫的地步。影片以1967年的“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战争寡妇的情感遭遇来反思战争对人性的伤害。吉拉在此片中扮演一个战争寡妇塔尔玛,她的丈夫在“六日战争”中阵亡,尽管丈夫生前的伙伴竭力照料,她心中的创伤依然难以抚平。一次偶然的机会,塔尔玛与推土机手戴维相遇,他的爱情再次燃起塔尔玛的生命之火。俩人相爱甚笃,起初遭到丈夫朋友的反对,可戴维的真情最终得到大家的理解。然而,就在影片即将结束之际,戴维却在执行任务途中受伤,生死未卜。影片结束时出现剧组拍戏时的场景,包括吉拉在内的剧组工作人员们正在收听的收音机里传来的依然是关于真正的报道,如此这般的真实场景在影片中大量出现,包括战争场面、受伤的以色列人民、联合国会议等等,无不营造出浓烈的战争正在进行时的氛围,因此这种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的故事影片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艺术震撼力,其内在的政治诉求显而易见——影片借助女主人公塔尔玛从感情创伤中艰难复苏随即又再次遭受打击的故事,表达了创作者对战争的谴责与对和平的呼唤。

拍摄于1973年的影片《切罗基大街的房子》(The House on Shlush Street)也同样是以战争为背景,影片开始于英国托管末期,结尾则正逢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整个影片的情节都是在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中延伸、发展,生活在切罗基大街上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家庭也都在一种没有家园的危机和动荡感中惶惶不安地生活着,人物命运也因为战争而不断地改变着,吉拉扮演的母亲为了给一家人找口吃的不惜冒着战火出门采购,她的机智勇敢让她为全家赢得了短暂的生存,然而最终她的小儿子还是死于战火中,而他的大儿子萨米,一个酷爱读书的小伙子,最终也弃文从戎走上了战场。影片对战争的残酷性的揭示深入而细致,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犹太人投入了极为关注和充满人道的目光,因此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在198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来自以色列的影片《阿维娅的夏天》(The Summer of Aviya)获得银熊奖。这部影片改编自吉拉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阿维娅和她的母亲在战后从欧洲回到以色列后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故事,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却在生活中留下了无处不在的印记。同样的主题在《苹果树下》(Under the Domin Tree,1995)也有精彩的表达,影片最后,一群孩子乘车回到学校,远远地看见他们辛勤耕耘的地上开满了郁金香,而那棵苹果树上也开满了灿烂的花朵——战争的伤痛与希望的光芒始终交织在一起,就是这两部影片的共同特点与基调。

综观以色列电影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战争作为一个主题在以色列电影中从来都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世纪以来,战争题材的影片在以色列电影中所占的比例虽然越来越小,但关于战争的反思却越来越深刻,越来越走向全方位。2007年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的影片《波弗特》(Beaufort)(约瑟夫·希达,Joseph Cedor导)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战争尤其是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冲突的关注和思考。

片名“波弗特”是黎巴嫩南部的一个地名,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但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直接的战争片,而是以2000年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撤军为背景,讲述了驻扎在波弗特独立哨所的最后一批以军士兵在结束18天的占领后从黎巴嫩撤退的故事。

主人公里瑞兹和他的下属每天都要挣扎着躲过敌人的迫击炮攻击后才能活下来,士兵们每天的生活单调而又艰苦:从混凝土浇灌的地下通道到地下碉堡再到观察哨。然而这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可怕的是当士兵们看到战友死去的时候,他们心中都潜伏着巨大的恐惧,而且越来越对他们的任务产生怀疑——他们开始质疑用生命做赌注来保卫波弗特这个军事决定是否正确。

这部影片片长125分钟,从情节角度来看其实相当沉闷,但上映后却成为25年来以色列票房最高的故事片之一。影片发行时正是2006年夏天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发生冲突之后,因此虽然影片的背景是2000年的巴以冲突,但它却让公众对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有了更多的思考,它所选择的发行时机提升了该片的影响力,尤其是其反战主题得到了以色列民众的共鸣,因为民众对政府在处理2006年夏天爆发的黎以冲突问题上的表现深为失望。

以色列评论家肃米里克·杜夫德万尼曾经这样评论这部影片:“这是一部在正确的时间发行的正确的影片,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黎以战争结束时,发行时间选择了政府调查质询委员会对第二次黎以战争讨论调查的时候,当然我希望影片的发行时间不会是在第三次黎以战争爆发前,因为我并不希望战争还会发生。”影片在2008年代表以色列出征奥斯卡,获最佳外语片提名。

与《波弗特》相比,还有一部影片对战争的反思走得更远,其独特的思维视角甚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争执,这就是2006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天堂此时》(Paradise Now)。这部影片在参加奥斯卡评选时虽然标注的国别是“巴勒斯坦”,但影片却是由以色列演员出演、以色列电影基金组织投资拍摄,并在以色列国内上映引起轩然大波,因此放在此处讨论也有其社会意义。影片大胆地从人性的角度描写自杀爆炸者,整个情节围绕两名年轻的巴勒斯坦男子展开,他们被招募到特拉维夫去充当自杀人弹,然而就在行动即将开始时,由于一个偶然的因素,两个朋友失散了,行动计划被迫取消,两个巴勒斯坦青年各自带着身上的炸弹,面对自己的命运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这部具有巨大震撼力和强烈政治色彩的影片可以说是历史上首部描写此类事件的影片,却因为获得第7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而引起了影圈内外的巨大争议。当年也就是2006年的奥斯卡颁奖日正好是2003年以色列海法公共汽车爆炸案三周年的纪念日,在那次爆炸中有17人丧生,其中9名是孩子。为了能让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取消该影片的提名,海法汽车爆炸案的三名受害孩子的父亲掀起了联名请愿的大行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征集了数万个签名,在奥斯卡颁奖前交给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正如当年《光明日报》一篇题为《<天堂此时>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冲突》的报道所指出的那样,影片拍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影片传递的信息让巴以双方相互敌视的人们能够增进理解,从而呼唤和平,影片的宣传海报上也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大字:“从一个最让人意外的的地方,传出一个大胆祈求和平的新声音 ”。然而人们对和平的理解本身就存在分歧,更何况是涉及到巴以之间最敏感的话题?影片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获得蓝天使最佳欧洲片奖,在闭幕式上却有4位德国的示威者静静地展示着“反对自杀”的横幅,对该片获奖表示不满。在以色列国内对该片的反应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位心理学家说:“这部电影是一颗宝石,它使以色列人看到了他们称之为敌人的人们的生活。但它是一颗黑宝石,因为它的主题(同情人弹)有问题,它使我明白了更多,但并不能令我感到同情。”而《耶路撒冷邮报》则抨击道:“《天堂此时》将大规模杀伤人性化——那些把各种奖项颁给这样一部电影的人,即使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感受毫不关心,也应该考虑一下如果他们自己是受害者的话,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以色列电影基金组织却明确表示,即使该影片仅能找到一个发行商和很少的愿意播放该影片的电影院,他们仍然同意负担这部叫《天堂此时》的影片的发行经费。

这种宽容与理解在更早以前已经出现在以色列影坛,2002年,导演伊藤·福克斯(Eytan Fox)以一部《我的军中情人》(Yossi and Jagger,2002)震惊世界影坛。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两个驻守在边境的年轻的以色列士兵在冰天雪地中,在巴以冲突的战火中默默地相爱,他们身边是气氛肃杀的战场,更有整个社会文化中对同性恋者无形的歧视,然而他们还是难以自拔地相爱了,虽然爱得很辛苦,要躲避军中的纪律,还要躲避别人异样的目光,然而他们依然爱得很执着,甚至还对爱情的未来充满憧憬,然而,就在双方爱得难舍难分之际,敌方的一场突然袭击却令这段爱情成为绝恋,也在观众的心中划上了一道永远的痛。

影片从人物到情节乃至音乐都耐人寻味,因此一上映便在以色列赢得票房冠军,随后连续在柏林影展、釜山影展和伦敦同志影展、苏黎士同志影展上大获好评,还获得了意大利都灵同志影展最佳观众票选奖,纽约TRIBECA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导演伊藤·福克斯作为同志电影的专业创作者,虽然主打的是同性恋这张牌,但战争尤其是巴以之间的冲突却是他影片中最为经久的布景。

在他2006年的作品《泡沫》(The Bubble)中又一次借一个巴勒斯坦青年和一个以色列青年的同性之恋向长期横亘在巴以之间的种族冲突与歧视发起挑战。来自巴勒斯坦的青年阿莎夫在边境检查站和以色列青年诺姆相识,随后二人在特拉维夫开始了他们纯真的恋情。然而一场发生在特拉维夫的爆炸事件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以色列军队在巴勒斯坦境内追捕疑犯的过程中错杀了阿莎夫的姐姐,而阿莎夫的姐夫正好是当地激进派的一个头目,阿莎夫为了替姐姐报仇,便代替他姐夫到特拉维夫充当人肉炸弹。影片结尾当阿莎夫来到引爆现场,遇见诺姆,二人深情对视后互相拥抱在一起引爆了炸弹时,这个催人泪下又发人深思的场景令人禁不住感叹巴以之间的爱恨情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影片在同性恋题材的包装下表达着创作者对战争的充满悲情的控诉与谴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战火中的年轻人对自由生活的无限眷恋与向往。影片在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上参展时便引起世界影坛的极大反响,除了导演一贯的同性恋题材较为引人注目外,影片所展现的战乱中的巴以地区来自种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对和平、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更是令人刻骨铭心。

与《泡沫》同时出现在2006年的以色列银幕上、同样以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为背景的还有一部影片值得关注——这就是在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评审最喜爱影片奖,并获得以色列电影学院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8项大奖的影片《乐队来访》(The Bands Visit)。这部影片是在阿以冲突的背景下讲述双方的普通民众如何在真实的接触与交流中彼此了解彼此沟通的故事。

一个埃及的警察铜管乐队来以色列参加一个阿拉伯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幕庆典演出,结果却意外停留在一个以色列沙漠小镇,就在这意外的相处中,小镇和乐队成员都发现对方并非如他们一直以来想当然认为的那样。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仅仅是这一夜之间发生在乐队成员和他们寄宿的以色列家庭之间的故事,热情好客的小饭店老板娘与乐队队长暗生情愫,最终却被乐队队长以“忠于亡妻的灵魂”为由生生将这段感情压到心底;而在另一个以色列家庭中,乐队的作曲写了多少年也没写出结尾的曲子却从这家孩子床头的音乐盒中得到灵感,一气呵成写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作品;而那个乐队的谈情高手教年轻队员如何和以色列家庭中的女孩谈恋爱的情节更是令人开怀不已……。温馨的场景、极富生活质感的细节描写加上幽默而富有意味的表述,使得影片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将阿以之间多少年来的种族隔阖与歧视化解为普通民众之间朴实自然的真情交流,于点滴之间流露出其内在的人文情怀。

在2008年的以色列影坛上,一部《柠檬树》(Etz Limon)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以色列人,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巴勒斯坦人。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萨玛的巴勒斯坦寡妇,生活在以巴边界的柠檬园中,过着安宁而又寂寞的日子。然而随着以色列国防部长举家搬迁到柠檬园附近之后,宁静的日子便被打破了——萨玛收到通知要求将柠檬园铲平,因为情报局认为恐怖分子会躲在树中向部长和他的家人发动袭击。而萨玛却不答应,因为“这一片柠檬树,就是我的全部”,这里有她的童年,有父母留给她的全部回忆,于是萨玛独自走上了一条守护柠檬园之路,向以色列当局提出诉讼对抗。她的这一行为不但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兴趣,也引起了另一个女人——身为以色列国防部长夫人的米拉的关注。

身为以色列人的导演艾朗·瑞克里斯(Eran Riklis)在这部影片里抛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将关注、同情、支持的目光投向了一个孤独无依的巴勒斯坦妇女,以极富黑色幽默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女人为了保护属于自己的家园而战的故事,其内在的悲悯情怀令人敬佩而又感动。影片别具一格之处还在于导演没有将叙事的焦点集中在两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大”冲突“大”矛盾上,而是极为细腻且极富柔情地关注着萨玛和米拉——两个不同阵营、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女人在困境之中之间如何互相倾听、互相理解,共同捍卫生命的尊严。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将幽默与荒谬、喜剧与悲剧混杂在一起,其最终的诉求并非只是一个关于以巴冲突的政治电影,而是在由此而构成的困境中讲述一个关于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家园、如何捍卫生命尊严的故事,一个有着多层次人性复杂面的故事。影片不仅在以色列国内获得学院奖,还在2008年柏林电影节上获“电影大观”单元观众票选奖,并先后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参展,收获赞誉无数。

也许会有一天,加沙地带的炮火在世界各方和平力量的努力下得以停息,然而当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笼罩在中东地区人民头上的依然是那个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对于以色列的电影艺术家来说,也许他们无力阻止战争的发生,但他们却用艺术的良知向世界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非人性,揭示了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种种创伤,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这也许正是以色列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所在。

王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栏目策划、责任编辑:唐宏峰

猜你喜欢
以色列战争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吉尼斯世界纪录
象牙战争
任意门
体内的战争
以色列IWI公司ACE SAR步枪
以色列IWI美国分公司UZI PRO SB半自动冲锋枪
奶奶说“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